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广东汕头的南澳岛,我是土生土长的岛民。乡情,仿佛浪涛,拍打着我心中的那片海……
逢年过节,奶奶总会做甜糯的红桃粿给我吃。红桃粿形似红桃,有长寿的寓意,上面印有“神明保佑”等字样。故乡人常用红桃糅敬神祭祖,祈求家人平安长寿。它的皮是由粿条和面粉做成的,由于加了红曲粉,呈现出粉红色。我喜欢吃红豆沙馅儿的。包红桃粿时,奶奶通常一手撑着皮,一手挖起一勺馅儿,将馅儿裹入皮后包实,再用模具一压,粘上芝麻,红桃粿就做好了。包好后,奶奶将红桃粿放进蒸屉中蒸。闻着香味儿,我就跑过来了,开锅后顾不得放凉,我就手捧着两个诱人的红桃粿,不住地吹着热气,待吹得不烫嘴时,便大口大口地品尝着这人间的美味。吃罢,我满意地咧着嘴笑,有时嘴角还粘着几粒芝麻。父亲说,这红桃粿甜,就着单丛茶吃才有滋味儿。确实,故乡的单丛茶口感清香,与红桃粿正搭。
故乡过节有个传统:游神。游神是闽、粤两地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习俗。游神活动通常选择在春节等喜庆节日时进行,旨在消灾和祈福。当“咚锵咚锵”的游神队伍经过家门时,父亲总会在高处挂起一长串鞭炮,拿起火机点燃,那条“火蛇”便爆裂开来。那一刻,我常常用手捂着耳朵,龇牙咧嘴的,随着炮声跺脚,乡里人喜欢这热闹的气氛。
游神队伍有时会经过老石桥。故乡的老石桥不长,每天却有许多人在桥上买卖东西。“婶儿,来买菜啦?”“便宜了!十块!”……街坊们在桥上叫卖,碰见熟人就打个招呼。有时,摊主塞给熟人一捆菜,摆摆手,继续卖。对方往往也不推辞,道声谢就走。家乡的人就是这么朴实。到了夜晚,常常有一束光照耀着海面——是灯塔里的守塔人打出的光。守塔人一夜不寐,为船只照亮家的方向,让漂流在海上的船只不迷航。
纵使故乡发生巨变,纵使在外打拼的故乡人一年到头难回几次故乡,但在我们心中,乡情似海,永不干涸。
[简评]
文章通过红桃粿、游神、老石桥等文化符号,展现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使抽象的乡情变得生动又具体。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题目链接]
1.我的故乡。2.故乡的____。3.我爱____。4.在那美丽的地方。5.请以“思乡”为话题作文。
(刘兆刚/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