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珠海论坛·航天医学与人类健康论坛上,“太空医院”建设的概念备受关注。太空医院是集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于一体的综合医疗体,适应太空特殊环境,具备集成化、智能化、可移动特点。随着载人空间探索项目推进,太空驻留时间延长,太空旅行向普通人开放,太空医疗需求激增。
国内外太空医疗保障体系研究取得进展,包括医疗检查检验仪器和治疗设备研发。如加拿大M7 机器人、美国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及中国骨折复位、穿刺机器人等。东南大学团队在器官芯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聚焦航天员心血管系统失调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团队在空间生物医学载荷仪器和研究方面也取得成果,未来可为太空医院提供技术支撑。合肥云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探索中医AI 四诊在太空医疗中的应用,实现远程问诊和日常健康管理。
建设太空医院需分阶段推进,以诊疗技术体系和诊疗装备体系为主线,同步考虑近地轨道和月球探测需求。诊疗技术体系解决空间环境下疾病临床诊断、治疗、康复问题;诊疗装备体系解决医学装备研发问题。模块化太空医院包括基础检诊和急诊急救模块,适应基本检查检验和急危重症紧急处置需求。此外,还需建立空间诊疗体系、操作规程和支撑保障体系,制定空间疾病诊断标准和诊疗指南。
(据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