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投降秘籍”

2025-01-22 00:00:00余超
家庭生活指南 2025年1期
关键词:外痔内痔痔疮

认识痔疮

(一)什么是痔疮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

(二)痔疮的分类

内痔: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是痔疮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内痔初期一般无症状,仅在排便时出现无痛性便血。随着病情的发展,内痔可能会脱出肛门外,可自行回纳或需用手推回。严重时,内痔脱出后不能回纳,可引起疼痛、肿胀甚至坏死。

外痔: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通常表现为疼痛、肿胀和瘙痒。外痔根据病理特点又可分为静脉曲张性外痔、结缔组织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和炎性外痔。

混合痔:内痔和外痔的混合体,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混合痔的病情一般较为复杂,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

(三)痔疮的成因

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会刺激直肠和肛门部位的黏膜,导致血管扩张,增加痔疮的发病风险。饮食中因缺乏膳食纤维而导致便秘,也是引发痔疮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良的生活习惯:久坐不动、长期站立、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血液循环,使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发痔疮。

排便习惯不良:长期便秘、腹泻、排便时间过长、用力排便等不良排便习惯会增加肛门直肠部位的压力,导致静脉丛淤血扩张,形成痔疮。

妊娠与分娩: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直肠,使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引发痔疮。分娩过程中用力屏气也会加重肛门直肠部位的压力,增加痔疮的发病风险。

其他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增长、肥胖、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等也可能与痔疮的发生有关。

痔疮的危害

①疼痛。痔疮发作时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尤其是外痔和混合痔。疼痛程度因病情而异,轻者可表现为隐痛,重者则疼痛剧烈、坐立不安甚至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②出血。内痔和混合痔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便血。便血的颜色一般为鲜红色,可表现为滴血、喷血或便纸带血。长期便血可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③瘙痒。痔疮患者常常会感到肛门周围瘙痒难耐,这是由痔疮引起分泌物增多,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所致。如果搔抓过度,还可能引起皮肤破损、感染等问题。④脱出。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脱出肛门外,脱出的痔核如果不能及时回纳,会引起疼痛、肿胀甚至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⑤其他危害。痔疮如果长期不治疗,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此外,痔疮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痔疮的诊断

症状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便血、疼痛、瘙痒、脱出等情况,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等。

肛门检查:①视诊。医生通过肉眼观察患者肛门周围的皮肤和黏膜有无红肿、溃疡、肿物等异常情况。②指诊。医生戴上手套,将手指插入患者肛门内,触摸直肠和肛门周围的组织,检查有无肿物、硬结、压痛等异常情况。③肛门镜检查。肛门镜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查肛门和直肠内部情况的器械。通过肛门镜检查,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内痔、外痔、直肠黏膜等部位的病变情况,如痔核的大小、数量、颜色、有无出血等。

其他检查:如果病情较为复杂,医生可能还会建议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疾病。

痔疮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①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肛门直肠部位的刺激。②纠正不良习惯。避免久坐不动、长期站立,适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③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和腹泻。排便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用力排便。

(二)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①栓剂。栓剂是一种直肠给药的药物剂型,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发挥局部治疗作用。常用的栓剂有太宁栓、马应龙痔疮栓等,其具有消肿止痛、止血止痒等作用。②膏剂。膏剂是一种外用药物,涂抹在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可缓解疼痛、瘙痒等症状,常用的膏剂有马应龙痔疮膏、肛泰软膏等。③洗剂。洗剂是一种用于清洗肛门周围皮肤的药物,可起到清洁、消炎、止痒等作用,常用的洗剂有复方黄柏液、金玄痔科熏洗散等。

口服药物:①中成药。一些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痔疮,如槐角丸、痔速宁片等。②西药。如果痔疮伴有疼痛、肿胀等症状,可口服非甾体消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如果痔疮引起便血,可口服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维生素K等。

(三)物理治疗

①坐浴。坐浴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温水或添加药物的溶液进行熏洗坐浴,可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瘙痒等症状。坐浴时,水温一般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每次坐浴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②红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减轻疼痛和肿胀。红外线照射一般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天可进行1~2次。③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激光的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破坏痔核组织,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激光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目前临床应用还相对较少。

(四)手术治疗

如果痔疮病情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痔疮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①外剥内扎术。它是治疗混合痔的经典手术方法,通过切除外痔、结扎内痔的方式,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外剥内扎术的优点是手术效果确切,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②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它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使用吻合器将直肠黏膜环形切除并吻合,同时上提脱垂的内痔组织,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但手术费用相对较高。③其他手术方法。除了外剥内扎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手术方法,如血栓外痔剥离术、内痔注射术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痔疮的预防

(一)合理饮食

一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具有吸水性,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二是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2000毫升。饮水可以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三是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会刺激直肠和肛门部位的黏膜,导致血管扩张,增加痔疮的发病风险。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是避免久坐不动、长期站立。久坐不动、长期站立会影响血液循环,使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引发痔疮。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二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熬夜和过度劳累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增加痔疮的发病风险。三是保持肛门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的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如肥皂、沐浴露等。使用柔软的纸巾擦拭肛门,避免用力。

(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一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和腹泻。便秘时,粪便干结、排便困难会增加肛门直肠部位的压力,容易引发痔疮;腹泻时,肠道蠕动加快、粪便中的水分增多也会刺激肛门直肠部位的黏膜,增加痔疮的发病风险。采用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等方法,可以保持大便通畅。二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最好在同一时间排便,建立良好的排便反射。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避免看报纸、玩手机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三是避免用力排便。用力排便会增加肛门直肠部位的压力,容易引发痔疮。如果排便困难,可以使用开塞露等辅助排便的药物,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编辑:张宇

猜你喜欢
外痔内痔痔疮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如何缓解痔疮的痛楚
改善痔疮五药膳
藏医学对痔疮的认识及其问卷调查
西藏科技(2016年9期)2016-09-26 12:21:41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
老年重度混合痔应用PPH术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西藏科技(2015年2期)2015-09-26 12:18:28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