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刘慈欣说:“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在争端四起的当下,唤醒文明,仅凭观瞻、等待是远远不够的;文明从来不仅仅是“遗产”,任何可称之为“文明”的事或物,其中一定有岁月所不能消弭的鲜活生命力。
2025年,《视野》的年度主题是“文明之光”,我们并非是要怀旧,也不准备考古,而是想和大家一起,在对人类文明的回顾中,重新点燃改变现实、创造未来的决心与勇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有以恒心耕耘、以智慧开拓,我们才能感知到时间的内涵与温度、世事的无常与有常。
新的一年,我们将追忆:那时“汉字”始创、“城市”初兴,“丝绸之路”商旅繁荣,“航海”时代正拉开序幕……先民们在朴素却激情洋溢的岁月里,以文字记录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以舟楫架起不同文明之间的桥梁,开拓出属于人类的传奇。
新的一年,我们将探寻:“瓷器”为何成了中国的代称?“四大奇书”背后有哪些精彩故事?“百家争鸣”所争何事?“文艺复兴”只是为了复兴文艺?历史的每个阶段,都留下了人类不断突破自身局限的轨迹,通过这些文明的印辙,我们隐约可以窥见当代社会思想的源流。
新的一年,我们将反思:“科举制”从根子上说就是落后的吗?西方的“大学”教育甫一创建便是先进的吗?“戊戌变法”为何必然失败?“反法西斯战争”如何改变了世界格局?每一次回首与叩问,都将帮助我们在时代的十字路口重新定位自己。
新的一年,我们将展望:“诺贝尔奖”有哪些新趋势?“量子力学”还会不会有新发展?AI能不能颠覆甚至取代人类?“星际”旅行何时将成为现实?在对未来的想象中,我们或许能窥见文明下一次跃迁的契机。
亲爱的朋友,感谢你选择相信《视野》,与我们一同感受文明的璀璨与黯淡、崛起与失落,以及文明本身真切的脉搏。
今年的24个“视点”主题,都来自中学教材,但我们的目的,绝非搬运知识。文明的光谱是复杂的,文明的进程是曲折的,弄懂这个世界,看清楚文明之光,并不像看新闻或刷短视频那样简单。
知识是有生命的,并不只是可供传播、接受的信息。《视野》想要呈现的,是有生命力的知识:能够让你有所触动,能够让你反观自身,能够撬动你的价值观,能够与你的现实生活发生关联。这样的知识,并不仅仅是考点,还是打开眼界、启迪人生的酵母;这样的知识,并不仅仅是获得高分的储备,更是可以在你我心中生根发芽的种子;这样的知识,并不只和智力相关,也和我们的完整人格相关。
拿起杂志,比拿起手机,需要更多耐心;过好人生,比取得种种名利,要花更多的心思。选择《视野》,也是选择一种人生态度。
新的一年,感谢你与我们并肩前行,文明之光只有在你我身上赓续,才会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