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季子白盘首次展出始末

2025-02-13 00:00:00刘东
中国收藏 2025年2期
关键词:刘铭传合肥文物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虢季子白盘,简称“虢盘”,高39.5厘米、长137.2厘米、宽39.5厘米,重215.5公斤,是目前所见体积最大的西周青铜器。此盘早年为晚清淮军著名将领、安徽合肥人刘铭传(1836年至1896年)所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的后人将它捐献给国家,并在合肥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首次公开展出。笔者最近偶见一张虢盘首次展出时的老照片,下面结合相关资料,探寻一下虢季子白盘的流传以及首次展出的经过。

偶得虢盘

刘铭传,字省三,安徽合肥西乡人,淮军著名将领。1885年,清政府宣布台湾正式建省,刘铭传被委任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在6 年的任期中,他在抵抗法国侵略台湾、台湾近代化建设、文化建筑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近代史上的杰出爱国人士,如今他的家乡因他而改名“铭传乡”(今属合肥市肥西县)。

作为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刘铭传还有一段收藏文物的佳话。清道光年间,虢季子白盘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县虢川司,为郿县官吏徐燮钧所得。徐燮钧为常州人士,卸任后将虢盘带回常州,后来太平军占领常州,虢盘又转入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府中珍藏。

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清军攻克常州,刘铭传驻军护王府。一日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正在挑灯夜读的刘铭传听到窗外传来悦耳的金属叩击声。他寻声而出,原来是屋后战马吃草时,笼头上的铁环碰击马槽发出的响声。再举灯细观,这马槽青幽古朴,四壁各有两只兽首衔环,器壁纹饰精美,命仆人将其洗净后,发现器底还有密密麻麻的古文字。他察觉此器定是一件非同寻常的古物,于是命人将它秘密运回合肥老家刘老圩。

战事结束,刘铭传回乡期间,请邻县一位精通古文字的老儒生黄从默考证此物的来历。黄从默对器底铭文考证一番后,告诉刘铭传:从器底的11 0字铭文来看,这是一件西周时期一个叫虢季子白的人铸造的铜盘,铭文记述了虢季子白的战功以及周王对他的表彰与赐赏,铸此铜盘希望子孙永保祖先功业。刘铭传听后甚喜,就在刘老圩建了座“盘亭”,并作《盘亭小记》记录了得盘与建亭的经过,又亲书“ 盘称国宝,亭护家珍”作为盘亭的楹联。

护盘与献盘

刘铭传获得虢季子白盘后,消息不胫而走,有人将其与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一起并称为当时的“四大国宝”,据说当时虢季子白盘铭文的拓片一纸便可卖到白银五两。

刘铭传过世后,其子孙尊其遗愿,精心呵护着这件国宝。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每当政局不稳之际,刘氏后人就将虢季子白盘埋入地下,借以保护。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曾有美籍古董商人找到刘铭传的曾孙刘肃曾打听虢盘的情况,愿意出大价钱购买,甚至表示事成后可以帮助刘氏全家迁到美国定居,但刘肃曾断然拒绝。抗战爆发后,刘家将虢盘隐藏妥当后,举家迁往外地,日寇多次到刘家宅院搜查,均无功而返,虢盘躲过一劫。抗战胜利后,桂系军阀李品仙主政安徽,此人喜好古玩,对虢季子白盘垂涎已久,遂多次派人威逼索要,甚至掘地三尺,但终无所获。

1949年合肥解放,文物也迎来了新生。1949年8月,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函请皖北行署查明虢季子白盘的下落,文化部文物局成立后,进一步函商调查。刘肃曾先生在政府的感召下,主动将虢季子白盘与另一件文物诸葛鼓一并捐献给国家。

首次展出

据1950年6月的《文物参考资料》记载:“地方人士以此器在刘铭传收藏时虽已出名,并有拓本,但得见真物者,仅少数上层分子,一般群众并没有看见的机会;现该器重见天日,还诸人民,争欲一睹为快,要求留合肥公开展览一个月。”这就促成了虢季子白盘的第一次公开展出。

虢季子白盘在合肥展览的地点选在当地名胜明教寺,古名“明教院”,据南宋时成书的《舆地纪胜》记载:“明教院,在城岁丰桥北,即魏武(曹操)教弩台。唐大历中,因得铁佛一丈八尺,奏为立院。”又载:“教弩台,在左厢明教院,即魏武帝所筑,教强弩五百人,御孙权棹船。”可见合肥明教寺的历史极为悠久,旧址为三国时曹魏与孙吴作战的弓弩台,至迟在唐代已建有寺院。后历经千年,虽屡受战火毁坏,但又得到数次修复,至今仍屹立在合肥闹市中心。

1950年1月,虢季子白盘合肥明教寺首次公开展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真是当地一件轰动的事。这张老照片正是1950年虢盘在合肥明教寺展览现场拍摄的,画面中虢季子白盘被摆放在一个简易的木质桌案上,将一块大绸布用图钉钉上围桌侧一圈,布上贴着用纸剪成的“虢盘”两个黑字,展览背景板上写着“ 请勿动手,看后即出”八个字,提醒观众注意保护文物安全。

照片中不难发现当时的文物展览并没有展柜,甚至连护栏也没有,可以想见当时条件的简陋,但人们对于观看文物的热情丝毫不减。据当时的报道:展期中,每日观众达800余人,并将所得门票收入用于救灾。当时文化部电影局北京制片厂正好派员在皖北地区拍摄江淮堤冬修及各灾区人民生产自救的镜头,听闻虢盘展览募集经费救灾,制片厂人员也前来合肥拍摄了虢季子白盘公开展览及原主人捐献经过等情况。

镇馆之宝

1950年2月,结束在合肥一个月的展出后,虢季子白盘由捐献者刘肃曾和皖北行署派员护送到北京。3月3日,文化部文物局在北京团城(今北海公园)承光殿举行虢季子白盘特展,董必武、郭沫若、沈雁冰、马叙伦、郑振铎、王冶秋、陈叔通、范文澜、唐兰、马衡等前往参观。专家们对虢季子白盘体积之大都表示出乎意料,对该器的年代、文字、用途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同时,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向捐献人刘肃曾颁发了奖状,予以奖励,电影局北京制片厂也前往拍摄电影。

3月6日,郭沫若还亲笔题诗一首相赠刘肃曾,诗曰:“ 虢盘献公家,归诸天下有;独乐易众乐,宝传永不朽;省却常操心,为之几折首;卓卓刘君名,诵传妇孺口;可贺孰逾此,寿君一杯酒。”

这次在团城特展之后,虢季子白盘拨交到故宫博物院陈列。如今,其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猜你喜欢
刘铭传合肥文物
合肥的春节
文物的栖息之地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5:46
文物的逝去
东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6:08
文物超有料
只等待了一小会儿
做人与处世(2017年7期)2017-05-20 23:04:24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曾国藩为何赏识刘铭传
乡音(2016年4期)2016-02-27 18:14:53
文物掉包案
生态合肥
从刘铭传在台湾的办防看其国防思想
军事历史(2003年2期)2003-08-21 0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