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与中国建交”

2025-02-13 00:00:00
文萃报·周五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水门事件政坛卡特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9日下午,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在乔治亚州的家中逝世,享年100岁。卡特作为民主党人,于1977年1月至1981年1月担任美国总统。出生于1924年10月1日的他,是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总统。

对于卡特的离去,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和世界失去了一位非凡的领袖、政治家和人道主义者,他形容卡特是“一位有原则,有信仰,谦虚的人”。他还下令在华盛顿特区为卡特举行国葬。据美国政府网站介绍,国葬活动将持续7至10天。当选总统特朗普也表示:“吉米担任总统时所面临的挑战正值我们国家的关键时刻,他竭尽所能改善所有美国人的生活。为此,我们都欠他一份谢意。”

外交成就瞩目

卡特在大萧条时期的佐治亚州农村长大,他的父亲詹姆斯·卡特是一名花生种植者和仓库管理员,母亲莉莲则是一名护士。卡特自幼在家乡街头卖煮花生,并帮家人耕种土地。

结束7年美国海军生涯后,卡特返回佐治亚州,开始进入政坛。

卡特自诩为华盛顿政坛的局外人。当时华盛顿政坛深受“水门事件”和越南战争的影响,相比之下,卡特则被宣扬成一位直言不讳且有原则的人。

在美国因“水门事件”而饱受质疑的背景下,卡特赢得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并在1976年的总统大选中击败了时任总统福特,震惊政坛。

其实卡特只担任了一届总统。

历史学家兼作家兰德尔·巴尔默评价道:“卡特当选总统时承诺要让美国摆脱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的罪孽。他渴望恢复人们对政府的信心。”

在白宫,卡特的坦率并没有为他带来政治胜利,他的许多进步社会和经济计划在国会遭遇了僵局。卡特在任时期,刚好是20世纪70年代初,彼时的能源危机导致美国陷入低经济增长、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的滞胀困境。卡特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税收和绿色能源解决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但该方案在参议院遭到否决。

相比之下,卡特在外交方面的成就更为瞩目。他签署了《巴拿马运河条约》,结束了美国近一个世纪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将运河归还给巴拿马政府,被视为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一大益处。他与中国建立了全面外交关系,并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达成了限制核武器的协议。

卡特还有一项令全球瞩目的外交成就,那就是推动了《戴维营协议》的签署。1978年,他将时任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和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带到马里兰州戴维营的总统度假胜地,并在13天的紧张局势中促成了两个对手之间的和平协议。这份协议的签署,实现了以埃和平,推动中东和平进展。

促进中美建交

卡特是一位有“中国情结”的总统,他对中国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他小时候。

卡特的舅舅曾在美国海军服役,并去过中国,他时不时给年幼的卡特寄来明信片,让他对中国有了最初记忆。

后来卡特加入美国海军,成为美国潜艇部队的水手,并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曾随部队到了青岛、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这一经历再次点燃了他对中国的兴趣,开始持续关注中国历史。

1977年正式入主白宫后,卡特便不断寻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契机。

彼时,距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著名的访华之旅已有7年,之后的“水门事件”也阻碍了两国建交的推进。

1979年,邓小平访美,会见时任美国总统卡特。

卡特在1979年推动了美国与中国建交,两国关系从此进入新时代。卡特将此视为自己“一生中最英明、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也将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视为他“在白宫期间完成的最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成果”。

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1979年以来太平洋没有发生任何战争,部分原因是我们与中国的良好关系”。

卸任后,卡特依旧关注中美关系。他多次以前总统的身份访问中国。在1981年到2014年期间,卡特至少十几次访华。

按照卡特自己的话说,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人。

(摘自《时代周报》2024年12月30日 马欢/文)

猜你喜欢
水门事件政坛卡特
卡特智讽记者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3:54
目眩神迷的色彩表达——贝尔纳·卡特林
少儿美术(2019年3期)2019-12-14 08:02:52
安吉拉·卡特:重返灰姑娘的故事
浅析水门事件体现出的总统与宪法的关系
资治文摘(2017年3期)2017-06-09 01:41:52
政坛人事变动
决策(2016年12期)2017-03-30 16:06:07
文化“模因”现象探析
“水门神话”再审视
新闻界(2016年4期)2016-12-24 16:20:20
政坛人事变动
决策(2016年10期)2016-11-23 04:47:48
政坛人事变动
决策(2016年7期)2016-10-21 14:54:21
政坛人事变动
决策(2016年6期)2016-05-14 16: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