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市盘北经开区二号路C段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研究

2025-02-17 00:00:00罗庆春尚永红
科技资讯 2025年1期
关键词:泥石流滑坡评估

摘要:针对贵州省盘州市盘北经济开发区二号路C段建设项目,基于详细的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分析了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特征,探讨了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风险,并进行了危险性预测分区评估。结果显示,工程沿线主要为中危区和高危区,地质灾害风险显著。为了确保工程安全,提出了涵盖工程治理、环境保护、监测预警等多方面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强调地质灾害防治需政府、专家、公众等多方协同,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注重地质环境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盘北经济开发区"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灾害防治

Research"on"Geological"Hazard"Risk"Assessment"and"Prevention"for"the"Construction"Project"of"Section"C"of"Road"No."2"in"Panbei"Economic"Development"Zone"of"Panzhou"City

LUO"Qingchun"SHANG"Yonghong*

Guizhou"Provincial"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Geology113"Brigade,"Liupanshui,Guizhou"Province,"553000"China

Abstract:"For"the"construction"project"of"Section"C"of"Road"No."2"of"the"Panbei"Economic"Development"Zone"in"Panzhou"City,"Guizhou"Province,"based"on"a"thorough"investigation"of"the"environmental"and"geological"conditions,"the"characteristics"of"the"local"geological"hazards,"such"as"collapses,"landslides,"and"mudslides"in"the"area"were"analyzed,"and"the"risk"of"geological"hazards"that"could"be"exacerbated"or"triggered"by"the"project's"construction"was"investigated."Additionally,"hazard"prediction"zoning"assessments"were"conducted."The"results"show"that"the"main"areas"along"the"project"are"medium"risk"and"high-risk"zones,"with"significant"geological"hazard"risks."It"proposed"preventive"and"control"measures"and"recommendations"covering"a"range"of"topics,"including"engineering"manageme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monitoring,"and"early"warning,"in"order"to"guarantee"the"project's"safety,"emphasizing"the"need"for"multi-party"collaboration"among"government,"experts,"and"the"public"in"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geological"disasters."and"scientific"planning"based"on"actual"situations."While"promoting"engineering"construction,"attention"should"be"paid"to"ge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to"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Panbei"Economic"Development"Zone;"Road"works;"Geological"hazards;"Risk"assessment;Disaster"prevention"and"control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道路、桥梁、隧道等重大工程项目日益增多。然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大规模土石方开挖、填筑等活动,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环境条件,引发或加剧了滑坡、崩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1-2]。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贵州等西南山区的工程建设活动日益频繁。这些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岩溶、裂隙发育,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加之降雨集中,极易诱发各类地质灾害。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工程建设诱发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日益严峻的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如何在保障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和破坏,实现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3-4]。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工程建设前期,对场地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价,科学预测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加强施工全过程监测与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安全。[5]。

本文以贵州省盘州市盘北经济开发区二号路C段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系统评估了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贵州省盘州市盘北经济开发区东南部的鸡场坪镇,地理坐标:东经104°38′22.50″~104°39′13.97″,北纬25°57′38.43″~25°57′25.95″,属黔中山原剥蚀侵蚀地貌。盘北经济开发区二号路C段建设项目西起盘北经济开发区2号路B段与白沙洲大道交叉口,东至工业大道K0+000处,全长2"200"m,路基宽30"m。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建设、绿化、路灯、人行道、强弱电管线铺设等市政基础设施,总投资约1.6亿元,属于重要建设工程。区内海拔17"331"754"m,总体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21"m,地形起伏较小,以缓坡为主,坡度多在15°以内,发育有冲沟、泥石流沟等侵蚀地貌,沟谷切割深度为1"030"m,植被以灌草丛为主,局部有农作物,覆盖率60%左右。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及下伏的二叠系龙吟组(P2l)碎屑岩,其中,残坡积层岩性为粉质粘土、亚粘土夹砂砾石,厚15"m;龙吟组岩性以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灰绿色细砂岩、石英砂岩,岩层产状330°∠812°,岩石风化强烈。研究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中台褶带、滇黔桂褶皱系向斜东翼,构造简单,岩层呈单斜产出,未发现明显的断层、褶皱等构造迹象。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与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地表水体主要为沟谷季节性流水与农田水系,总体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研究区地质灾害特征

研究区内发育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崩塌多发生在道路沿线和河谷陡坎处,规模以小型为主。滑坡发育于缓坡地形,规模多为中小型。泥石流则多发生于陡峭沟谷,暴雨时可能突发特大泥石流。区内地质灾害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岩性岩层、水文气象等因素控制,工程活动也可能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据统计,区内共有崩塌8处、滑坡5处、泥石流2条,其中,3处灾害点直接威胁拟建公路安全。总体来看,区内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必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3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3.1"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分析

盘北经济开发区二号路C段建设不可避免地扰动原有地质环境,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工程施工可以通过以下机制触发:一是开挖破坏边坡稳定性;二是地表硬化改变水文条件;三是排水不合理导致地质灾害体或脆弱带活化;四是弃渣处置不当阻塞通道并提供固体物源。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增地质灾害,工程建设须优化设计方案、规范施工工艺、加强现场管理等,重点防范上述诱发机制。

3.2"工程场地适宜性评价

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区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条件,并结合工程规模、性质,对各路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路基地质条件总体较好,但局部存在陡峻边坡;场地地基以残坡积层或全风化层为主,承载力差,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岩石风化强烈,风化产物松散,遇水易软化;个别深覆盖河谷路段,第四系松散层厚度大。研究区内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中等,对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和制约,须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和应对措施,以保障工程场地安全适用。

3.3"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预测评估

在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现状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按照相关规范,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对沿线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与分区:II级低危区占18%,现状基本稳定;III级中危区占68%,现状灾害规模小,工程扰动可能诱发中小型崩塌、滑坡,局部需治理;IV级高危区占14%,现状已有滑坡、崩塌,工程扰动易诱发崩塌、滑坡,危害大,须采取工程治理措施。评估结果表明,工程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较高,须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措施,以保障工程安全。

4"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4.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措施

针对研究区内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出以下治理工程措施:崩塌主要采用清方削坡、支挡结构等;滑坡采取截排水、支挡结构、锚固等措施;泥石流治理以拦砂坝、导流堤等泄流工程为主,辅以沟道治理和植被恢复;开挖边坡采用喷锚网支护、锚索框架梁、抗滑桩、被动防护等措施[6]。

4.2"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

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对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施工管理,控制开挖范围和弃渣去向;优化路线设计,减少大填大挖;合理设置排水系统,防止次生地质灾害;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施工营地应选择在环境敏感度低区域,并及时恢复现场[7]。

4.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为了精准感知工程沿线地质灾害演化态势,宜构建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合理布设监测站点,聚焦滑坡、泥石流等重点灾种开展专项监测,综合应用常规与精密监测技术;制订预警分级标准、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明晰职责与流程;深化监测数据分析,研判灾害发展趋势,适时启动预警响应,采取针对性防灾措施;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强化部门协同,形成防灾合力[8]。

4.4"其他建议

除了工程治理、环境保护、监测预警等措施外,还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对地质环境扰动;二是加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高抵御地质灾害能力;三是开展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完善风险保险机制;四是强化质量监督管理,落实各方主体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

5结论

本研究对盘北经济开发区二号路C段建设项目沿线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系统调查与评估。结果表明,该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工程建设面临较大挑战。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治理、环境保护、监测预警等,为保障工程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由于时间和资源限制,现场调查可能未能完全覆盖所有潜在风险点。其次,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本研究的预测评估结果仍需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断验证和调整。

未来工作中,建议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更加精细化的地质勘察,特别是对高危区域进行重点调查;(2)建立长期监测系统,持续跟踪地质环境变化;(3)加强跨学科合作,将地质学、工程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合,提出更加全面和可持续的防治方案;(4)重视气候变化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将气候因素纳入长期风险评估体系。

总之,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专家、施工单位和公众等多方通力合作。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地质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绍民.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研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4):25-27.

[2] 张文静,相芹.浅析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J].中国设备工程,"2022(8):35-36.

[3] 孙佳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20(9):189-190.

[4] 汪民.关于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33(1):1-5.

[5] 张小连,张文炤,姚倩,等.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J].能源与环保,"2020,42(9):33-36.

[6] 卓锐.滑坡地质灾害工程勘查与治理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24,9(7):189-191.

[7] 叶洋,胡峰华.深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36-37.

[8] 黄玮.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3,36(4):60-62.

猜你喜欢
泥石流滑坡评估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河北地质(2021年1期)2021-07-21 08:16:08
泥石流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6
泥石流
环球时报(2017-06-14)2017-06-14 09:13:39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9
基于Fluent的滑坡入水过程数值模拟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50
机械班长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