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乐龄社会”什么样

2025-02-15 00:00:00蔡蜀亚董玉成
党员文摘 2025年1期
关键词:乐龄组屋新加坡政府

新加坡《2024年人口简报》显示,65岁及以上公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2014年的12.4%增长至19.9%,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4.1%。

鉴于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且老龄化速度加快,其对社会、经济、劳动力、福利制度和医疗制度等产生重大影响,新加坡政府鼓励年长者“老有所为”、与社会保持联系,并以改进制度设计、完善养老体系等举措推动“原地养老”,让老年人乐享晚年,将新加坡打造成“乐龄社会”。

“乐龄社会”的目标

根据新加坡华语资料库,“乐龄”一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新加坡第一家为年长人士设立的活动中心在惹兰勿刹(Jalan Besar)成立,并被称为“乐龄中心”。自此,“乐龄”渐渐成为新加坡对年长人士的代称。“乐龄”中的“乐”代替“老”或“年长”,寓意年长人士可以不受年龄局限,与年轻人一样快乐地生活,表达了对老年人享受安宁幸福生活的美好期许,也在全社会倡导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乐龄社会”的目标首先就是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完善的医疗保障和社会服务,帮助他们在老龄阶段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

其次,“乐龄社会”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通过健全的护理系统和政府支持,减少老年人对个人照护的依赖。同时,老年人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在“乐龄社会”中,老年人能够充分发挥潜能,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

最后,“乐龄社会”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应对老龄化,还能推动代际交流,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健全医疗体系

为应对老龄化趋势,新加坡政府于2023年7月启动了“健康SG”计划,推动医疗体系从以治病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奠定了老年护理体系的基础。

根据“健康SG”计划,政府鼓励民众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通过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并与家庭医生建立长期关系,制定个性化的保健护理方案,从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该计划首先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进行推广,随后逐步向下扩展至40岁及以上人群。根据新加坡卫生部2024年7月的统计,已有超过100万人参与“健康SG”计划,其中约6成是60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人。

新加坡的养老服务体系将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有机结合,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显著提升了养老服务的质量。例如,在65岁及以上年龄的居民占比超过23%的宏茂桥市镇,疗养院采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模式,既提供长期或短期的住院护理床位,也提供日间托老服务,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保障“原地养老”

新加坡政府大力倡导“原地养老”,即老年人在家或社区中养老,并通过多样化、创新性举措为这一模式提供全面保障,包括财务支持、优化居住条件,以及增强社区服务等。

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出“以房养老”政策。通过“组屋屋契回购计划”,老年人可以将部分组屋屋契(至少15年)卖回给政府,换取额外的公积金账户充值,从而获得养老资金支持。组屋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提供的公共住房,约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组屋中。该计划自2009年推行,主要面向年龄65岁及以上、家庭月收入低于1.4万新元(1新元约合5.4元人民币)的老年人,确保他们无须搬离熟悉的居住环境即可获得额外的经济支持,安度晚年。

同时,新加坡拥有较为完善的公积金制度,帮助公民和永久居民积累退休资金。与依赖国家财政支出的养老金制度不同,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是一项强制性的储蓄计划,涵盖医疗、住房和养老金保障。公积金由个人和雇主按比例共同缴纳,强调个人在退休规划中的主动性,即个人要对自己的退休生活负责。政府则保证公积金账户的利率稳定,使资金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在基础设施方面,新加坡政府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近年来,政府与多方合作,在老年人口集中的女皇镇打造了首个“保健区”,通过提升组屋设施、加强预防保健和护理服务、鼓励居民参与终身学习和社区活动,优化老年人的居住体验。

“乐龄SG”计划由新加坡卫生部、国家发展部和交通部联合推进,重点是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主要关注预防护理的“健康SG”计划不同,“乐龄SG”计划通过多种措施帮助老年人保持社交联系,避免孤独感,并保持身心活跃。除了预防疾病外,该计划更加注重老年人的整体身心健康。与此同时,政府还投入更多资源,打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安全便利社区,建设融合住房、护理和社区服务的辅助生活设施,进一步支持“原地养老”模式的推行。

政策鼓励“老有所为”

新加坡政府大力提倡老年人继续发挥自身价值,鼓励他们在退休后根据自身情况继续工作,保持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这不仅有助于延续社会互动,还能预防因退休带来的社交减少、孤独感和自我认同下降等问题,如认知退化、情绪低落等。如今在新加坡的各个领域,老年人的身影依然活跃,许多人超过退休年龄后仍然在职场中忙碌,继续作贡献。

自2022年7月1日起,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龄由62岁提升至63岁,健康状况良好且工作表现优异的劳动者可选择继续工作至68岁。政府还计划到2030年前,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至65岁,重新雇用年龄提高至70岁。

政府推出政策鼓励企业聘请年长员工,几乎所有年龄达62岁的员工都可获得重新受雇,只要重新受雇者工作职责不变,他们甚至也不被削减基本工资。如果企业聘请超过65岁的员工,还会获得政府补贴。这样一来,企业觉得聘请年长员工很划算,更乐于聘请年长员工。2016年,65岁以上新加坡人中有25%重新受雇;2006年,这个比例只有13.8%。

此外,政府还与多个机构合作,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重返职场。新加坡活跃乐龄理事会在2022年推出了“乐龄学”计划,依据老年人的需求设计针对性课程,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提升培训效果,助力他们继续参与社会发展。

(摘自《环球》)

猜你喜欢
乐龄组屋新加坡政府
野豌豆
乐龄校园行 点亮新生活
——山西省阳泉市老年大学教育教学亮点纷呈
“经济适用房”转租?新加坡密切关注
环球时报(2022-11-09)2022-11-09 17:16:22
维珍老板拒绝新加坡死刑辩论邀请
环球时报(2022-11-01)2022-11-01 10:13:18
重庆启用首个“乐龄幸福之家”
新加坡没有人敢炒房
乐龄之心
银潮(2021年6期)2021-07-15 09:06:36
新加坡组屋,这边风景独好
环球时报(2019-09-04)2019-09-04 06:16:15
建立新型组屋模式新加坡组屋政策重视“刚需”群体
新加坡政府用机器人解决养老问题
福利中国(2017年1期)2017-02-06 0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