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最能讲好中国故事

2025-02-15 00:00:00冯骥才
党员文摘 2025年1期
关键词:灶火分外民俗

如今,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还是全人类共享的节日和文化了。

春节以它博大深厚、魅力独特、无可替代的文化内涵,越来越为世界所热爱、所认知。列入非遗名录后的春节,已是人类的文化瑰宝,必定受到更广泛更热烈的关切。

外国朋友想了解春节难吗?不难。春节是民俗节日,完全不用听人讲什么是春节,只要能有机会和中国人过几天春节,参与其中,就会深切地感受到春节的魅力、炽烈与温馨。春节还有许许多多五光十色、生动有趣的习俗和讲究,由此可以了解到中国人特有的感情表达方式,比方说中国人为什么非要在除夕这天赶回家,回到父母身旁,回到家人中间;为什么分外在乎“家”,非要在此时此刻阖家欢聚;为什么饺子是除夕餐桌上的主角;为什么全家要一起守岁;为什么除夕夜晚不熄灯,让灯光照亮屋中每个角落;为什么小孩在除夕不能哭;为什么压岁钱必不可少;为什么过年要穿新衣裳;为什么“福”字在此时分外耀眼夺目;为什么满口吉祥话;为什么到处是谐音的吉祥图案:牡丹象征富贵,瓶子代表平安,公鸡寓意吉祥;为什么一听见爆竹声,心里就有“年的振奋”……一代代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民俗里知道春节的,因而一进入春节,就掉进了气息浓烈的年文化“酒缸”里。没有任何节日像春节一样包含中国人那么多精神、心理、追求、性情和偏爱,因而春节最能讲好中国故事。外国朋友会从中知道中国人格外重视亲情,分外孝敬父母,了解到中国人的理想生活究竟是什么,恪守怎样的道德,还有中国人传统中古老、淳朴、美好的价值观。

当然,春节的文化还绝不仅仅是这些——

春节源自农耕生活。在漫长的农耕时代,生活依从生产,生产依从大自然的四季。大自然新一轮四季的更替,也是人们新一轮生产、生活的开始。于是,当一年一度冬去春来的节点——“年”到来时,就分外重要了。人们自然要把对新一年生产和生活的极致向往——五谷丰登和金玉满堂,全放在对年的祝愿里,成为过年巨大的精神驱动力。同时,所有世间的美好期许:幸福、平安、健康、团圆、兴旺,也都一拥而来,汇成年的主题。人们表达这种对生活的向往与盛情,落到行动上是各种各样的民俗,大到民间灶火和庙会,小到一枚巴掌大,美丽、鲜亮的窗花。由于中国各地山川不同,地貌多样,民族有别,风物迥异,各地的年俗自具风采。没有一处灶火不具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一枚剪纸不带着自己地域的风情与传说。而春节又是我国时间最长的节日,始于除夕,止于灯节,中间排满了各种内容的民俗活动。

大多数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是少数身怀绝技的传承者,而春节的传承人却是全体中华儿女。一代代中国人不仅仅是春节文化的传承人,还是春节文化的创造者。全民努力过大年,一贯而下四千年,是多大的文化创造力!

当春节习俗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一定会给人类文明大大增添奇光异彩和多样性,同时也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拓开一条宽展的大道,越来越多的人会开始好奇春节、关注春节、参与春节。这时候,我们作为春节文化遗产的主人,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这件事应进入我们思考的大脑。

(摘自《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灶火分外民俗
冬季民俗节
环球时报(2023-02-10)2023-02-10 17:18:07
民俗中的“牛”
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 08:34:08
东昆仑灶火河地区晚奥陶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其伸展构造环境的确定
矿产勘查(2020年8期)2020-12-25 02:46:10
我家黄花分外香
民俗节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30:18
陈奕迅 梦想天空分外蓝
月到中秋分外明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灶火
江南诗(2015年3期)2015-06-01 17:18:36
那年桃花分外香
小说月刊(2014年3期)2014-04-23 08: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