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背景下元宇宙在智慧文旅建设中的应用

2025-02-18 00:00:00刘江辉贾子林吴佳琪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4期
关键词:文旅虚拟现实宇宙

摘要:通过分析元宇宙技术在文旅行业的应用情况,揭示了沉浸式体验、虚拟导览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实践进展,尽管面临硬件普及、内容创新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但通过加强监管体系、开发文化特色场景、提供沉浸式演艺体验、构建多元化网络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元宇宙技术有望推动智慧文旅建设,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

关键词:Web3.0;元宇宙;智慧文旅;虚拟现实技术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4.009

0"引言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5G、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服务、区块链等创新科技,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这些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融合,催生了以虚实共生和互动性为特点的文旅元宇宙新业态[1],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由工信部、文化旅游部等联合发布的《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要建设文旅元宇宙,围绕文化场馆、旅游景区等应用场所,推出数字藏品和虚拟现实游览等前沿服务,为用户带来创新体验。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动元宇宙在文旅领域的发展应用和创新。

董星辰[2]、徐祥伍[3]等讨论元宇宙技术为文旅产业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从产业整合的角度提出未来发展路径。范占领等[4]提出了文旅元宇宙的基本定义和概念模型,对可能的应用场景如文化遗产数字化、景区管理、导游服务等进行了展望。龚苏宁[5]则从元宇宙技术推动产业转型的角度讨论,展示文旅元宇宙发展的新业态。对元宇宙技术在智慧文旅建设的应用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比较少,本文结合Web3.0理念和元宇宙技术,提供对智慧文旅建设的技术创新路径,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VR)如何增强文旅体验,提供体验优化的新视角。

1"理论基础

1.1"Web3.0概念

Web3.0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模式,其核心是强调用户的主导地位和所有权。其模式强调了互联网的三个关键属性:可访问性、交互性和可拥有。它通过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基于信任的交易机制和数字化资产的所有权,赋予用户在网络身份、内容创作和资产控制上的自主权[6]。在这个框架下,用户的角色不再局限于消费者,他们同时也是内容的创造者和数字资产的所有者。

1.2"元宇宙四象限理论概述

元宇宙的一种解释是与被感知的虚拟世界相连接的先进的互联网世界,是由永恒的三维虚拟空间组成,是物理现实与物理性永久虚拟空间的融合。我们将元宇宙空间分为四种类型(见图1)。

①用户的物理存在与虚拟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混合现实(Mixed"Reality,"MR)的体验——增强共生(Augmented"Reality);②用户在物理和数字领域中拥有独立的身份,且在两个领域中的体验都与现实世界相仿——镜像孪生(Mirror"World);③用户的数字化身份在模拟的现实环境中得以体现——异宇再生(Lifelogging);"④用户的数字身份存在于一个完全由数字构成的虚构世界中——虚拟原生(Virtual"World)[7]。物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两者属于世界层面的统一,虚拟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两者属于自我层面的统一。

1.3"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沉浸是指用于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的技术的客观属性,沉浸式系统可以产生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独特幻觉,包括地点和真实性幻觉(即存在),身体所有权以及与他人一起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沉浸式学习是多媒体学习的一个分支,侧重于学习者沉浸在完全由计算机生成的3D世界中的学习环境,这种由计算机生成的世界被称为沉浸式虚拟现实[8]。虚拟现实技术又被称为虚拟环境或人造现实,涵盖了模拟仿真、用户交互、人工构建、沉浸式体验、感觉认知、远程操作以及网络通信等技术内容。狭窄意义上的虚拟现实技术是指是指用于创造人造世界的计算机系统装置。广义上的虚拟现实技术则认为是对真实的,多感官的三维虚拟世界的模拟,令使用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9]。

2"元宇宙技术在文旅领域应用现状

元宇宙技术在文旅行业中的应用涵盖了诸多方面,如提供沉浸式的景区体验、大型现场演艺、数字化展览、数字化藏品、VR互动游戏,以及虚拟数字人等多种类别,这些应用体现了该技术的多元展现能力。在不断推进“元宇宙+文旅”结合的创新实践中,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文旅体验的形式,也推动了文旅产业向更实际、更深入的方向发展。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百余个应用案例,标志着元宇宙在文旅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上海迪士尼乐园通过“飞越地平线”和“加勒比海盗”等游乐项目,利用先进的视觉效果和动感模拟技术,为游客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体验。同时,“大白兔拜年”AR秀则巧妙地将国潮文化与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焕发新的活力。江苏苏州的“山塘·再现”历史街区,以及无锡的“禅意小镇”,都是将地方文化特色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方式。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地方文化的独特韵味。浙江的“浙里烟火”元宇宙烟花大会,以及山东青岛的浮山湾AR灯光秀,将地方节庆活动和自然景观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创新展示。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的“考古时空门”数字体验项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在参与考古发掘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历史文化。福建厦门推出的“鼓浪屿元宇宙”小程序,为游客提供了一种远程旅游的新选择。通过该小程序,游客可以不受地理限制,随时随地欣赏鼓浪屿的音乐与美景,体验这座音乐之岛的独特魅力。山东潍坊的首家非遗虚拟体验馆通过运用VR、AR、虚拟人[10]等数字技术,为风筝、核雕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了虚拟形象代言人“鸢都五姐妹”。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展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尽管技术如AR/VR不断进步,但用户体验的舒适度、沉浸感和交互性仍有提升空间。硬件设备如VR头盔的普及率和用户黏性不足,影响元宇宙应用的广泛接受。在内容创新和深度方面,元宇宙在文旅领域的应用目前多集中在展示性场景,缺乏深度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内容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体验。元宇宙应用于文旅项目的营利模式尚不明确,需要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11]。元宇宙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关的硬件设施和应用场景尚未成熟,这导致用户在元宇宙中所体验到的沉浸度和参与感不强。随着疫情影响的褪去,用户对线上虚拟空间的依赖性正在降低,这使元宇宙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新的挑战。线上内容不再成为用户选择的最优方案,这要求元宇宙需要进一步增强其吸引力和实用性,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3"虚拟现实技术与文旅服务的融合

3.1"沉浸式体验

AR技术通过在游客的视野中叠加来自虚拟世界的信息,增强了游客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理解。这种信息的叠加不是简单地附加,而是与现实世界中的元素相结合,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当游客置身于历史遗迹现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遗址的过去形态以虚拟方式重建,并展示在游客面前,从而增强了游客对历史场景的直观感受。这种体验超越了传统的视觉观察,提供了更加生动的历史重现。VR技术创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虚拟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一个精确的复制品,也可以是一个艺术化或理想化的再现。用户可以在这个虚拟映射中体验与现实世界相似或完全不同的场景。通过VR技术,用户被完全沉浸到一个完好的世界中,这种沉浸感来自于360度的视觉效果和可能的交互体验,比如全息投影、3D地图、交互传感等相关技术,使用户感觉仿佛真实存在于虚拟环境中。这些技术用于重现历史场景或提供无法亲身前往的目的地体验,如虚拟太空旅行或深海探险。

MR结合了AR和VR的元素,允许用户与现实世界和虚拟对象进行交互。在文旅应用中,MR可以用于博物馆或主题公园,让游客与展品或环境进行互动,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和娱乐体验。元宇宙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们能够体验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平行宇宙。例如,游客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历史上不存在或已消失的文明,如古埃及或亚特兰蒂斯。异宇再生允许展示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平行发展。用户可以探索不同文化的艺术、建筑和传统,增进对人类多样性的理解。利用元宇宙,可以创造完全原创的旅游体验,利用光影和声音等效果,构造虚拟主题公园、数字艺术展览或互动故事世界,这些体验仅存在于虚拟空间。通过数字化手段,文化遗产可以以新的形式在元宇宙中得到保存和传播,形成虚拟原生的文化遗产体验。

3.2"虚拟导览

利用AR技术和虚拟现实设备,元宇宙可以提供智能化的导览服务,根据游客的位置和兴趣点,实时推送相关的旅游信息和历史背景。元宇宙为文旅景区提供数字孪生建模、三维视觉效果呈现、全息图景展示等多样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深度沉浸的用户服务体验。游客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接收实时的路径导引和优选路线建议,极大地提升了他们探索景点和参与各类活动的效率。在实地游览的环节,景区普遍采用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元素或景致融入现实环境之中,以此提高游客的互动性和体验感。例如,敦煌研究院开发的“数字敦煌”项目,利用VR技术让游客沉浸在千年佛教艺术的海洋中。壁画和雕塑的高清数字复制品让游客可以细致地欣赏并学习每个细节,提供用户与虚拟敦煌环境进行交互的体验,如通过手势或语音与虚拟对象互动,也保护了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杭州西湖景区通过卫星遥感、GIS等技术,创建了一个360度全景的虚拟西湖。游客可以通过头戴显示设备,体验从湖面到山峦的全方位视角,甚至在虚拟世界中乘船游览苏堤春晓。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通过空间感知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张家界独特的地貌和自然景观的3D模型。游客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探险,近距离观察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石柱和峡谷。

在文旅行业中,虚拟形象的创作往往深受项目的文化传统、历史脉络和地方特色的影响,借助动画技术打造出2D或3D的数字化形象。这些角色通过视频制作和剪辑技巧,在景区的实景中展现出动态的表现。在元宇宙空间内,这些虚拟角色不再仅仅是营销工具的辅助,它们活跃于更广阔的数字世界,如元宇宙中建造的城市环境、交通和日常生活场景中,具有更加丰富的设定。采用先进的3D渲染技术,这些虚拟人物能够在现实环境中与人们进行互动,不再局限于电子屏幕上的展示。通过分析网络上的大量人格数据并运用AI技术,这些角色能够展现出更符合人性的性格特征,与用户进行更自然更亲密的交流,并根据交流内容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12]。在虚拟世界中,导游的职责可以由虚拟数字人或原生数字人来履行,虚拟数字人能够在虚拟景区提供向导和解说服务,原生数字人则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为现实世界的景点提供导览服务。此外,可以在城市街区的关键位置,如入口、景点,以及交通分叉点等,布置虚拟非玩家角色(NPC),这些角色能够持续存在,全天候地为公共空间提供服务,增加其功能性和互动性。元宇宙对导览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分析游客的行为习惯和兴趣偏好,导游词能够进行灵活地筛选和重组,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为每位游客量身定制的导览体验[1]。例如,对不同的旅游景点,可以预先准备多种版本的解说词和讲解方式,甚至由不同的讲解员来呈现,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导览服务可以根据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并提供精准的推荐服务。在文旅元宇宙的框架下,导游词不再局限于文本形式,也融入了图像、视频和虚拟场景等多媒体元素,以更直观和立体的方式传递给游览对象更加丰富且全面的信息。

3.3"游客个性化服务

游客可以通过元宇宙技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和活动,无须实际前往即可进行虚拟参观和体验。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游客的偏好和行为,提供个性化的旅游路线和活动建议。故事体验可以根据用户的决策和互动进行变化,提供独特的、用户主导的叙事体验。元宇宙可以提供跨文化和跨地域的交流平台,游客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参与者进行实时互动和文化交流。根据用户的语言偏好和文化背景,提供定制化的语言翻译和文化适应服务,增强交流的自然性和舒适度。根据他们的兴趣和偏好推荐相关内容。可以基于用户的反馈和参与历史,推荐和制作艺术作品和娱乐节目,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元宇宙允许游客创建和定制自己的虚拟形象,包括面部特征、服装风格、配饰等,甚至可以融入动态元素和特殊效果,让每位用户获得专属的数字身份,以个人定制的身份在元宇宙中进行社交和活动。游客可以在元宇宙中根据喜好创作自己的内容,用户可以利用工具进行创意内容的创作,如数字绘画、3D建模、虚拟摄影等,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才能。

4"未来发展建议

为应对区块链技术推动的去中心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以及元宇宙对文旅行业带来的新监管需求,必须对现行市场监管体系进行全面优化。这包括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能力、规范监管流程,并拓展监管视野以覆盖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两个维度,实现跨领域综合管理。监管机构需与网信、国家安全、银行、市场监管等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打造一个高效、统一的旅游市场标准化监管体系。这一架构将强化对虚拟旅游产品知识产权的保障、用户隐私的保护以及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伦理风险的管理。

以特定文化(如红色文化)为核心,开发具有地域性和历史特色的数字化场景,推动价值观导向的创新。"结合产业、文化和旅游元素,创造新的虚拟空间,提供消费、社交和游戏等多元化互动体验。"利用元宇宙技术,打破传统演艺的局限,采用虚实结合的形式,提供全方位的沉浸式文化演艺体验。结合3D渲染、VR、全息投影等技术,实现故事IP的多元演绎,创造新颖的多维度沉浸体验。在文创产品开发中,利用元宇宙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特性,避免同质化,增加产品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在元宇宙中构建高可信、价值对等交换的网络,促进不同社会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易。联合生态农户、旅游博主、设计师和制造商等,共同在元宇宙中构建多元化的文旅网络。构建社区,鼓励用户交流和社交,增强体验的共享性和互动性。"

构建元宇宙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专注于将文旅产业应用的元宇宙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应用,加速技术从概念阶段到商业化的进程。定期组织专业对接活动,这些活动将作为新技术、新成果和新产品发布的展示窗口。加强元宇宙基础设施建设,采用集约、高效、智能化的设计原则,整合6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文旅服务提供先进的平台[13]。推动交通、能源、水务、物流等基础设施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实现智慧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建设统一的旅游信息数据库和资源管理平台,制定资源整合共享的规范,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包括通信设施、技术、资金等,打造多功能、一体化的文化旅游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

5"结语

文旅产业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发展前沿,元宇宙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与期待。本文深入探讨了元宇宙技术在智慧文旅建设中的应用现状与潜力,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点和未来发展建议。我们认识到,尽管元宇宙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诸多挑战,但其为文旅产业带来的变革和机遇同样巨大。展望未来,元宇宙有望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促进个性化和沉浸式体验,以及推动产业创新与转型的重要平台。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理念更新和跨界合作,元宇宙将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旅体验,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丁毓.“元宇宙+文旅”产业发展及创新应用[J].上海信息化,2024,(01):4246.

[2]董星辰,姜晓丽,薛博,等.元宇宙创新驱动下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4,(06):5860.

[3]徐祥伍.元宇宙视域下广西革命文物数字化服务体验更新与创新发展[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4,10(01):5964.

[4]范占领,陈崇成.文旅元宇宙:概念、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J].遥感学报,2024,28(05):11611176.

[5]龚苏宁.元宇宙驱动下上海新文旅发展的“新范式”[J].美与时代(上),2024,(03):2731.

[6]嵇婷,刘炜,蔡丹丹,等.走向元宇宙的图书馆3.0[J].图书馆建设,2023,321(03):1424.

[7]刘炜,付雅明.祛魅元宇宙[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07):27.

[8]Petersen,Gustav"Bog,V.Stenberdt,and"R.E.M.G.Mayer.Collaborative"generative"learning"activities"in"immersive"virtual"reality"increase"learning[J].Computers"amp;"Education,2023,(207):116.

[9]陆颖隽.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15.

[10]汤伊乐.元宇宙赋能文化经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中的实践展望[J].中国民族博览,2022,(24):9294.

[11]梁振杰.旅游产业发展中元宇宙应用的优化路径[J].社会科学家,2023,(12):6267.

[12]赵建伟.元宇宙时代主体发展完善的哲学阐释[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4,52(02):195205.

[13]刘笑,许钰雪.“理念—目标—举措”视角下美日韩元宇宙布局研究及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4,46(02):147157.

猜你喜欢
文旅虚拟现实宇宙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金桥(2021年9期)2021-11-02 05:54:28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0
宇宙第一群
百家讲坛(2020年4期)2020-08-03 02:01:25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0
文旅照明的兴起
这宇宙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商周刊(2017年24期)2017-02-02 01:42:55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0
HTC斥资千万美元入股虚拟现实设备商WEVR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37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