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分认识战时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警惕可能存在的不正确执纪方式,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聚焦重点工作,加强专业培训,创新监督方式,更好地发挥战时纪检监察工作的质效。
一、战时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一)纪检监察工作是树好世界一流军队良好形象的重要措施。纪检监察工作在战时的表现直接影响军队的形象。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仅体现在军事装备、指挥水平上,更体现在作风纪律上。一是展示正面形象。确保军队在战时能以高度纪律性和严谨作风执行任务,严格遵守战时条例和保持人道主义立场,展现令人信赖和尊敬的力量,维护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二是提升国际认同感。纪检监察工作能促使军队在战时保持正义、克制和理性,避免滥用权力、破坏和平的行为,增强国际社会的信任感与支持度,为国家争取更多的国际认可与外交空间。三是弘扬优良传统。作风优良是我军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纪检工作保证纪律严格执行,使部队在战时保持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本色,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推出一张响亮的“名片”。
(二)纪检监察工作是确保军令政令通畅的有效手段。通过纪检监察,杜绝军令传达的“中梗阻”现象,保障从上到下的指令快速执行,确保指挥链条的高效运作。一是强化命令的严肃性和一致性。在复杂多变的战时环境中,纪检监察通过严肃处理任何形式的违抗或延误命令行为,树立令行禁止的铁律,不仅强化命令的权威性,使官兵在面对命令时严格遵守纪律,还能增强军令在执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因个人或局部因素导致命令被曲解弱化。二是提高各级指挥员的责任意识。纪检监察工作通过问责机制,促使指挥员在命令传达与执行中做到精准无误,不推诿、不拖延,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和责任底线。三是确保军令政令直达基层神经末梢。战时情况复杂,往往要求基层单位迅速反应,因此纪检监察工作通过约束和监察,确保每一个官兵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并理解命令,避免信息传达不及时或理解偏差,有效提高战时部队整体执行力。
(三)纪检监察工作是维护内部团结和提升战斗力的根本保障。纪检监察能够防范可能出现的腐败行为,避免权力滥用对部队内部的破坏,促进形成风清气正的环境。一是提升官兵纪律意识。在战时环境中,官兵面临的任务和压力更加复杂,任何纪律松懈或违反纪律的行为都会对整个部队的行动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违纪行为的及时、严肃处理,进一步强化官兵对军纪的敬畏感和自觉性,确保令行禁止、纪律严明。二是促进公平公正氛围。监督部队的各项管理和奖惩措施,确保在人员晋升、任务分配、物资分配等方面做到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或徇私舞弊,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激发士气和战斗力,避免因不公待遇引发的消极情绪。三是防止权力滥用。特别是对于各级指挥员,通过监察约束和监督权力,确保在战时能够严格依法依规行使职权,保证部队各级向着打赢目标协同发力、同向发力。
二、战时纪检监察工作需警惕的主要问题
(一)警惕“蜻蜓点水式”执纪。“蜻蜓点水式”执纪指的是在执纪过程中走马观花,不深入不细致。这种不负责的监督执纪容易忽略重要问题。一是无法真实反映出部队中存在的隐患。导致问题隐性化,如果执纪流于形式、问题未被揭露,可能在关键时刻爆发,对作战任务产生重大影响。二是损害官兵的信任。官兵若发现执纪走过场,可能对纪检部门失去信任,不愿主动反映问题。三是削弱执纪权威。监督不到位会影响纪律的约束力,使官兵对纪律规定不够重视,破坏纪律严肃性。
(二)警惕“抓大放小式”执纪。“抓大放小式”执纪指只关注重大问题、忽略小问题的执纪方式,容易导致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一是小问题积累成隐患。战时环境下,小问题可能迅速恶化成为大隐患,纪检监察必须注重细节,从细枝末节处着手,透过现象发现问题本质。二是助长纪律松懈氛围。忽视小问题容易让官兵认为小错误不会受到处罚,导致纪律松懈、管理松弛、作风松散,影响作战任务的执行。三是严重危害部队安全。在战场上,一个微不足道的失误就可能招致灭顶之灾,俄乌冲突中俄军士兵未经允许使用手机发布视频,被乌克兰精准锁定位置,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细节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三)警惕“欺软怕硬式”执纪。“欺软怕硬式”执纪指在执纪时对不同级别人员采取不一致的标准,导致执纪不公平。一是破坏部队公平氛围。执纪不公会让官兵感到不满,破坏部队内部的团结稳定,激化内部矛盾,削弱战斗力。二是损害纪检监察的公信力。纪检监察的权威和可信度来自公正执纪,任何偏袒都会损害其公信力,一支没有信用的纪检监察队伍是发挥不出多大作用的。三是影响军心士气。若执纪不公,士兵可能因得不到公平对待而丧失战斗积极性,甚至战场倒戈。
(四)警惕“不讲情理式”执纪。“不讲情理式”执纪指执纪时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一是激化内部矛盾。过度严格、“傻瓜”式、“惯性”式的执纪会导致严重内部矛盾,影响官兵情绪,还可能被敌方利用,作为分化我军内部的有力武器。二是影响纪律执行效果。执纪中若完全忽视人性和情感,可能导致官兵对纪检监察部门的抵触、反感,加之战场环境的复杂,很容易衍生出其他诸多问题。三是违背执纪的初衷。正确的执纪应体现情理法结合,考虑到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要将制度和现实情况有机结合,不能为了执纪而执纪,或者“指标式”执纪,背离执纪原则和方向,本末倒置,防止“打赢的催化剂”演变为“失败的加速器”。
三、优化战时纪检监察工作的建议
(一)优化组织结构,明确责任分工。战时纪检监察工作,要突出任务特点,结合实际明晰责任划分。一是党委统领全局。各级党委要提高思想认识,将战时纪检监察工作作为战时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研究部署,明确具体内容,提出刚性要求,抓好刚性落实,将纪检监察工作贯穿始终。二是纪委主动担当作为。战场局势瞬息万变,纪委要主动融入作战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做到跟踪问责,快速响应,扫清障碍,排除隐患。三是各级联动紧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拉总的监督作用,联合各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建立战时监察体系。
(二)聚焦工作重点,推动工作落实。战时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是提升战斗力,确保部队能打仗、打胜仗,要扭住重点、抓住主干。一是加强战时思想教育。要突出维护党的纪律,开展战时法规、党纪军纪教育,强化官兵纪律观念。二是加大监察力度。监督各级党组织是否坚决贯彻上级指示,是否有侵占、挪用等行为,有无违反保密规定等。三是从严执纪问责。要严厉打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违规违纪现象,做到严肃查处,快查快办,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三)加强专业培训,增强执纪能力。纪检监察队伍必须专业化,才能让党委放心、部队认可、官兵服气。一是定期组织战时纪检培训。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纪检监察队伍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防止“裁判员”变为“运动员”。二是注重法律法规学习。强化纪检监察队伍的法纪意识,做到在执纪中依法行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避免滥用权力。三是提升综合能力。要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对问题线索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提升依靠法规制度高效开展监察工作的能力。
(四)创新监督方式,适应战时变化。战时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打破常规,不能因循守旧,要采取创新性对策措施。一是善于结合融合。作战期间,部队任务重、官兵压力大、工作转换迅速,必须结合任务、紧贴作战开展监察工作。二是善于发动群众。发挥好我军优良传统,及时公布监察举报电话,激发官兵主人翁意识,提升官兵认可度。三是善于抓早抓小。坚持预防为先、教育先行,科学分析形势、找准对策,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纠治战时可能出现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