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联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基于大数据语料库,评选推出2024年度十大反腐热词。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在2024年初召开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为做好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是党的历史上首次开展以党纪为主题的集中性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纪学习教育着力解决了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取得明显成效。
经过新时代坚持不懈的强力反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202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反腐败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必须永远吹冲锋号。“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成为年度热词,既说明反腐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只能向前、只能加劲、只能铁面,也表明了中央反腐的清醒和决心。
纪律是戒尺,“四种形态”是刻度。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纪检监察机关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施办法(试行)》,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四种形态”作出全面规定,是对“四种形态”的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志着“四种形态”形成了重要的制度成果。
当前反腐败斗争已经进入深水区,腐败存量尚未彻底清除,腐败增量仍在发生,表现形形色色,说明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尚未彻底根除。只要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仍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就永远在路上。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2024年4月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从数据看,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6.8万件、处分62.8万人,移送检察机关2万人,让群众真切感到正风反腐加力度、清风正气在身边。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因此必须正风反腐一起抓。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系统思维、保持严的基调,深刻把握风腐同源、风腐一体特征,既“由风查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又“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连续6年专门部署推动的重要工作。2024年,为基层减负工作持续发力、不断向纵深推进。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2024年以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通报5批15起典型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职责,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纠治力度,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赋能增效。
“快递送礼”是指收送双方不当面接触,而是借助电商平台、快递物流等手段“隔空”收送礼品礼金,妄图“瞒天过海”的行为。2024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线上线下融合发力,紧盯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对隐形变异现象及时纠治,坚决斩断“礼”与“利”的链条,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纠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对村巡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意义重大。2024年2月公布的党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首次把村(社区)党组织纳入县级党委巡察范围。各市县巡察机构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情况、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加强监督检查,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促进了基层监督和基层治理。
(摘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