近期,一位网友分享了为开超市的父母选购按摩椅作为惊喜礼物,却遭遇退货并受指责的经历,反映了代际间在礼物选择上的观念差异。该网友与其两个姐姐考虑到父母日常辛劳,特意挑选了按摩椅,但这份孝心并未得到预期的回馈,反而因未提前沟通及礼物实用性问题遭到拒绝。这一现象并非个案,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关于过年送长辈礼物的讨论热闹非凡,众多网友纷纷吐露因代际差异导致的送礼尴尬。年轻人精心挑选的礼物,常因不符合长辈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而被闲置。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不能简单归咎于父母的不理解或与时代脱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银发经济,而现实中两代人在送礼上的尴尬,揭示了中老年产品市场看似丰富实则稀缺的现状。市场上虽不乏面向老年人的智慧产品,但大多实用性不强,创新功能难以真正落地。例如,某些智慧养老设备供应商在展示技术功能时侃侃而谈,却在谈及实际应用时含糊其词,反映出产品实际应用的不足和缺点。
此外,部分商家在推广时过于注重概念包装,如将智能马桶、空气炸锅等商品打上“孝心之选”的标签,却忽视了对老年群体真实需求的调研,导致银发经济市场良莠不齐。若产品能切实从老年人的实用角度出发,不仅能为长辈带来便利,还能成为银发经济的新增长点。
新年送礼的代际差异还暴露出适老服务的不足。有网友为父母升级全屋智能系统,却因操作复杂导致系统故障,维修过程中的专业术语更让老人一头雾水。老年群体对新产品的接受度有限,春节礼物往往成为他们接触新产品的契机。随着“00后”步入职场,“60 后”步入老年,节日礼物的选择将发生显著变化。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产品若能满足其实际需求,有望从节日礼物转变为日常用品,吸引高黏性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