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大基层单元与基层治理协同互动
浙江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专业特长,在打造人大基层单元中,聚焦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难题。一些工作平台成为治理基层“疑难杂症”的重要助手,回应了群众的“急难愁盼”。
五方会谈
准确收集一条条滚烫的诉求
湖州市吴兴区湖东街道是湖州中心城区和东部新城的核心链接区域。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人大湖东街道工委发现,在村社融合并以社区为主要单位进行基层治理的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需要街道协调解决的“大事”、基层无力解决的“难事”和群众关心关注的“小事”,亟需一个平台进行共议共商、共同解决。
在这一背景下,由监督员(人大代表、议政员)+四方人员(街道代表、社区代表、物业代表、居民代表)组成的“五方会谈”议事平台应运而生。街道人大组织人大代表、议政员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驻点各联系社区,组织上述四方人员,积极拓展平台政策宣讲、学习交流、走访调研、群众接待、各方议事、问题处理、综合协调等“N”项功能,并通过当面谈、现场看、实地督、多线联等形式使平台体系更加完善。
吴兴老城区的“飞线”问题就在“五方会谈”下得到妥善解决。
作为吴兴老城区的普遍问题,“飞线”充电不仅影响社区面貌,更存在安全隐患。2023年,为了从根本上杜绝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区人大代表沈春法组织召开“五方会谈”,掌握小区可改造公共区域、电动车停放数量等具体情况,向人大街道工委提出了“关于在老旧小区增设充电桩的建议”。
在充分调研的情况下,结合湖州市“飞线”整治民生实事项目工程建设的要求,人大街道工委联合应急中心,率先在湖东小区、锦东苑、湖东南区等4个老旧小区开展充电桩安装试点工作。
目前,湖东街道已增设充电棚3个,安装充电口131个,惠及住户2922户。同时,该街道对存量“飞线”进行规范治理,组织、发动社区志愿者对乱停车等现象开展实时劝导,并通过“社区板凳会”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
“以‘五方会谈’为平台,准确收集梳理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问题,强化全流程闭环式监督,不断推动人大监督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吴兴区人大常委会湖东街道工委负责人表示。
季记相约
让“选票”更好体现人民意志
近年来,嘉兴市南湖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基层民主新实践,通过建立选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做好结合文章,形成人大代表“季记相约”回选区联系选民群众新机制。
“季记相约”是指每季度记得回选区联系选民。在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的27日上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人大代表回到选区开展联系选民活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在2024年第一季度“季记相约”活动中,南湖区东栅街道九曲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组织区人大代表、居民议政员和选民群众一起到九曲路公交公司外围新设的人行道现场查看情况。
此处原来未设置人行道,存在一定安全隐患。2023年第四季度“季记相约”活动中,居民反映增设人行道诉求,反馈给街道城市管理局后,立即启动了铺设人行道工作,目前已完工。选民群众现场充分肯定了人大代表为民解忧的速度和质量。
为了保障“季记相约”活动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落到实处,南湖区人大常委会专门制作了民情民意处理流程图,规范代表在活动中收集到的民情民意的后续流转,形成“收、分、办、督、评”的工作闭环。
借助数字人大民情民意应用和联络站、室内的数字互动屏,公开亮晒办理进度,方便代表和群众实时监督。对进度较慢的,可根据事权,反馈给区人大常委会、镇人大和人大街道工委,进行重点督办,推动问题及时解决。
办理结果会通过手机端反馈给人大代表和选民群众,并且进行满意度评价,对评价结果不满意的,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将组织集中会商,督促办理。区人大常委会也将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的满意度作为年底对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据,切实推动民意、民智的转化落地。
自2022年9月起,已连续开展了6次“季记相约”活动,代表参与人数超1200人次,接待走访选民群众3000余人次,实现了选区全覆盖。
通过“季记相约”活动机制,构建了人大代表从选举承诺、定期履诺到年终述职的闭环,让人民群众手中的“选票”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站企同行
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两创中心综合财经直通站”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南湖基层联系点示范站,突出基层人大代表作用,通过为企业解读政策,听取企业呼声,加强服务供给,帮助企业纾难解困。
线上,镇人大通过数字赋能倾听民声,活用人大代表履职“两码”,依托镇“云治渔里”平台,构建问题掌上报、云上转、逐层清的闭环。线下,镇人大通过“站企同行”工作品牌,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提升为民办事质效,激活代表履职活力,让人大工作更接地气。
在了解到嘉兴慕思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物流大货车对道路的相关要求后,镇人大组织市、镇两级人大代表走进企业,邀请镇城建办、区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一起前往现场,实地查看情况,共同商议对策。
“可以将右转车道和左转车道位置进行调换,这样转弯半径就变大了。”大家围绕问题积极建言,为解决该问题献良策。
为了第一时间倾听企业建议,镇人大积极组织在法律法规、营商环境、驻企服务等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大代表走进代表联络站、行业代表微站点开展组团服务,分组入企进行“沉浸式”体验和“嵌入式”监督,并积极组织各人大代表联络室开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季记相约”主题活动,通过代表实地观摩、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把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取得的成果、遇到的困难以及相关意见建议等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双向传递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声音。
作为五金模具厂的负责人,镇人大代表浦松林走进农庄村人大代表联络室开展服务,与各代表深入企业,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共同交流企业发展思路,现场协助联系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点对点听取基层企业和群众的呼声,镇人大聚焦企业面临的资金、退税、物流等实际困难,精准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余新镇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财经直通站”定期举办的各类活动,成功打通了基层人大与企业之间直达连通的“神经末梢”。通过专家面对面答疑解惑,助力企业乘风破浪。
本组稿件由特派记者 杨冰 颜若雯 陈敏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