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需警惕的视力杀手——黄斑变性

2025-01-22 00:00:00刘娟王瑾
家庭生活指南 2025年1期
关键词:变性黄斑视网膜

认识黄斑与黄斑变性

(一)什么是黄斑?

黄斑位于眼睛视网膜的中心区域,是视觉系统中重要和关键的部分之一。如果把眼睛比作一台精密的照相机,那么视网膜就相当于胶片,负责捕捉和记录外界的图像信息,而黄斑则是胶片上最中心、最关键的部分。它富含大量的感光细胞,具有高度的视觉敏感性,负责精细视觉和色觉的感知。正是由于黄斑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人们才能够清晰地看到世界的每一个细节,享有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

(二)什么是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也被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上升的眼底疾病。它主要影响黄斑区的光感受器和色素上皮细胞,导致这些细胞功能逐渐丧失或死亡,进而引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黄斑变性主要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干性黄斑变性病情发展相对较慢,而湿性黄斑变性由于新生血管的异常生长和渗漏,病情进展更为迅速,对视力的损害也更大。

黄斑变性的典型症状

视力下降:黄斑变性患者最初且最明显的感受便是视力逐渐下降,中心视力受损尤为显著。患者在进行需要精细视力的活动时会感到困难,如长时间阅读、看电视、使用电脑等。中央视野开始变得模糊,就像被一层薄雾笼罩,甚至可能出现暗点,令患者的视觉体验大打折扣。

视物变形: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为复杂的视觉问题。患者可能会发现,原本笔直的线条或规整的方格变得扭曲变形。这是因为黄斑区的感光细胞已经受损,导致形觉功能出现异常。在看物体时,直线可能无端地弯曲,或者物体的大小、形状在视觉上发生明显的变化,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困扰。

色觉改变:黄斑区除了负责中心视力外,还承担着色觉的感知任务。因此,黄斑变性患者看到的物体颜色可能变得暗淡无光,或者难以分辨出不同的色彩。这种色彩感知能力的明显下降,无疑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视觉体验和生活质量。

中心视野缺损:在黄斑变性的晚期阶段,患者可能会面临更为严重的视觉问题———中心视野缺损。这意味着他们的视野中央可能出现暗点或黑影,就像被一块黑布遮挡住一样。中心视野是人们进行大多数视觉活动时所依赖的区域,因此这一症状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他们可能在进行许多日常活动时都变得困难重重,甚至无法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黄斑变性的发病原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代谢功能逐渐衰退,导致残余小体在基底部细胞原浆中潴留,形成玻璃膜疣,从而引发黄斑区的病变。数据显示,50岁以上人群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高达15.5%,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则高达20.2%。

遗传因素:黄斑变性在家族中有明显的聚集现象,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这可能与基因中的某些变异有关,这些变异可能导致黄斑区对光损伤等外界因素的敏感性增强。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长期近距离用眼(尤其是电子产品的蓝光照射)等环境因素都可能成为黄斑变性的诱因。这些因素可能伤害眼球的血管、扰乱视网膜的结构或直接导致视网膜细胞死亡,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可能间接促使黄斑变性的发生。这些慢性疾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可对身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其中也包括眼睛。它们可导致视网膜相关血管的功能和结构异常,如血管硬化、狭窄、渗漏等,进而引发眼底病变,增加黄斑变性的风险。

如何预防黄斑变性?

定期检查眼底:对于55岁以上的人群来说,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是预防黄斑变性的重要措施。借助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手段,可以清晰、准确地记录眼底病变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疾病。

自我检测:除了定期检查眼底外,老年人还可以利用Amsler方格表进行自我检测。遮住一只眼睛,注视方格表的中央点,持续10秒以上。如果发现线条扭曲变形、方格变小、视野缺损等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科学用眼:老年人用眼要适度,别长时间盯着书报或电视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调节能力逐渐减弱,长时间集中视力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因此,看一会儿书报或电视后,要记得抬头看看远处,让眼睛得到放松和休息。或者可以做做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眼睛疲劳。

注意防晒:出门时,老年人一定要记得戴上墨镜或宽边帽,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眼睛。紫外线是黄斑变性的一个重要诱因,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增加患黄斑变性的风险。因此,选择一副合适的墨镜,不仅可以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还能让眼睛更加舒适。

均衡饮食:饮食上,老年人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食物,如柑橘、绿叶蔬菜、鸡蛋、鱼类等。这些食物都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眼睛老化,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同时,它们还能促进视网膜细胞的健康,预防黄斑变性。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眼睛造成损害,增加患黄斑变性的风险。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视网膜细胞,而酒精则会导致眼部血管扩张,增加眼睛压力。因此,老年人要尽量戒烟限酒,保持身体健康,降低患黄斑变性的风险。

保持心情愉悦:情绪波动过大也会对眼睛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眼部健康。因此,老年人要保持心情愉悦,积极面对生活,避免负面情绪对眼睛造成损害。同时,老年人还可以通过运动、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保护眼部健康。

黄斑变性的治疗方式

(一)药物治疗

在黄斑变性的早期和中期阶段,药物治疗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保守治疗手段。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视力下降的程度、生活习惯等,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一些特定的药物,其中包括抗氧化剂、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矿物质(如锌)等营养补充剂。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黄斑区免受进一步的损害,促进其功能的恢复。此外,利用消炎药物减轻黄斑区的肿胀和疼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的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精确地作用于黄斑区的新生血管。激光照射可以封闭这些异常血管,从而减少出血和渗出,有效防止病情的恶化。同时,激光治疗还能促进黄斑区的瘢痕形成,防止病情发展。

(三)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结合了特定的光敏剂和光源,对黄斑区进行精确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光敏剂会被注射到患者的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到达黄斑区。当光敏剂在黄斑区积聚到一定浓度时,利用特定光源的照射引发化学反应,从而破坏异常的血管和组织。这种治疗方法旨在促进黄斑区的修复和再生,恢复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四)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病情严重、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均无效的黄斑变性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最后的选择。手术治疗通常包括黄斑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切除、黄斑转位等。这些手术旨在恢复黄斑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改善患者的视力。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视网膜脱离等。

结语

总之,作为老年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黄斑变性的危害不容忽视。通过了解黄斑变性的症状、发病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视力免受这一疾病的侵扰。对于老年人来说,定期检查眼底、自我检测、控制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量补充营养素都是预防黄斑变性的有效手段。同时,一旦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编辑:张宇

猜你喜欢
变性黄斑视网膜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中国造纸(2022年9期)2022-11-25 02:24:54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裂孔在黄斑
保健医苑(2019年5期)2019-05-15 01:07:34
征兵“惊艳”
环球时报(2019-04-03)2019-04-03 04:15:14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当变性女遇见变性男 一种奇妙的感觉产生了
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西藏科技(2015年10期)2015-09-26 12:10:16
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