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务实学曾巩

2025-02-15 00:00:00马伯庸
党员文摘 2025年2期
关键词:曾巩旱灾普通人

对普通人来说,唐宋八大家里能够着、学得来的,就是曾巩。像苏轼这种才华横溢的天才,我们可以去仰慕、去欣赏,但恐怕学不来。但曾巩不一样,他的文笔朴实简约,逻辑清晰,这些优点是普通人可以学习的,而且能够学以致用。

曾巩有一篇名作叫作《越州赵公救灾记》。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夏天,越州遭遇严重旱灾,一位叫赵抃的当地官员尽力施救,取得成功,于是曾巩写了这篇文章来纪念他的事迹。

曾巩在文章中并没有渲染旱灾有多惨痛,也不夸耀赵抃多么英明神武,开篇即记录了赵抃发向各地基层的七个问题——

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

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

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

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

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

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

僧人道士以及读书人吃剩的余粮记录于簿籍的有多少实存?

曾巩开篇直接抛出这七个问题,涵盖了七个最关键的领域,一句废话没有,让一位务实官员的形象跃然纸上。紧接着,他直接讲起赵抃的救灾措施……

这些文字初读枯燥,絮絮叨叨都在讲一些赈灾的政策与规则。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从越州百姓的角度去看,会发现这是一份干货满满的救灾工作手册。男女的赈济粮要分开领取,以避免拥挤事故;政府要为欠户作保缓催贷款等,事无巨细,一一开列。

曾巩深知基层民情,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歌功颂德,而是让天下人看到越州救灾的具体举措,可以推广到各地,让更多人受益。所以曾巩在文章结尾发出感慨:“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对于赵抃的功绩,曾巩只淡淡说了一句“皆公力也”,非常简单。整篇文章,散发着令人信服的务实气质。

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做到一定程度以后,考验的都是语文功底。职场对文字的需求往往不是文采,而是通畅简洁、逻辑严密。多读读曾巩的文章,即便学不到他的境界,法乎其上,得乎其中,至少能做到文从字顺,受用无穷。

(摘自《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曾巩旱灾普通人
普通人的梦
做人与处世(2022年4期)2022-05-26 21:50:38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板栗“旱灾”后生产管理技术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5-25 06:58:58
曾巩生平
美文(2018年20期)2018-10-23 05:52:30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36
四月,是你的谎言
曾巩猜字
葫芦岛市旱灾风险评价
黑龙江省旱灾等级划分及旱情分布研究
读《一个普通人》有感
小主人报(2015年4期)2015-02-28 20: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