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依林
(天津大学 教育学院,天津 300072)
高校防止利益冲突的对策研究
田依林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072)
利益冲突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防止利益冲突、阻断以权谋私的通道是高校有效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构建科学的利益冲突风险评估机制,完善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高校利益信息公开机制,完善高校利益冲突管理机制,加强高校防止利益冲突文化建设,是高校防止利益冲突的根本对策.
高校;利益冲突;对策
“利益冲突”这一用语首次出现在我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上,引起学界和务实界高度关注.利益冲突概念的提出,是我国防止利益冲突,拓展从源头防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是将防止利益冲突作为一项前瞻性策略纳入廉政建设的大格局中.高校作为我国廉政建设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防止利益冲突对策,乃是当前高校廉政建设中待解的重要命题.
“利益冲突”一词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利益冲突”一词在我国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中首次出现,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利益冲突作为一个特定概念,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把“利益冲突”定义为“公职人员的公共职责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其中公职人员的私人身份的利益不恰当的影响他们履行官方义务和责任”.[1]本文在对学界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高校利益冲突是指高校掌握公权人员的私人利益不恰当地影响与其承担的公共职责之间的冲突.高校利益冲突可以发生在高校公共行政的全过程中,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处理等环节.在这些环境中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都会发生利益冲突.利益冲突实际上就是公共权力的私人使用,其外在表现是掌握公权人员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
利益冲突情景是潜在的,当高校掌握公权人员在行使公权过程中意识到利益冲突;但又不加以正确处理时就会使利益冲突成为现实,掌握公权人员开始从利益冲突的背景中获得私人利益.因此,“利益冲突即是一种情景,也是一种行为”.[2]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贝托克(Janos Bertok)曾指出:“利益冲突本身并不是腐败,但人们应认识到,对于公职人员的私人利益与公共职责之间的冲突,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的话,就会导致腐败.”[3]十八大以来,各地高校爆出的腐败案件已达50多起,正是由于高校一些掌握公权人员不能自觉地遵守防止利益冲突规定,加之缺乏有力的监督,是导致高校腐败案件频发的根源.由此可见,腐败促使利益冲突成为现实.高校利益冲突和腐败都具有“以权谋私”特征,二者都是掌握公权人员违背公职的职责要求和公共利益,将公权成为获得私利的工具.利益冲突和腐败在程度和范围上存在较大差别.高校腐败行为获得私利的工具.利益冲突和腐败在程度和范围上存在较大差别高校腐败行为主要包括受贿、贪污、滥用职权和挪用公款等形式.掌握公权人员一旦有这些腐败行为,将受到刑法的制裁.而利益冲突不属于刑法制裁范围,它属于伦理道德和党纪政纪法规调节范围.在危害程度上,腐败比利益冲突对公共利益的侵害性更大.通过分析利益冲突与腐败之间的联系不难看出,高校利益冲突的性质、产生原因和发展后果会直接导致腐败,因此,对高校利益冲突进行有效管理对抑制高校腐败现象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高校利益冲突易发于各职能部门与社会其它部门或私人的合作或业务往来,主要部门有:工程建设、招生、人事、组织、职称评定、科研、设备采购、后期服务等,这些部门掌握公权人员直接参与公职的处理,拥有行政上的自由量裁权.他们在公职决策过程中有机会优先考虑私人利益,通过暗箱操作进行政策偏袒,为自己的裙带关系和利益相关者提高方便.如果不对利益冲突加以制约,其将会演变为腐败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会使高校组织的公信度受到侵蚀.高校的许多不正之风,公务决策过程中的失败、决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的背后都存在一个共同的根源——利益冲突.
近年来,高校的腐败分子由赤裸裸的腐败转变为更具有隐蔽性的“合理”方式规避法律界限.利益冲突助长了高校掌握公权人员涉入利益冲突的心理期望.如招生、职称评定,干部任职等领域的“打招呼”、“递条子”这些利益冲突行为掺杂着私人感情和大量私人利益.高校部分公权掌握者就是通过“打招呼”、“递条子”,从开始的收取蝇头小利,逐渐发展到收受大额贿赂,一发不可收拾的跌进了腐败的深渊.从这方面看,防止利益冲突是高校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对利益冲突认识的深入,以利益冲突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崭露头角,如最高法院的《关于人民法院落实廉政准则防止利益冲突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八个禁止”、“五十二个不准”都是典型的防止利益冲突的体现.高校在构建防治腐败机制中,要将廉政思想意识形态、廉政教育文化氛围、廉政立法、风险防控理论等防止利益冲突的关键要素进行融会贯通,从根源上防止利益冲突.总之,高校应将防止利益冲突作为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前瞻性措施,防止利益冲突是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高校防止利益冲突及其理论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防止利益冲突是高校反腐倡廉的前沿领域.高校防止利益冲突的重点应放在阻断以权谋私的通道.高校需要不断地完善各相关机制,既是防止利益冲突,也是有效防治腐败的逻辑起点和前瞻性策略.
3.1构建科学的利益冲突风险评估机制
利益冲突风险机制是高校防止利益冲突的基础.高校公共权力的复杂性决定了利益冲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通过识别利益冲突风险发生领域、利益冲突发生性质和等级、利益冲突发生原因及造成的损失程度,提出有效预防利益冲突的政策性工具和措施.为确保高校利益冲突风险防范机制顺利运行,加强利益冲突风险评估的客观性及科学性,风险评估主体应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承担,也可以考虑在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设立利益冲突管理专门岗位,负责利益冲突的风险评估、管理、监督与处理等日常工作.
3.2完善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
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是指导公职人员行为的最高准则.国家要制定和晚上防止利益冲突的相关法律、法规.关于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了《基本利益冲突法》,加拿大90年代制定了《公务员利益冲突与离职后行为准则》,较全面地规定了公务员廉洁从政,防止利益冲突的原则和要求,规避和解决利益冲突的措施和方法,2006年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利益冲突法》.[4]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防止利益冲突法》,建立一套严密、全面的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体系,使法律产生极高的威慑力,包括严格的公职人员录用和任职制度、严格的财产申报制度、严格的品德考核制度及严厉的惩罚制度,用立法的形式防止利益冲突.有了国家层面的防止利益冲突立法,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止利益冲突准则,有效地从源头防止利益冲突,促进高校依法治校,实现高校的健康发展.
3.3建立健全高校利益冲突信息公开机制
将公众利益与私人利益信息进行展示并接受监督是高校防止利益冲突的关键.高校利益公开是指高校内掌握公权人员(包括掌握公权的行政人员及教师)按照防止利益冲突准则将自己可能产生私人利益与公权职责发生利益冲突的经济关系或社会关系的信息实行公开的制度.实行利益信息公开的目的:一是,促使高校掌握公权人员主动采取相关政策工具;二是,提升高校师生员工的监督意识,将利益冲突风险最小化,提升高校各职能部门的公信度,维护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公共利益.对违反高校利益冲突信息公开机制的公职人员应记入个人廉洁档案,并交由独立的利益冲突管理机构进行利益信息调查和处理.
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比较完善,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但对利益信息还没有做到公开.高校要加大利益信息公开机制建设力度,搭建防止利益冲突信息平台,接受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3.4完善高校利益冲突管理流程机制
高校防止利益冲突需要相关配套的流程,包括利益冲突外部监督、利益冲突表现识别和利益冲突过程管理等环节相耦合,提高防止利益冲突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高校利益冲突表现识别环节,在建立申报利益信息公开机制的基础上,对因利益冲突导致公权掌握者行为失当的现象进行提前预防.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审查监督机构对利益信息的核查工作,确定利益冲突信息,这项工作应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核查.
高校利益冲突管理环节,对不同领域的利益冲突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政策工具进行管理,应建立以下管理机制:一是,禁止机制.关于防止利益冲突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八个禁止”和“五十二个不准”.高校可根据“八个禁止”和“五十二个不准”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谨、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高校防止利益冲突禁止体系.对高校的招生、基建、采购招标、公共服务等领域可采取禁止机制,如禁止收受相关利益方的礼品、礼金和购物卡等.二是,回避机制.回避机制是指代表学校行使公权人员可能涉及利益冲突的相关事项不参与,如干部选拔、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报、审计与监察等领域.回避机制较复杂,高校应制定较为详细的回避细则.
高校利益冲突的监督环节,没有监督,制定就失去威慑力,制定就成一纸空文.防止利益冲突制定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就是加强监督,监督是利益冲突管理流程的保障环节.高校利益冲突监督必须是动态监督,对管理干部岗位,职责及利益变化要及时调整利益冲突政策工具.在坚持高校师生员工参与的原则,注重利益信息公开的动态管理,为高校师生员工监督利益冲突创造条件.
3.5加强高校防止利益冲突的文化建设
高校防止利益冲突文化是以崇高廉洁的道德风尚,倡导廉荣贪耻的价值取向为内涵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又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可见,高校防止利益冲突文化建设是从思想上加强从政观念,规范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建设.防止利益冲突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净化灵魂,坚定信念,在思想上筑起道德防线,增强防止利益冲突的能力,培养严格自律意识.高校防止利益冲突文化建设在规范掌握公权人员职业道德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全校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道德、诚信与责任的教育,特别对学生的教育,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青年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命运.高校防止利益冲突文化建设要营造崇尚廉洁的校园氛围,要不断地改进防止利益冲突文化教育方式和方法,如建立高效廉政教育网络平台,采取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防止利益冲突文化宣传教育.总之,高校应根据新时期形势发展变化的需求,坚持不懈地开创高校防止冲突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1〕OECD.Managing conflictofinterestin the public service:OECD guidelines and overview[R].Paris:OECD,2003:24.
〔2〕庄德水.利益冲突:一个廉政问题的分析框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5).
〔3〕ADB/OECE.ontrolling corruption in Asian and the pacific[R]Manila,2005.
〔4〕崔会敏,吴春华.高等学院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廉政文化建设,2012(6).
G641
A
1673-260X(2016)10-0273-03
2016-07-0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50);天津大学2016年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016XQ-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