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国家标准解读

2025-01-23 00:00:00陈坚
中国标准化 2025年1期
关键词:餐品浪费餐饮

摘 要:国家标准GB/T 40041—2021《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实施后,因其涉及众多技术概念,对信息化水平较低的餐饮行业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因此,本文从元数据的角度出发,对标准中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标准中的描述要求和信息描述进行了系统解读。为了增强对标准描述中属性理解及其应用方法的掌握,本文还通过实例进行了详细阐释,并指出需要关注的问题,旨在为餐饮行业的相关应用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外卖餐品,信息描述,元数据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01.025

0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外卖服务已逐渐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在线外卖收入已占全国餐饮业总收入的5.4%[1],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国内网上外卖用户数量已达到5.45亿人[2],占网民总数的49.9%,这一数据不仅预示着外卖市场的广阔前景,也表明外卖行业在未来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预计2024年外卖行业规模将达16,357亿元。

然而,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餐饮浪费问题也日益严重。消费者在享受外卖服务时,常常因餐品信息描述的不准确、不规范而感到困扰。这种不规范不仅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迷茫,更可能在餐品到手后发现与预期不同而产生巨大落差,进而导致食物浪费,特别是在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餐品详情的情况下,“盲点”下单极易造成浪费。清华大学等机构的联合报告[3]指出,外卖用餐顾客平均每餐浪费57.5克食物,这一数字占总厨余垃圾产生量的52.2%。外卖“吃一半,丢一半”的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

为制止餐饮浪费,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4]以提倡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了以标准化促进餐饮节约的意见[5],聚焦餐饮节约标准的建立与实施,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来减少餐饮浪费。2024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规范营销行为指引》征求意见稿,共二十五条,旨在规范外卖行业的营销行为,将反食品浪费举措落实到业务全流程,以促进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外卖市场的竞争现状也要求餐品信息的描述更加透明和标准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各大平台和商家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和服务以吸引消费者。然而,餐品信息描述的不规范不仅让消费者难以做出明智的选择,也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综上所述,GB/T 40041—2021《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的制定是为了实现解决消费者困扰、响应国家节约倡议、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以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等多重目标。该标准规定了外卖餐品的信息描述要求,给出了信息描述和扩展方法等,为我国餐品信息填写规定了标准化流程,明确了商家应该遵循的规范,同时也为餐品外卖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1 标准的主要内容

1.1 范围

GB/T 40041—2021详尽地规定了外卖餐品的信息描述要求,包括餐品的名称、主要食材、口味等重要信息,并给出了具体的信息描述方法和信息扩展方法,旨在帮助餐饮服务提供者更全面、准确地展示餐品详情。这一规范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透明度和满意度,也确保了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外卖餐品信息描述时,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

1.2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首先明确了什么是外卖餐品,为外卖行业的信息描述提供了清晰的界定。同时,为了规范信息描述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性术语,如属性、数据项、信息元素、信息实体等,标准通过引用GB/ T36319—2018《电子合同基础信息描述规范》和GB/T18391.1—2009《信息技术 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1部分:框架》对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确保了外卖餐品信息描述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为整个外卖行业的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3 描述要求

1.3.1 描述内容

在探讨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要求时,首先需要认识到传统标准化商品与外卖餐品在信息标识上存在的显著差异。传统商品通常遵循产品质量法规定进行相应标识,然而,外卖餐品作为一类特殊产品,在此方面并无明确规定。这引发了一个核心问题:对于外卖餐品,应标注哪些关键信息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并辅助其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

从消费者视角出发,他们渴望获得详尽且精确的产品信息以辅助消费决策,具体到外卖餐品,信息的详尽程度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购决策。然而,餐饮业,尤其是中餐业,普遍面临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且众多商家的数字化运营能力有限,这导致商家在详细标准化描述餐品信息并进行填报时面临较大困难。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消费者与商家在信息需求与提供上的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国家标准中筛选出了8个关键指标,这些指标既考虑了消费者的信息需求,也兼顾了商家的提供能力。这8个指标分别是:名称、品类、主要原料、口味、份量、图片、制作方法和口感。这些指标从多个维度全面展示了餐品的特性,有助于消费者全面了解并作出决策。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名称、品类、主要原料和份量这4个信息被视为最基础且商家必须向消费者披露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也是商家在运营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部分。这些要求不仅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决策的精准性,还促进了商家信息描述的标准化,从而推动整个外卖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从信息化的角度看,这8个指标即称之为“元数据”[6],是定义和描述餐品的数据,不仅承载着数据的核心价值,更在深层次上决定了数据的组织方式和应用效果,在外卖数字化日益普及的今天,对这些元数据的准确描述和有效管理显得尤为关键。图1所示的信息描述示例中既包含了名称、品类、主要原料和份量4个必选指标,又包含了口味、图片、制作方法和口感4个可选指标。

1.3.2 描述属性

在深入探讨标准对外卖餐品信息如何通过标准中所提属性进行描述之前,需要理解几个核心概念,这些概念不仅是理论上的抽象,更是实际操作中不可或缺的指导工具,通过明确这些概念,可以更好地把握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概念之间关系如图2所示。

(1)标准中提及的“实体”和“信息实体”两个概念,对应信息化领域中的“元数据实体”[7]概念,是一组说明信息资源相关特性的元数据元素。为方便理解,可以将它们视作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是数据组织和管理的核心,在图2中用“信息实体”进行统一表述。

(2)标准中提及的“信息元素”对应信息化领域中“元数据元素”[8]概念,是元数据最基本的单元,用以描述信息资源某个特性,本标准中的信息元素则是信息实体的基本单元。在图2中用“信息元素”进行表述,信息元素在信息实体中是唯一的。

(3)标准中提及的“属性”在标准中扮演着描述信息实体(即元数据实体)或信息元素(即元数据元素)特征的角色,具体包括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标记、说明、数据类型及格式、值域、约束/条件、最大出现频次等8个基本属性,为元数据提供了丰富的细节,使得数据更加立体和全面。通过属性的精准描述,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数据的本质及其涵盖范围。

(4)标准中的“信息实体”和“信息元素”在“数据类型及格式”的属性中是不同的,基于信息实体和信息元素之间的包含关系,信息实体的数据类型是复合型,而信息元素的数据类型则有字符型、数值型和二进制流3种。

通过对实体、信息实体、信息元素、属性等概念的深入剖析,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标准在信息化中的应用方式,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数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信息化系统的持续优化和升级奠定了基础。

1.4 信息描述

在构建外卖餐品信息的标准化框架过程中,一个完善且高效的元数据描述体系是确保信息准确传递与有效利用的关键。因此,本标准依据描述内容中的“名称、品类、主要原料、口味、份量、图片、制作方法和口感”这8大核心指标(元数据),并结合描述属性中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标记、说明、数据类型及格式、值域、约束/条件和最大出现频次”8个基本属性,给出了一套较为详尽而全面的元数据描述体系,这套体系深入且准确地刻画出每个指标的特征和要求,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能有效提高了外卖餐品信息的可管理性和可共享性,使得数据的检索、分析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为外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行的标准中,并未明确将哪些信息元素(元数据元素)界定为信息实体(元数据实体)从而定义为复合型结构,而是普遍采用了信息元素的方式用字符、数值或二进制的格式进行描述。然而,在深入探讨信息构成时,复合型信息实体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复合型信息实体通常是由多个相关联的信息元素组合而成,这些元素在特定的分类方式下共同构成了一个更为完整、丰富的信息描述。以“制作方法”“品类”为例,它们在不同的分类维度下都可以被视为复合型的标签。特别是必选项“品类”具有多种分类方式,按餐品可以分为菜肴、主食、点心、饮料等,按地域可以分为湘菜、粤菜、川菜、浙菜等诸多品类,按冷热可以分为凉菜和热菜等品类,按荤素又可以分为素菜和荤菜等,按民族禁忌习俗又可以分为清真与否等,一个餐品品类可能会打上多个标签。而“品类”这个指标在标准中是一个字符类型的自由文本,也就是用一段话说明这个餐品的多类型品类,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利于操作和统计的。因此,可以把品类作为一个复合型信息实体,从而把每种分类视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元素,组合在一起整体形成餐品品类,这也是信息扩展的一种方式。标准中“5.2 品类”扩展为复合型信息实体结构如图3所示。

这种复合型信息实体的构建,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反映外卖餐品特色,也为信息的标准化描述提供了更为细致和深入的视角。通过明确复合型信息实体的构成和分类,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外卖餐品信息的核心要素,进而提升信息描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5 信息扩展方法

基于元数据方法对外卖餐品信息描述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扩展性,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和适应新餐品类型的出现。依据描述属性的规定,采取了系统化的方法来扩展这些信息构成单元:一是当需要扩充信息实体时,可以依据具体需求添加新的实体或对已有的实体进行延伸,如图3所示,确保信息能够充分覆盖更广泛的餐品特性和用户偏好;二是在扩展信息元素方面,可在每类信息实体中灵活增加新的信息元素,并详细描述这些元素的属性,在属性取值的扩展过程中,应保持与原有规定的连贯性,不改变信息元素原有属性;三是为了提升信息的精确度和规范性,对值域属性施加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并丰富了其取值范围;四是根据实际需要,对信息元素的约束/条件进行了调整,某些原本可选的元素在扩展后可能成了必备元素;五是为了满足特定餐品或用户的特殊需求,还可以建立新的代码表,以补充或替代现有值域中的代码表,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2 标准实施的建议和意义

在该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一是外卖平台和餐饮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标准,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外卖餐品信息描述系统,确保餐品的名称、分量、食材、口味、营养成分以及制作过程等信息准确、全面且易于理解;二是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培训,组织餐饮企业和外卖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项培训方式,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并掌握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三是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餐饮企业和外卖平台的监管,定期检查外卖餐品信息描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对于违反标准的行为,可依法进行处罚,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四是要建立有效的消费者反馈渠道,及时收集消费者对外卖餐品信息描述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标准实施方法,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该标准实施的意义深远,首先是贯彻了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号召,有效引导外卖行业健康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强化餐饮节约风尚;其次是填补了外卖餐品信息标准化的空白,推动网络餐饮节约标准的创新发展,解决了外卖点餐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了消费者点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优化了用户体验,促进了外卖行业的持续繁荣;最后是提升了技术应用,为餐饮企业和平台提供了标准化的餐品信息描述方法和模板,明确了规范,增强了数字技术在外卖服务中的应用效能,为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3 结 语

GB/T 40041—2021《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的出台,对于外卖行业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进步与革新。该规范不仅为餐饮企业提供了标准化的产品信息描述框架,显著降低了重复劳动与成本,而且通过优化菜品份量等策略,有效促进了资源节约与减少浪费,进而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效率。更为关键的是,这一规范犹如产品的精准广告,增强了产品信息的透明度与真实性,使消费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产品特征与质量。从宏观层面分析,该规范的推广还加速了数字技术在外卖服务中的深度融合,提升了行业整体效益,同时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产品信息的规范性依据。未来,在政府监管部门、行业企业、平台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加强自律管理与监督,共同推进外卖餐饮行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中研网.2024年餐饮外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EB/OL].(2024-08-14)[2024-09-20].https://www.chinairn.com/news/20240814/09195872.shtml.

[2]中研网.2024餐饮外卖行业深度分析及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分析[EB/OL].(2024-10-14)[2024-10-18].https://www.chinairn.com/hyzx/20241014/122758944.shtml.

[3]南方网.“外卖点餐浪费”大调研:平均每餐浪费一两多,主食成“重灾区”[EB/OL].(2023-07-26)[2024-10-18].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09270b1323.s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Z].2021.

[5]市场监管总局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以标准化促进餐饮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意见[Z].202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信息技术 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一部分:框架 GB/T 18391.1—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GB/T 21063.3—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

[8]章建方,刘颖.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化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5(12):16-19.

作者简介

陈坚,硕士,高级工程师,副所长,研究方向为标准化。

(责任编辑:张佩玉)

猜你喜欢
餐品浪费餐饮
不浪费
东方少年(2022年28期)2022-11-23 07:09:44
可怕的餐饮外卖
天天爱科学(2022年4期)2022-05-23 12:41:46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云南画报(2021年1期)2021-06-11 06:04:56
福岛食物上东京奥运菜单
环球时报(2021-04-20)2021-04-20 05:18:31
微信小程序订餐系统设计
制止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
浪费等于扔钱
小布老虎(2017年3期)2017-08-10 08:22:35
在餐饮外企挥洒精彩人生
海峡姐妹(2017年3期)2017-04-16 03:06:25
看不懂菜单?有翻译软件
环球时报(2017-03-09)2017-03-09 07:34:18
禾绿被指纸巾茶包捆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