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各级反复要求政治干部努力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成为“两个行家里手”。《军队政治工作条例》鲜明提出,政治委员、政治教导员、政治指导员和本单位军事主官同为单位首长、同为指挥员。新征程上推进政治建军,迫切需要锻造一批能文能武、军政兼优的政治干部,以“两个行家里手”的时代担当和必备素养,体现政治干部威信,彰显政治工作威力。
一、厘清定位,用目标导向引领
能文能武的政治干部,既是上善若水的灵魂使者,也是备战打仗的行家里手,必须以打仗的基准、复合的观念、多维的视角培养塑造。一是当好政治“引航灯”。政治干部要首先把准政治身份,要像一盏引航灯一样,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驱散内心的雾霾、发出耀眼的光芒,从政治、战略、全局的高度校正认识偏差、归正工作中心、凝聚意志力量,带领部队加强基本理论灌输、党史军史学习教育、优良传统熏陶、纪律制度规范,引导官兵树立远大理想、端正价值追求,自觉立大业、建大功、做大贡献,推动思想政治进步、道德人格进步、精神境界进步、视野胸襟进步,防止政治上偏航、思想上受潮、精神上懈怠。二是当好一线“战斗员”。牢固树立岗位就是战位的意识,大力强化融入战斗、服务战斗、指挥战斗的自觉。要做到“冲锋在前”,以自身过硬的军事素质感染官兵,激发敢打仗的勇气、能打仗的胆气、打胜仗的霸气;要做到“相识帅意”,理清抓备战打仗的全局指导、基本原则、标准要求,把好备战打仗正确方向;要做到“中心居中”,明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找准工作抓手,确保备战打仗靶心不偏;要做到“攥指成拳”,营造有利于提高战斗力的舆论导向、工作导向、用人导向、政策导向。三是当好官兵“连心桥”。政治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靠的是真心真情的浇灌。首要在走进,把准官兵思想上的痛点关切点,加强换位思考、情感沟通、摸底把关、解难帮困,雪中送炭的事情要及时到位,融入日常的关心要想到说到做到,管理说教的工作要有力度、有温度;关键在尊重,用信任、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官兵,多给肯定和赞美,多搭建平台舞台,防止主观主义的指导、死板生硬的态度、只堵不疏的方法;根本在担当,做到问题面前敢于担当、险滩面前身先士卒、任务当前领衔冲锋,真正在知兵爱兵育兵中赢得兵心。
二、夯实本位,用厚实功底积淀
攻占思想阵地、修筑精神家园,是政治干部的根本职责所在。必须聚焦“人”的因素,在思想领人、真理育人、身教聚人上加码加力加劲。一要练强学习功。坚持思想武装先掌握思想武器,广泛开展“学重要论述、思哲学经典、践强军真理、悟思想方法”活动,采取名师讲堂精学、理论小组跟学、专题小课常学的方式,组织政治干部逐字逐句研学原著原文原理,系统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观点、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辩证看待问题的根本方法,引导政治干部将朴素认知上升为理性认识。广泛涉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历史人文、文学艺术、前沿科技等方面知识,多看经典原著,常读名家名篇,既当政工专家,也做知识杂家,不断增强底气、激发灵气、弘扬正气、脱离官气。二要练强说理功。着眼寓理于事、寓理于情、寓理于人,针对考学失利、提升失望、言行失态、心理失常、关系失和、涉网失范等人员构设典型场景,大力开展沉浸式、情景式组教施教能力培训,提升政治干部讲好常理事理和基本道理的实际能力;采取“集中备课—巡回授课—官兵评课”的方式,组织优秀政治教员送课到队连,围绕“抓本质、解难题、讲兵语、通人心”等指标要素建立评价体系,在比学赶超、集智攻关中夯实教育引导本领。三要练强身教功。身教示范是最好的教育,必须把强化政治干部人格魅力突出出来。要提升运筹决断力,做到大事有主张、要事有主见、难事有主意,不回避矛盾、不上推下卸、不揽功诿过。要提升处事公信力,严格按原则、按政策、按规定、按程序、按制度办事,不以感情代替原则,不用义气冲淡正气。要提升言行说服力,坚持做人厚道、做事遵道、做官正道,要求官兵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官兵去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用令官兵折服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提升人格魅力和言教权威。
三、找准战位,用多维平台赋能
诠释政治工作的战位,最根本的是提升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要全面搭建强能的抓手、蓄能的载体、赋能的平台,真正学会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的“游泳术”,拿到指挥打仗的“资格证”。一是搭建培训平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打造“强能小课”培训平台,推出“订单式组课+自助式听课”的开源课堂,建立“人员弹性安排、时间动态调整”的常态模式,围绕“联合作战知识、现有装备作战运用、作战训练法规、主要对手现状、装设备性能”等课题开设微课短课“小课堂”,采取部队提报需求、机关汇总分析、骨干领题研究、全员授课分享的方式建立上下贯通“小体系”,大力抓好知识普及、能力补充、经验传授,在一招一式抓帮带、常长用劲抓培训上补齐政治干部能力短板。二是搭建比武平台。大力开展政治干部群众性练兵比武,按照懂作战筹划、能政治动员,懂舆论斗争、能宣传鼓动,懂战政工作、能摸底把关的“三懂三能”目标定位练兵比武效果,紧盯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战争“活样本”设置典型场景和临机导调,组织理论研学、场景练兵、对抗比武、实操考核,配套开展理论法规考试、业务技能考核、战政研究考评,全要素进入战位切磋比拼、交流互鉴,倒逼政治干部向战思考、落位实践。三是搭建实战平台。着力打通培训比武强训到部队任务实践的“最后一公里”,按照“场景训能力、集约训战力”的思路,坚持以部队现实应对、军事行动为牵引,将海空实时态势作为战政训练基本想定条件,区分当面作战对手和作战任务,差异化设置军事行动“场景卡”,组织战场动员、教育鼓动等科目训练,切实提高政治干部打仗能力;建好用强传统政工平台,结合部队重大任务,划定区域设置专项任务场所,挂靠“党支部书记之家”组织战时政工研究,挂靠“心灵驿站”组织心理防护训练,推动政治工作与实战接轨、政治干部与打仗融合。
四、激活岗位,用科学体系推动
能文能武政治干部的培塑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体系思维,把各方面力量资源调动起来,构建融合培养、复合交流大格局。一要贯通人才培养链路。走开大范围遴选、小关口准入的政治干部选改路子,将有意愿、有潜力、有基础的年轻干部纳入视野范围,遴选优秀军事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改任政治干部,进一步拓宽来源、改善结构。要加强资源盘活,坚决破除利己主义的狭隘、因循守旧的局限、按部就班的惯性,抓好选调、交流、轮岗、任职、送学、推荐等工作,真正用足用好政策。要突出人才增值,从“管住人”向“开发人”转变,定向聚焦、因人施策,科学制定能力内核、资质标准、成长链条,实现政治干部深度开发和高效使用的有机平衡。二要突出导向激励驱动。坚持用荣誉感召催生责任、用竞争淘汰激活动力,聚焦不同岗位政治干部抓好典型引路工作,走开常态挖掘、精准定位、跟踪培养、立体宣传路子,让他们“上舞台、进灯箱、登橱窗”,让官兵透过先进典型感受政治干部奋发进取的蓬勃脉动;建立政治干部能力监控机制,对理论素养高、军事素质硬、担当作为好的大力表彰、优先使用,对熬年头混资历的“躺平”干部、无所谓不在乎的“佛系”干部严肃处理、调整岗位,让人人都有成才希望、时时都有落后危机。三要构建关心关爱体系。聚焦明理、顺气、暖人心,倡导践行“政治上关爱、成长上关切、生活上关心”的育人理念,畅通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建立联动办理帮困机制,真正理解他们工作上的“苦”和“累”,缓解他们心理上的“烦”和“闷”,倾听他们生活上的“诉”和“求”,集聚各级力量把结婚发贺信、生病去看望、受灾快救济、表彰送上门等福利落实好,用“幸福指数”换取“发展指数”,让政治干部把全部心思精力聚焦到强军兴军事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