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三个关系”激发基层官兵干事创业动力活力

2025-02-07 00:00:00方习瑞
政工学刊 2025年2期
关键词:干事本领官兵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振干事创业精神状态”。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当前,距离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最需要广大官兵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但是基层官兵干事创业活力不足、动力不够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官兵全面发展和军队人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激发基层官兵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构建推动官兵勤勉干事、担当干事、激情干事的动力机制,是各级党委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统好“本领”与“本职”的关系,出台“想干”的激励措施

过硬的能力素质是基层官兵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只有练强履职的过硬本领,才能立足本职担当作为。当前,基层战训任务重、工作头绪多、标准要求高,“白加黑”“5+2”成为工作常态,部分官兵感到压力较大、负荷较重。有的仅仅满足于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标准不高、得过且过;有的自认为任职年限拉长了、晋升空间不大了,甘于躺平、无所事事;有的思想懒惰,办事情、干工作“佛系”心态,不愿主动作为;有的遇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把给任务当成给负担。这就导致一些能干事、会干事、有一技之长的基层官兵,出现躺平应付、思转想退倾向,担当作为弱化。对此,要建立正向激励措施,破除“吃大锅饭”的现象,鼓励官兵立足本职练强本领,不断振奋精神、增强动力。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激发动力活力首先要扭住思想这个“总开关”,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官兵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因人制宜明确发展目标,制订成长成才规划,把本职岗位变成发挥个人能力本领的“舞台”,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提振担当干事的精气神,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二是提升业务能力。能力是干好工作的本领,也是干事创业的根基。如果业务精通、本领过硬,做好本职工作就如鱼得水;相反,业务上不精通,工作能力跟不上,就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本职岗位锤炼个人本领,联系工作实际学好岗位必备的、作战需要的、个人短缺的业务能力。另外,还要学习一些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定,成为精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此外,还要善于工作协调,准确领会上级意图,审时度势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善于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个人能力用于工作实践,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在本职岗位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三是搭建成长舞台。要积极为广大官兵干事创业搭建平台,通过送学培训、交流代职、跟演跟训、对口帮带等途径,补齐官兵能力素质短板弱项,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成长经历,提升岗位任职能力,还要在比武练兵、重大任务中给官兵“压担子”“传压力”,把能力素质突出的官兵推到任务一线、用到关键岗位,鼓励引导他们挑重担、打硬仗、攻难关,在任务砥砺中锤炼本领,练就岗位建功的真本事,敢于担当干事、勇于积极作为。

二、统好“容错”与“执纪”的关系,完善“敢干”的免责机制

自《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军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出台以来,各级在精准问责、有效执纪上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要求,合理区分失误与失职,有效解决了在改革探索和工作实践中,因出现失误或者犯了错误而受到追责干部的动力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官兵不想干事、不想出力,急事难事绕道走,遇到矛盾问题上推下卸;有的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生怕多干事,多出错、多风险、多担责;有的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激发官兵干事创业动力活力,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就要处理好“容错”与“执纪”的关系,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免除官兵后顾之忧,健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一是划清免责界限。建立容错纠错的“免责清单”和不可容的“负面清单”,严格划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限,把容错的情形、容错的对象作出细化,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客观做好容错免责认定工作,既要避免放大过失、过度追责,又要确保容错免责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坚决不能把容错免责当成违法乱纪的“保护伞”。二是强化免责时效。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只要发现符合容错免责的情形,或者是经过调查取证当事人没有主观过错,确因敢于担当作为而造成的无心之失,就应当规定时限,在最短时间内免责并给予澄清正名,从源头上减小名誉和利益损失。同时,还要明确申诉时效,当官兵积极作为遇到不公正对待时,应在规定时间内主动向本级党委、纪委进行申辩,确实符合容错免责情形的,应收回处理意见,鼓励官兵放下包袱,为官兵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三是完善容错机制。要严格制定容错免责的措施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在免责情形认定时,充分发挥各级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的作用,将基层风气监督员纳入监督体系,全程参与调查复核。确属免责情形的,可以通过下发“澄清正名通知书”进行组织认定,对那些为了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出现失误的,因为较真碰硬受到诬告的,可以建立“担当作为光荣榜”。要坚持“纠错”与“容错”并重,对于失误问题及时纠正,立行立改,通过有效手段,把容错免责工作做到官兵心坎上,发挥容错纠错机制的正向效应,真正让敢干事能干事的人心不寒、心不慌。

三、统好“暖心”与“安心”的关系,做实“能干”的动能手段

当前,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编制员额大幅压减,军官晋升、军士选晋对能力素质要求更高,加之军官异地任职、选调交流已成常态,官兵两地分居人数较多,基层官兵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思想有困惑、干事不踏实、“后院”拉后腿的现实问题,影响了官兵干事创业的精神劲头。这就要求我们找准思想堵点、增强现实关切、关心关爱官兵,做好“暖心”与“安心”工作,引导官兵自觉扎根岗位建功立业。一是注重用人导向。要鲜明立起导向,抓住晋升发展、待遇调整等关键节点,用好平凡岗位埋头苦干的“踏实人”、攻坚克难发挥才干的“先行者”、重大任务勇挑重担的“急先锋”,优化激发官兵担当作为的措施,鲜明立起干事创业的风向标。二是发挥激励作用。调动基层官兵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必须严格奖惩标准、狠抓刚性落实、完善激励机制,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分层级制定军官、军士和义务兵的量化考核标准,区分岗位专业,着力破除“一刀切”和“吃大锅饭”现象,精准评估官兵履职尽责的能力态度,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官兵有成长成才的机会,引导官兵切实在工作岗位中发挥个人本领。要以绩效优劣差异化组织晋升任用、评功评奖、选调交流,注重发挥正向激励作用,确实让优秀的吃香、肯干的受益,鼓励官兵安心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三是增强人文关怀。对官兵关心的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福利待遇、看病就医、家庭涉法等现实问题,党委机关要注重排忧解难,加强协调沟通,用好惠军政策,把官兵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要抓好探亲休假、值班轮休等制度的落实,不让制度落实“挂空挡”。对于在外驻训、学习培训、执行任务的官兵,可以通过建立“后援服务队”解难帮困,避免“后院”问题干扰官兵战训和工作精力,切实让政策变得有温度,让官兵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切身感受到组织关怀。

猜你喜欢
干事本领官兵
小透明,大本领
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干部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32
谁的本领最大
谁的本领大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武警医学(2018年2期)2018-03-19 06:56:50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者无忧
干事创业要“五劲”共使
﹤、﹥和﹦的本领
“想事谋事干事”的老关工
中国火炬(2012年4期)2012-07-25 10: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