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出版社2023年度论文及网络票选最受欢迎的中国论文于日前揭晓。统计显示,中国学者研究产出数量持续提升,以中国机构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在《细胞》旗下研究型期刊上的研究性论文数量继续快速增长,总发文量突破2000篇,较2022年增加了52.8%,是2018年发表量的近5倍。
从学科分布看,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学者在交叉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表现最为突出。交叉科学发文量突破900篇,生命科学发文量突破600篇,与202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88.9%和49.6%,增幅显著。物质科学领域发文量从2022年的419篇增长至435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学者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日益突出,发文量达到了2022年的2.88倍。
对于2023年第一完成单位为中国机构、发表在《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的2000多篇论文,经《细胞》出版社编辑部提名、第三方专家委员会的独立评审,结合综合论文下载量、引用量和领域内突破性等权衡标准,最终评选出生命科学领域、物质科学领域、医学领域、交叉学科领域和可持续发展4个领域的“细胞出版社2023中国年度论文”共40篇(医学、可持续科学领域各5篇,其他3个领域各10篇)。另经网友投票,评出“《细胞》出版社2023年度最受欢迎中国论文”共25篇(每个领域5篇)。此外,为支持实现性别平等和增强所有女性的权能,《细胞》出版社特别设立的Women in Science(女科学家,编者译)奖项,评选出两位在科研界孜孜不倦并作出卓越贡献的女性科学家。
按照第一完成单位,《细胞》出版社将2023年发表的中国论文分类后,获得一张“高校科研地图”。据统计,从2020年到2023年,在《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发文的中国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数量稳步上升,2023年的增长幅度再创新高,发文机构数较2022年增加了25%。各大高校中,中山大学以93篇位列发表量第一,浙江大学以85篇的发表量位列第二,北京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以77篇的发表量并列第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分别位列第五到第十。
从论文第一通讯作者的地域分布来看,北京和上海以422和284篇的发表量稳居前两位,广东以255篇位列全国第三,江苏、浙江、湖北、香港、山东、福建和辽宁进入全国前十。值得关注的是,从增长幅度来看,香港、新疆、江西、重庆等地的发文量较2022年提升显著,其中香港发文量增幅为2022年的32倍,新疆和江西增幅分别为2022年的2倍和1.6倍。
这些成绩离不开中国对科学方面的有力支持。根据2024年10月发布的《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3年中国研究与发展(Ramp;D)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为2259.1亿元、3661.5亿元和27436.5亿元,分别比2022年增长11.6%、5.1%和8.5%。同时,中国Ramp;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7个,其中北京(6.73%)、上海(4.34%)、广东(3.54%)、江苏(3.29%)、浙江(3.20%)5省(市)均在此次发文量地域TOP10的名单内,从侧面反映了国家经费投入对研究成果产出的积极影响。
据悉,2024年是《细胞》出版社年度论文奖项设立的第九年,同时恰逢细胞出版社成立50周年。在此之际,《细胞》出版社根据旗下各科学期刊的提名,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50位推动创新、跨越科学界限、启迪未来的科学家——“全球科学50人”,其中有9名科学家来自中国。他们的研究工作和职业生涯推动了创新,跨越了学科界限,激励着未来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