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队员们,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呼中镇被称为中国的“最冷小镇”。镇子虽小,但有“大宝藏”。今天,我们就跟随红领巾讲解员任薪淇去那里探秘。
任薪淇,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长,大兴安岭地区红领巾讲解员,曾荣获2023年度“红领巾奖章”个人五星章和大兴安岭地区“十小明星”等荣誉和称号。
一路向北,我们来到位于中国北端的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大兴安岭北段最高峰大白山,有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原始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生态系统,还有黑龙江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请和我一起走进这座展馆,了解大兴安岭这巨大的自然宝库。
在自然博物馆,我们可以参观到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珍藏,了解多样的寒温带森林植物和野生动物,感受原始森林的神秘。
你知道这个像小房子一样的展品是什么吗?它是地窨(yin)子,是古代北方女真、赫哲、鄂伦春等民族人们的一种居所。这种地穴式居所,里面搭上木板,铺上厚草和兽皮褥子即可住人。
这里展示了猞猁(she li)捕猎的场景。猞猁的捕食能力非常强,甚至能够捕杀比自己体形更大的动物。它们非常危险,遇到了一定要远离。猞猁的出没表明目前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良好,能够为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栖息地。
驯鹿又名角鹿,善于在复杂地形中穿行,驮运能力好,被誉为“林海之舟”。这里的驯鹿原生活于贝加尔湖和勒拿河上游地区,后来被游猎的鄂温克人、鄂伦春人捕获饲养,逐渐驯化,帮助他们生产、生活。这头驯鹿标本生前作为我们当地的“动物明星”,还曾登上过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紫貂和貂熊。紫貂善于爬树,行动敏捷。旁边和紫貂长得有点像的动物叫作貂熊,它比紫貂体形大,寿命也更长。紫貂的皮是东北三宝之一。由于曾经过度捕猎,野生紫貂现在已经十分稀有,貂熊更被列为濒危野生动物,迫切需要我们用心去保护。
走进巍巍兴安,探秘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奇妙。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好美丽的大自然,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