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量子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成为电子战领域的重要支撑。量子通信以其独特的不可复制性和超强抗干扰能力,为电子战中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保障,有效解决了传统通信手段易受干扰和信息易被截获的难题。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快速决策优势,极大地提升了电子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优化了战术决策过程。两者的结合应用,不仅标志着电子战技术的重大革新,更对现代战争形态与战略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电子战可定义为利用电磁频谱展开的军事行动,其目的在于通过探测、干扰、攻击敌方信息系统并防护己方信息系统来获取战场优势,主要分为攻击、干扰和反制三类:攻击型电子战涉及对敌方电子设备的硬杀伤(如以反辐射导弹摧毁敌方雷达);干扰型电子战是发射特定电磁信号扰乱敌方通信、雷达等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反制型电子战主要针对敌方电子攻击进行防御和反击(如采用电子伪装、抗干扰技术等)。
电子战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出现。一战时,人们借助简单的无线电干扰设备对敌方通信进行干扰和拦截。二战时,雷达的出现使电子战愈发重要,各国开始研发专门的电子侦察与干扰设备(如干扰敌方雷达的箔条)。例如,英国利用米康电子干扰系统成功迷惑并击落了多架德国夜间轰炸机,这一创举不仅彰显了电子战在改变战争形态中的重要作用,更开创了电子战的先河。进入现代,电子战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冷战时期的电子对抗推动了电子战技术发展,各国发展出更复杂的装备(如电子侦察卫星、电子干扰飞机等)。步入信息化时代,电子战从单纯干扰对抗发展成综合信息作战的一部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其范围不断拓展,从传统无线电对抗延伸到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等多领域交互。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凭借先进的电子战系统成功瘫痪了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实现了对敌方的精准打击,而在近年的巴以冲突中,黎巴嫩利用电子战手段成功欺骗了以色列的雷达系统,展现了电子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从冷战到信息化战争转变过程中,电子战发生了显著演变。冷战时期,电子战侧重于对敌方雷达与通信系统的侦察和干扰,双方大力发展相关装备以获取情报并破坏对方军事行动。冷战结束后,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兴起,电子战的地位愈发重要。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所以电子战不仅要干扰敌方通信和雷达系统,还需对其计算机网络展开攻击与防御,并且成为联合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陆、海、空等各军兵种作战行动紧密协同。在多域作战(强调陆、海、空、天、电等多领域同时作战以获全面战场优势)中,作为电磁领域作战行动,它可干扰、攻击敌方信息系统,破坏敌方作战协同,为其他领域作战创造有利条件,如空袭时电子战飞机先干扰敌方防空雷达,为己方战机开辟安全空中通道,同时电子战还能与网络战、太空战等其他领域作战行动相互配合,形成一体化作战体系。
现代战争的作战环境、感知对象复杂多变,如强电磁干扰、目标优秀的隐身性能、强大的机动性等,导致传感器系统获取的目标探测信息质量降低。低质量的传感器数据容易导致融合失效,无法生成实时、精确、可靠的战场态势。另外,战争形式向网络化体系作战、分布式作战转变,急需通过对作战体系内海量的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形成全维度、跨军兵种的战场态势图。
信息优势的争夺 在现代战争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电子战在信息优势的争夺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凭借对敌方电磁频谱的侦察和监测,能够获取敌方通信内容、雷达信号等关键信息,为己方作战决策提供依据,并且可通过干扰敌方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来破坏其信息优势。以海战为例,侦察敌方舰艇雷达信号能获取其位置、速度等信息,为己方舰艇攻击提供目标指示,干扰敌方通信系统则能破坏其作战协同,致使敌方无法有效指挥和控制部队。海湾战争是电子战成功应用的典型,美军的电子战飞机大规模干扰伊拉克防空雷达,令其防空系统瘫痪,电子侦察设备获取伊军通信内容和作战部署,为己方空袭提供精确情报支持。然而,在部分局部冲突中,存在一方因忽视电子战重要性而处于被动的情况。例如,在一些地区冲突中,一方缺乏有效的电子战手段,通信和雷达系统被敌方干扰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导致作战失败。
战争态势感知的提升 “态势”在本质上可以将其拆分开来,包括“态”和“势”两层含义。态,就是状态,是对目标当前属性的描述,如敌方的兵力部署、装备性能等状态;势,就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推断目标未来作战意图、战场态势和对我们的威胁,并预测未来态势可能发生变化的能力。电子战能够通过对敌方电磁频谱的监测与分析来实时获取战场电磁态势信息,这不仅可为作战指挥人员提供实时的战场态势感知以辅助其做出正确决策,如分析敌方雷达信号可判断其防空部署与作战意图,而且电子战还可与卫星侦察、无人机侦察等其他情报侦察手段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的战场态势感知体系。此外,电子战获取的情报信息可与其他情报来源融合,从而形成更全面、准确的战场态势感知。例如,将电子侦察得到的通信内容和卫星侦察获取的图像信息融合,就能更精准地判断敌方作战部署与行动意图。电子战借助多层次的态势感知,还能够为作战指挥人员提供不同层次的战场信息。例如,对敌方电磁频谱进行宏观监测可把握战场整体电磁态势,而对敌方特定电子设备进行微观监测则能获取其具体作战行动信息。
攻防兼备的电子战策略 在电子战里,防御性电子战与主动进攻性电子战皆发挥着重要作用。防御性电子战主要借助电子伪装、抗干扰技术等手段保护己方信息系统免遭敌方电子攻击;主动进攻性电子战则是通过干扰和攻击敌方电子设备,破坏其信息系统来获取战场优势。实际作战中,要依据战场状况灵活运用,平衡好二者关系。例如,己方处于防御态势时需强化防御性电子战措施以保护重要目标,处于进攻态势时可适当加强主动进攻性电子战措施来破坏敌方作战协同。构建综合电子战体系对提升电子战作战效能至关重要。该体系应涵盖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电子攻击、电子防护等多方面内容,形成一体化作战能力,并且要与陆、海、空、天等各军兵种的作战体系相结合,构建联合作战能力。例如,在空袭行动中,电子战飞机可与战斗机、轰炸机协同作战,先干扰敌方防空雷达为己方战机开辟空中安全通道,而后战斗机和轰炸机再对敌方目标发起攻击。
责任编辑:王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