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民环境权益保障提供协同共治的视角

2025-02-13 00:00:00刘建武
出版人 2025年2期
关键词:利益冲突环境治理权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意识越来越强,对美好生态产品需求越来越多,保障公民环境权益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命题。

潘加军教授所著《协同治理视域下公民环境权益保障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一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出发,聚焦“公民环境权益为何协同治理、协同治理什么、如何协同治理”等关键性问题,建构了公民环境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厘清了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实施路径。该书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阐释了公民环境权益保障的逻辑内涵、价值取向、实践指向和治理策略;基于“协同治理共同体”概念对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主体构成、影响因素、互动过程和运行机制进行系统探析;以问题为导向,从环境利益共同体意识培育、协同治理制度体系建设、环境权益表达渠道畅通、环境利益冲突治理过程优化等维度,提出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实践路径。总体来看,该书选题视角新颖,理论分析深刻。针对目前我国公民环境权益法律法规支撑不足、环境利益冲突治理难等问题,该著作聚焦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和保障公民环境权益,提出系列可行建议,为破解我国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环境利益冲突治理困境,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协同治理视域下公民环境权益保障研究》一书的特色在于:一是拓宽了公民环境权益保障的理论研究,探索了新时代环境话语体系。该著作对民生价值观、生命共同体价值观等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内涵丰富的代内环境正义、代际环境正义和国际环境正义价值理念,体现出公民环境权益保障的价值考量、理念遵循和现实诉求。这一观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为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公民环境权益保障提供了新视角,彰显出公民环境权益保障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二是对公民环境权益意识与参与行为、环境利益冲突治理进行了深度的问卷调查、访谈分析和案例研究,指出影响公民环境保护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环境维护的复杂性与扩散性等现实问题,深度解析新时代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现实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该著作立足于实际,深度剖析我国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现实障碍与动力因素,聚焦环境利益冲突治理困境的关键问题,运用协同治理的视角,结合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背景,阐明当前推动协同治理所要突破的困境,指出通过多元主体协作解决环境治理体系碎片化问题,减少和化解环境利益冲突风险,为地方政府保障公民环境权益提供基本思路。

总之,《协同治理视域下公民环境权益保障研究》一书以系统、严密、合理的逻辑,阐述了公民环境权益保障的现实困境与治理策略,从协同治理视角促进了美丽中国建设、环境利益冲突治理与公民环境权益保障有效协同的现实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政府、企业和公民环境利益的一致性,环境协同治理的内在机理与行为实践,有助于地方政府、企业和公民培育环境共同体意识以及环境行为转型,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突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难选择困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作者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利益冲突环境治理权益
意外伤害与权益保护
公民与法治(2022年3期)2022-07-29 00:57:28
社会关系在分析师调研过程中的作用——基于利益冲突和信息优势的视角
漫话权益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绿色中国(2019年13期)2019-11-26 07:11:00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高校防止利益冲突的对策研究
广场舞“健身权益”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9
你的权益被什么保证?
家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2-28 02:23:29
“三公”消费领域的利益冲突研究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