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管人才原则在国有企业中的基本要求和应用

2025-02-15 00:00:00段存广
现代企业 2025年1期
关键词:党管原则国有企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就人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人才队伍建设是必不可缺的基础性重要战略支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实现国家赋予的企业使命,是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党管人才原则及其内涵

1.党管人才原则的确立。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央作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确立了党管人才原则。2003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会后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将“党管人才”原则正式入文件,围绕着“党管人才”如何抓怎么管,指明了“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正确方向。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2010年,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党管人才原则。2012年,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对打造党管人才新格局提出了新要求,同年8月6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对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完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加强党管人才保障措施等作了系统的规定。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说明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在党的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21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作为党的组织工作遵循的原则之一,并专章明确了“人才工作”。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对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党管人才原则的内涵。党管人才原则是我党新时期人才工作的基本准则,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人才问题认识上的飞跃,是党的建设的发展和创新。我党要不断增强执政能力和巩固其执政地位,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建设并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党管人才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和加强执政党对人才发展事业的领导。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包括规划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并落实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参与和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等。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早在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就发布《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明确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要把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作为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纳入企业发展战略。逐步形成广纳群贤、竞争择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努力造就一大批适应企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中央企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大力提升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党管人才原则在国有企业中的基本要求

1.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二十字”标准。2016年10月10日至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敢于担当,做到“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二十字”标准,这是国企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也是肩负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履职尽责、担当有为的总要求。对党忠诚就是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勇于创新就是“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自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治企有方就是“必须具有较强的治企能力,善于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兴企有为就是“必须具有正确的业绩观,勇担当,善作为,工作业绩突出”;清正廉洁就是“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个人品行,严守底线,廉洁从业”。习近平总书记的“二十字”要求,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干部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管好干部聚好人才,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2.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新要求。201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和人才队伍”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明确“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要加强对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重点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特殊领域紧缺人才工作,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对于国有企业,选好干部用好人是关键,制定好新时期的干部标准更是核心。

3.国有企业通过“人才强企”落实“人才强国”。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一直是我国人才管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保障国资国企实现新的战略目标,人才队伍建设是必不可缺的基础性重要战略支撑。国有企业在党管人才原则的总体要求下,完善与市场充分接轨的人才流动、配置、评价和激励机制,营造人才选聘、人才成长良好环境,通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落实“人才强国”。

三、党管人才原则在国有企业中的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企业市场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但仍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人才工作方面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从党管人才看,思想政治建设重视不够、人才系统规划不足;从人才队伍结构看,高层次人才匮乏,新兴业务领域和国际化经营人才短缺,优秀年轻人才储备不足;从人才选拔方式看,人才选拔形式单一、按资排辈现象仍然存在;从人才评价和激励看,评价方式单一,激励措施不够等。

四、党管人才原则在国有企业中的实现路径

2023年6月,中央印发《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这是继部署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之后,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部署。提升行动方案关于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又有新重点。一是要求“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12字要求,坚持既从严管理又关心爱护,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梯度培养机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二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建立完善新时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干事创业的有效机制,推动其当好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三是把中国特色现代公司治理与市场化经营机制合并在一起;更广更深落实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健全更加精准灵活、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各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些新要求实施的前提是党管人才原则。本文认为党管人才原则在国有企业的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人才政治引领,不断加强创新理论武装。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国有企业党委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及宣传阐释,教育引导干部人才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企业党委全面建立“第一议题”、中心组首要议题制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坚持把“两个维护”体现到推动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中。

2.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章程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一是在国有企业领导层面,完善国有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在组织架构上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优势有机统一起来。二是在国有企业党支部层面,实现双带头,即把企业的骨干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企业骨干。三是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融合”,党建优势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化”。国有企业需突出抓好整体部署和关键人员的调动,使企业党建工作有效促进各执行层面与企业生产经营相互契合、同频共振。

3.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加强人才规划。党的二十大以专章将人才工作上升至新的高度,定义人才新起点。提出“一个坚持,四个尊重”,即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新时代国有企业需要在这样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各项人才管理政策。所以对国有企业来说,强调的依然是党委对人才工作的主体责任,起到管大局、管方向、促落实的作用。

4.把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有机结合、与公司治理机构用人权相结合。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在干部培养上保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落实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二十字”标准,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二是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有机结合。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把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人才资源高效配置”。在党管人才原则下,完善与市场充分接轨的人才流动、配置、评价和激励机制,营造人才选聘、人才成长良好环境。要利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来配置人才资源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三是党管人才原则与公司治理机构用人权相结合。在我国国有企业开展公司制改革过程中,如何使国有企业负责人是我们党的干部原则与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行使用人权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躲不开、绕不过的重大现实问题。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产生、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不断创新有效实现形式。

5.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和科学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国有企业要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绩效贡献为依据,合理确定不同岗位的薪酬水平。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破除平均主义现象。国有企业还要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的人才荣誉奖励体系,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及时表彰奖励,积极选树、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和突出贡献。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营造支持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切实增强人才的自豪感、荣誉感、成就感。

6.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企业氛围和环境。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企业用人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企业发展环境,待遇优厚、后顾无忧的企业人才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企业制度环境,敢为企业用人才,敢为人才担责任。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宣传,及时宣传推广企业人才工作重要政策、主要举措和典型经验,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崇尚人才的良好氛围。[[项目支持]上海市党的建设研究会立项资助课题“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研究”。]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法学院)

猜你喜欢
党管原则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管人才”战略背景下的知识分子政策研究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声音
“抢人大战”要抓住党管人才的“纲”
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1:00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 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
新闻传播(2018年3期)2018-05-30 07:01:44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