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铁施工中,地面变形对周边建筑安全具有潜在风险。首先,深入剖析了地面变形的关键影响要素,包括施工技术手段、地质状况、建筑自身结构等。其次,细致阐述了这些地面变形对建筑结构裂纹产生、砌体工程状况、墙面装饰效果的具体作用,并针对此类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施工策略和技术手段,处理结构裂纹的办法、对砌体工程的加固措施、保护墙面装饰的方式。旨在确保地铁施工进程中周边建筑的安全性,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地铁施工"变形影响"结构裂纹"砌体工程
Analysis"of"the"Impact"of"Subway"Construction"Deformation"on"the"Safety"of"Adjacent"Buildings
YUAN"Zhenyang
China"Railway"22nd"Bureau"Group"Co.,"Ltd.,"Beijing,100043"China
Abstract:"During"subway"construction,"ground"deformation"poses"a"potential"threat"to"the"safety"of"adjacent"buildings."This"article"conducts"an"in-depth"analysis"on"the"key"influencing"factors"of"ground"deformation,"including"construction"methods,"geological"conditions,"and"building"structure"itself."Secondly,"it"elaborates"in"detail"on"the"specific"impacts"of"deformation"on"structural"cracks"in"buildings,"masonry"work"of"wall"and"floor"tiles,"and"wall"decoration"projects."In"response"to"these"impacts,"corresponding"construction"plans"and"technical"measures"are"proposed,"including"methods"for"dealing"with"structural"cracks,"reinforcement"measures"for"masonry"engineering,"and"ways"to"protect"wall"decorations."It"aims"to"ensure"the"safety"of"adjacent"buildings"during"subway"construction"and"provide"strong"reference"and"guidance"for"related"engineering"practices.
Key"Words:Subway"construction;"Deformation"impact;"Structural"cracks;"Masonry"engineering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地铁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尤其是对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分析地铁施工变形对邻近建筑物安全影响,并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对保障施工安全和建筑物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概况
扬东路站是苏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的第12座车站,起讫里程为CK13+676.054—CK13+946.814,车站外包总长度为248.8"m,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位于扬东路与泾园路交叉口,沿泾园路南北向布置。扬东路站标准段结构宽度为19.9"m,端头井处结构宽度为24.60"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底板埋深约为19.7"m.。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局部盖挖法)施工。车站主体围护结构为800"mm厚地下连续墙,主体结构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局部双柱三跨)闭合框架结构,车站顶板覆土厚度为4.40~5.20"m。车站小里程为盾构接收,大里程端为盾构始发。本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2组风亭。出入口、安全出口和风亭围护结构为“SMW工法桩+地连墙”。扬东路站北端头紧邻泾园新村北区,距车站端头井约11"m;泾园新村为商用住宅楼,地上5层,静压管桩,桩径为0.25"mx0.25"m,桩长为8"m。
2地铁施工变形对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影响分析
2.1"变形影响的主要因素
地铁施工中,相邻建筑物变形受很多因素影响。施工方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对地基稳定性有直接影响。地质条件同样关键,软土层、地下水位、地质断层这些地质特性对地基沉降变形有显著影响,施工速度、进度控制不到位将造成应力集中、变形增大。一是施工设备振动与噪声可能干扰相邻建筑物,加大变形风险。二是环境因素,气候变化、降雨量等对地基土体湿度和强度亦有影响,进而引起变形。三是相邻建筑本身结构形式与荷载情况亦为影响因素之一,旧建筑、重荷载建筑更容易产生变形[1]。所以,地铁施工变形影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有必要从施工方案、地质条件、环境因素、建筑物本身条件等方面来综合评价并加以控制。
2.2"变形对结构裂纹的影响
地铁施工所引起的地基变形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过程中,地面和地下的各类变形(如沉降、水平位移、倾斜等)会对相邻建筑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软土地区,由于其地基的承载力较低,沉降变形通常会更加显著,导致建筑物发生裂缝。沉降变形产生的不均匀下沉,使得建筑物的基础受力不均,进而引起上部结构的应力重分布,导致裂纹的出现和扩展。在多层建筑中,沉降变形不仅使建筑物发生倾斜,还可能造成结构的扭曲,这种变形会导致裂纹的加剧,甚至可能影响到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例如,楼层之间的高度差异、墙体和柱体之间的应力不平衡,都会使裂缝逐步扩展并发展成更为严重的结构性破坏。尤其是在地下空间施工的过程中,振动效应也会对建筑物产生较大影响,施工机械的操作及爆破等施工手段可能会加剧土壤变形,从而加剧相邻建筑物的裂缝扩展。此外,地下水位变化也是地铁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施工时,土壤的含水量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土体的膨胀或收缩,从而进一步引起建筑物的沉降和裂缝扩展。尤其是对于一些旧建筑或历史遗留建筑物,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加剧其结构的劣化,导致裂纹的发展速度加快。裂纹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构成了潜在威胁。裂纹的扩展会降低结构的承载力,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甚至可能导致结构局部失稳或倒塌。因此,施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查,评估土壤的承载力、沉降特性和水文地质条件,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变形的实时监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如地表沉降监测、倾斜监测、裂缝宽度监测等,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除此之外,合理的支护与加固措施是确保相邻建筑物安全稳定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地铁施工时,可以采用加固墙体、铺设支撑系统、预埋加固桩等技术手段,有效减小地基变形的影响,降低裂纹的扩展速度。
2.3"变形对墙砖、地砖砌体工程的影响
地铁施工产生变形,对墙砖、地砖砌体工程产生影响,表现为砌体开裂、松动、剥落。砌体结构因地基沉降与位移等原因将承受附加应力,其可能大于砌体材料抗压与抗剪强度而引起砌体开裂。尤其是墙砖、地砖及基础交界处,变形常造成明显裂缝及分离。另外,地铁施工时,振动可使砌体发生微小运动与调整,振动效应长时间积累可使砌体砂浆结合层破坏、松动、脱落。对于陈旧的建筑或施工质量差的砌体工程来说,这一作用尤其突出。所以,在施工期,需要加强相邻砌体结构监测,发现裂缝及松动情况及时治理,在必要情况下,进行注浆、加固,保持砌体工程整体稳定、安全。
2.4"变形对墙面装修工程的影响
地铁施工引起的地基变形对墙面装修工程也有较大影响。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会直接破坏抹灰层和涂料层,造成墙面鼓起、开裂和脱落,影响美观和使用。尤其是涂料施工完成后,墙体的任何微小变形都可能导致涂层产生裂纹,严重影响装修效果。此外,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对油漆、涂料层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表面不均匀、起泡和脱落。对于已完成的墙面装修,地基变形还会引起墙面装饰材料如瓷砖、石材的脱落和破损[2]。因此,在地铁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墙面装修工程的保护,采取减震、防裂等措施,减少变形对墙面装修的影响。在施工前,对墙面进行加固处理,使用柔性材料进行装修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墙面装修的质量和耐久性。
3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1"结构裂纹处理
地铁施工中,对于因地基沉降、变形等原因引起的结构裂纹,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方法。清洗混凝土裂缝的表面,除去松散物、异物等,使其干燥。对于潮湿裂缝,需要超前性止水处理,并在裂缝干透时灌浆。灌浆前,用EA树脂胶泥封缝并埋灌浆嘴。灌浆嘴应选用重量轻、、性能优越的PVC材料制作,布嘴间距应视裂缝宽度而定,通常在800~1"000"mm之间,灌浆嘴的位置宜在裂缝末端、交叉处与裂缝宽度较大的地方。穿过裂缝的部件要两侧设置灌浆嘴。灌浆施工工艺主要包括裂缝的表面处理、封缝、埋灌浆嘴、灌浆泵的制备、试压、灌浆材料的制备、灌浆与检验、表面处理等。灌浆时,需要注意改变压力表,使压力表维持0.2~0.4"MPa,如果压力表大于0.4"MPa,就需要更换注浆嘴。对穿过裂缝的较细构造,注浆嘴要在充满时及时更换,用胶皮管密封,以防浆液渗漏。在每一次灌浆结束之后,都需要对所有的用具进行及时的清理,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果[3]。
3.2"墙砖、地砖砌体工程
在地铁的施工环境中,地基的形变对墙砖和地砖砌体工程的影响是显著的。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恰当的施工策略和措施。在砌砖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对基层面进行彻底的清理,这样做可以保证砖块之间的竖向缝隙饱满,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渗水现象的发生,从而提升整个墙体的防水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在排砖撂底阶段,外墙的第一层砖铺设完成后,横墙应使用丁砖,而纵墙则应使用顺砖。要这一过程中,需要依据提前标记的窗门洞口位置的墨线来精准放置砖块,并且要仔细检查砖块的大小,预先规划好砍削砖块的方案。选择砖块时,要特别注意棱角是否整齐、是否有裂缝、色泽是否均匀、规格是否一致,这些都是确保砌体美观和结构坚固的重要因素。在盘角砌筑时,每层砌筑的高度不应超过5层砖,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地用吊线锤进行校正,以确保墙体的水平和垂直度。在挂线时,对于砌筑厚度为一砖及以下的墙体,采用单面挂线的方法;对于厚度为一砖半及以上的墙体,需要使用双面挂线的方式,这样做可以保证水平缝隙的均匀性。在砌砖的过程中,采用挤浆法进行施工,即每次铲灰后紧接着放置砖块,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检查,及时发现并修正偏差。此外,在砌墙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清理掉砖块间溢出的砂浆,保持砖墙表面的整洁和美观。通过实施上述种种措施,能够在地铁施工期间确保墙砖和地砖砌体工程的稳定性和质量[4]。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应对地基形变带来的挑战,还能够提升施工效率,保证工程的美观性和耐久性,为地铁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3.3"墙面装修工程
墙面装修工程是地铁施工中易受地基变形、振动等因素影响的一项工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装修质量。抹灰工程要在保持墙面潮湿的情况下完成,抹之前2""h再喷一次水,刷一次素水泥浆,逐层抹一遍灰,各层厚度不得大于15"mm,由专人浇水养护。抹灰之前,墙面上的通线要拉得很好,拼得规规矩矩,其中有四角悬挂的垂直线,大角度找的方形,接通线粘贴的灰饼和冲筋。外墙糙底抹灰层冷凝前,应防快干、防水冲、防冲击与防震动;;冷凝后,应防玷污和破坏。涂料施工前,应对粉刷基底进行检查,若发现发鼓,裂纹等现象,则应根除。刮完腻子,待腻子干后才能涂头。外墙涂料要一次进齐,以免产生色差,刷涂料时,每次都要施工到底部。在基层处理中,要保证表面牢固,不酥松、不脱皮、不起壳、不粉化,并在施工前要除去泥土和灰尘。墙面粉刷要满刮腻子2遍,并用粗细砂纸分别磨平。油漆施工前,应先做基层处理并验收合格,其工艺流程包括:上油墙→打砂蜡→刮腻子→循环往复达到规定道数→复补腻子→上亚光漆。施工期间,要尽量避开被污染的楼地面和门窗,刷到踢脚线分界线处,要用弹线隔开,有条件的,可以用宽胶带纸贴涂[5]。通过上述措施,能够有效地确保墙面装修工程施工质量与装饰效果,降低地铁施工带来的变形、振动等因素对墙面装修造成的影响。
4结语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安全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控制施工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确保地铁施工的安全和邻近建筑物的稳定。未来,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经验的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地铁施工与建筑物安全之间的矛盾将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为城市交通建设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加安全、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贵香,刘毅,冯新绪,等.富水地层深基坑施工诱发邻近建筑物变形分析:以济南地铁R2线烈士陵园站深基坑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6):15665-15672.
[2]卜煜."PBA工法地铁车站施工对邻近既有车站结构变形及行车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2.
[3]程帅.地铁换乘车站施工对邻近既有车站变形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2.
[4]楚宪亮,肖敬宇,李浩飞,等.地铁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变形研究[J].测绘地理信息,"2020,45"(5):39-42.
[5]李晓通.广州地铁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变形及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