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个夜晚,菲奥雷洛·波多尼醒来,听到火箭掠过夜空的轻啸声。他会从床上轻轻地爬起来,不去惊醒熟睡的妻子,溜进屋外的夜色里。有那么一会儿,他不用再去闻这间河边小屋里隔夜食物的气味。在这安静的片刻,他能放飞自己的心,追随那些火箭飞向太空。
现在,这个夜晚,他半裸着站在黑暗中,看着火焰喷泉在夜空中流泻。火箭正在飞向火星、土星、金星的狂野征途上。
“瞧瞧,瞧瞧,波多尼!”他喃喃自语。
寂静河边的柳条牛奶箱上坐着一位老人,他也在午夜的静谧中观看火箭飞行。
“是你啊,布拉曼特!”
“你每天晚上都出来溜达吗,波多尼?”
“透透气儿。”
“是吗?我更喜欢这些火箭,”老布拉曼特说,“开始发射火箭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八十年过去了,我却还没登上过其中一枚。”
“有一天我一定会登上一枚的。”波多尼说。
“蠢话!”布拉曼特嚷道,“你永远登不上。那是有钱人的世界。”
波多尼迟疑了一下,说道:“老头儿,我已经存了三千美元。攒这笔钱花了我六年时间,原本是为了生意,为了投资买机器。但一个月来,每晚我都睡不着,我听着火箭的轻啸,不停地琢磨。今晚,我下定了决心,我们家里的一个人将飞向火星!”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
“傻瓜,”布拉曼特打断他,“选谁去?谁会去?你去了,飞向太空,你的妻子会恨你。以后当你把这趟奇妙旅行一遍遍讲给她听的时候,嫉恨难道不会啃噬她的心?”
“不会,不会!”
“会的!你的孩子们呢?爸爸飞向了火星,他们只能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忆你。你怎么能这么轻率,把这样的缺憾丢给孩子们。他们会一辈子惦记着火箭。他们会失眠、心神不宁,就像你现在这样失魂落魄。别好高骛远,我警告你。要是你的妻子去了,知道她饱览了你错失的奇观,你会怎么想?她会变得神圣不可攀。你会恨不得把她扔进河里。不,波多尼,买一台新的粉碎机吧,那才是你急需的,把你的梦想打个粉碎。”
说完,老人停了下来,盯着河面,火箭划破夜空的景象正倒映在水面上。
“晚安。”波多尼说。
波多尼一夜都没睡好。挤在一群孩子中间,身边躺着身材壮硕的妻子,波多尼辗转反侧,目光呆滞。他想,布拉曼特是对的,还是应该把钱拿去投资机器。攒这点儿钱,只能让一个人乘火箭,却让家里其他人深陷挫败之中,何必呢?
早饭还在胃里消化着,波多尼就来到废料场,开始拆解、熔化废旧金属,浇铸成金属锭。他的设备早已老化,让人发狂的激烈竞争把他逼到了穷困的边缘。
下午,一个男人走进废料场,向坐在粉碎机上的波多尼打招呼:“嘿,波多尼,我这儿有些金属!”
“什么金属,马修先生?”波多尼心不在焉地问了一句。
“一枚火箭。怎么了?你不想要吗?”
“要,要!”他抓住那个男人的胳膊,又松开手,一脸困惑。
“当然,”马修说,“这只是一架模型,在设计新型号的火箭时,他们会造一个同样大小的模型,铝的。把模型熔化,你也许能小赚一笔。要不就两千……”
波多尼垂下了手,说:“我没那么多钱。就算买了你的火箭,我也没办法熔化金属。上个星期我的熔铝炉坏了……”
波多尼眨了眨眼睛,又猛地闭上了。他再次睁开眼,盯着马修先生:“但我是个大傻瓜,我会把钱从银行取出来给你的。”
“可要是你不能熔化……”
“把火箭运来吧。”波多尼说。
月光明亮,竖立在废料场里的火箭又白又大,反射着皎洁的月光和闪耀的群星。波多尼看着它,喜欢得不得了。他想要拍拍它,靠在它身上,把它搂进怀里,把心底的秘密全都告诉它。
院子里几十米之外,屋中流淌出黄色的灯光,温暖氤氲。他依稀听到收音机正在播放音乐。他坐了半个小时,注视着火箭和家里的灯光,陷入沉思。他眼睛猛地一闭,又睁大。他向家里走去,走着走着大笑起来。走到屋后,他深吸一口气,喊道:“玛丽亚,玛丽亚,打点行装,咱们要去火星了!”
“真不敢相信!”
“是真的,是真的。”
孩子们站在起风的院子里,站在高耸的火箭下,不敢去触碰。他们开始大哭。
玛丽亚看着丈夫。“瞧你都干了些啥?”她说,“花钱买了这个?它永远都飞不起来。”
“它能飞。”他坚定地说,“现在,所有人都回屋里去。明天我们就出发!别告诉任何人,明白吗?这是个秘密。”
孩子们推推搡搡地从火箭旁退开。他看到他们紧张的小脸挤在窗户后面,远远地张望着。
玛丽亚没有走。“你把我们都毁了,”她说,“把家里的积蓄浪费在这……这个玩意儿上。那钱是拿来买设备的。”
半夜时分,来了好几辆卡车,送来了几个木箱。波多尼面带微笑,拿上喷灯和金属条,他爬进火箭,焊接、切割、东敲西打,这边“砰砰”折腾一下,那边秘密鼓捣一番。接着,他把引擎室焊死,没人能看到他的劳动成果。
黎明时,他走进厨房。“玛丽亚,”他说,“我准备好吃早饭了。”
她不愿意和他说话。
日落时,他呼唤孩子们:“一切准备就绪,来吧!”屋子里静悄悄的。
“我把他们锁在储藏室里了。”玛丽亚说。
“你什么意思?”他质问道。
“这火箭会害死你们的,”她说,“两千块钱你能买到什么样的火箭?一枚坏火箭!”
“听我说,玛丽亚。”
“它会爆炸。再说了,你也不会驾驶。”
“别管了,我能驾驶这枚火箭,我已经把它修好了。”
“你已经疯了。”她说。
“储藏室的钥匙呢?”
她把钥匙给他:“你会害死他们的。”
“你会明白的,你会看到的。”他说着,脸上露出了微笑。他打开储藏室的门:“来吧,孩子们,跟上老爸。”
在火箭的舱门外,波多尼说道:“孩子们,这是一枚高速火箭。我们只离开一小段时间。之后,你们必须回学校上学,我还得做生意。”他依次握了握每个孩子的手,接着说:“听着,这枚火箭非常老,只能旅行一次,它不能飞第二次了。这将是你们一生中难得的一次旅行,睁大眼睛好好观察。”
“好的,爸爸。”
“听着,你们要好好聆听火箭的声音,好好闻闻火箭的气味。好好感觉,好好记忆。等你们返回后,有一辈子的时间来回味。”
“好的,爸爸。”
火箭安静得像一只停摆的钟。气闸在他们身后“咝”的一声关闭。像绑假人般,他用安全带把孩子们都绑在橡胶吊床上。“准备好了吗?”他喊道。
“准备好了!”孩子们大声回答。
“点火!”他打开十个开关。火箭轰鸣着飞升。孩子们在吊床上蹦跳着,尖叫着。“我们动了!我们起飞了!瞧啊!”
“这是月亮!”
月亮掠过舷窗外,翩翩若梦影。流星雨划过,绽放如烟花。时间飞逝,宛如轻烟。孩子们大叫大嚷。几小时后,他们从吊床上下来,透过舷窗往外望:“那是地球!”“那是火星!”
时钟的指针旋转,火箭不停地飞行,抛落下粉红色花瓣般的火焰。孩子们终于倦了、累了,他们像喝醉的蛾子,爬进了吊床的茧里。
“不错。”只有波多尼一人还醒着。
他踮着脚离开了控制室,在气闸前提心吊胆地站了好一会儿。
他按下一个按钮。空气闸门弹开了,他走了出去。走进了太空?走进了彗星群?走进了炙热的火箭尾气?走进了浩瀚的宇宙?
不。波多尼脸上露出了微笑。
颤抖的火箭仍然矗立在废料场里。
一切依旧,锈迹斑斑的废料场大门、河边的安静小屋,厨房的窗户亮着灯,小河依然向同一片大海流淌。
而在废料场的中央,正孕育着一个神奇的梦境,矗立着那枚颤抖的、不停低吟的火箭。安睡在吊床上的孩子们像凝结在蛛网上的露珠,微微晃动着。
玛丽亚站在厨房的窗边。他冲她挥手,满脸微笑。他看不清妻子挥手了没有。也许,她轻轻挥了一下,微微笑了一下。
太阳要升起来了。
波多尼赶紧回到火箭里面。静悄悄的,孩子们依然在熟睡。他松了口气,把自己绑在一张吊床上,闭上了眼睛。他默默祈祷,接下来的六天,千万别出什么岔子,搅扰了幻境。让所有的星星来了又去,让红色的火星和火星的卫星从我们的火箭上方升起吧。别让彩色的荧幕露出任何破绽。让画面保持三维。别让营造幻境的隐蔽镜子和荧幕出任何故障。让时间平缓流淌,别出任何状况。
他醒了。
红色的火星正飘浮在火箭附近。
“爸爸!”孩子们挣扎着要松开安全带。
波多尼看了一眼红色的火星,画面完美无瑕,他非常高兴。
第七天的傍晚,火箭停止了颤抖。“我们到家了。”波多尼说。
他们走出敞开的火箭舱门,走过废料场,他们的血液在歌唱,他们的脸庞在发光。也许他们已经知道了他的秘密,也许他们已经看穿了他的奇妙把戏,但他们就算知道,就算看穿,也永远不会说出来。此时此刻,他们奔跑着,欢笑着。
“我给大家准备了火腿和鸡蛋。”玛丽亚站在厨房门口说。
“妈妈,妈妈,您也应该一起去,去看看火星,妈妈,看看彗星,看看这一切。”
“是啊。”她说。
睡觉前,孩子们聚拢在波多尼身旁:“我们想要谢谢您,爸爸。”
“这没什么。”
“我们会一直记得这次旅行的,爸爸。我们永远不会忘。”
深夜,波多尼睁开了双眼。他感到妻子正躺在他身旁,看着他。她一动不动地看了他好久,突然,她吻了吻他的脸颊和额头。
“怎么了?”他轻声问道。
“你是世界上最棒的父亲。”她小声说。
(遇见摘自新星出版社《亲爱的阿道夫》一书,本刊节选,李晓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