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了解心力衰竭

2025-01-22 00:00:00陈爱侠
家庭生活指南 2025年1期
关键词:卧床摄入量心功能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又叫充血性心衰或者心功能不全,主要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无法满足身体组织的代谢需求,从而引发的一种综合征。换句话说,心力衰竭其实是心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人体的心功能出现障碍后,就会导致左心室扩张和肥厚性重塑,紧接着人体的循环功能就会出现异常,如神经内分泌失常、淤血、组织器官灌流不足等。循环功能的这些异常情况一旦发生,人们就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尤其是在运动时,乏力的表现会非常明显。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心力衰竭是心功能障碍造成的,那么心功能障碍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心功能障碍的发病原因较多,一般常见的原因包括高血压、肺气肿、急性肺梗死、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等。此外,有些诱发性因素也会直接导致心力衰竭,如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这些因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从而诱发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基本症状有哪些?

不论是什么疾病,在发病前都会出现一些征兆或者表现,通过这些表现或者征兆,医生就能大致判断患者的情况,从而明确疾病种类并对症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在病发前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这种表现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状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时,患者在活动过程中的呼吸困难程度更加明显。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那么即使不活动也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还会伴有剧烈的咳嗽和呕吐大量的粉红色泡沫样痰。

此外,心力衰竭在早期阶段并没有特别典型且能区分其他疾病的表现。虽然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的典型症状,但呼吸困难的体现又有所不同。例如,有些人在剧烈活动后会出现气短、胸闷的情况,但稍作休息之后情况就能有所缓解;有些人在晚上睡觉后会出现胸闷、气憋的情况,但只需要多垫几个枕头、抬高头部就不会再出现这些情况。因此,仅凭呼吸困难并不能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如果掉以轻心,一旦病情发展,就容易错失挽救患者生命的最佳时机。

因此,如果频繁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一般建议去医院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如心脏超声等),既有助于排除相关疾病,又能避免和最佳的治疗时机擦肩而过。

心力衰竭患者的保健知识

(一)饮食方面

发生心力衰竭后,患者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之外,自身也要做好保健护理。在保健护理中,最重要的就是饮食。合理的饮食不但有助于增强患者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还有助于预防复发。那么,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以下七点。

第一,注意日常饮水量的控制。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通过喝水来促进排尿,从而起到减轻皮下水肿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的心力衰竭较为严重,那么其肾功能正处于减退时期,排水能力开始降低。因此,如果喝水不加以控制,很可能由于摄入的水分过多而引发稀释性低钠血症,这是诱发顽固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心力衰竭患者要控制自身每日的饮水量,一般每日饮水量在500~1000毫升即可。

第二,平衡钾元素。一些心力衰竭患者在病发后出现的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电解质紊乱,而导致电解质紊乱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钾元素失衡。那么,钾元素是如何失衡的呢?钾元素失衡的主要原因就是营养搭配不均衡,含有钾元素的食物摄入不足。当然,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代谢性碱中毒、利尿剂治疗等因素也会造成钾元素丢失,以致患者身体出现钾元素失衡的情况。因此,在日常饮食上,患者要多吃一些含钾元素的食物,如香蕉、橘子、枣、番木瓜等。

第三,控制蛋白质和热能。一般来说,对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必控制过严,每天每千克体重1克,即每天50~70克,但当心衰严重时,则宜减少蛋白质的供给,每天每千克体重0.8克。

第四,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在胃中停留的时间短、排空快,可减轻心脏受胃膨胀的压迫。一般可以选择吃一些含淀粉及多糖类食物,能有效预防胀气、肥胖及甘油三酯升高。一般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控制在300~350克即可。

第五,控制脂肪摄入。脂肪产热能高,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使胃饱胀不适,不利于消化。同时,过多的脂肪会抑制胃酸分泌,影响消化,还可能包绕心脏、压迫心肌。因此,患者要注意控制每日的脂肪摄入量,尤其是肥胖者。一般每日的脂肪摄入量控制在40~60克即可。

第六,多补充维生素。鲜嫩蔬菜、绿叶菜汁、山楂、鲜枣、草莓、香蕉、橘子等蔬果中都富含多种维生素。

第七,维持电解质平衡。保持钾元素平衡是维持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方法,因此,日常可吃一些钾元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如干蘑菇、紫菜、荸荠、红枣、香菜、香椿、菠菜、苋菜、香蕉、谷物等。

(二)日常保健方面

除了饮食之外,在日常保健方面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轻度心力衰竭患者要限制体力活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则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心功能改善后,患者应适当下床活动,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第二,适当控制每日进食总量,多餐少量,以减轻胃肠道负担。饮食上,尽量以低盐食物为主,每日食盐摄入量最好在5克以内,禁止吃盐腌制类的食品和含盐的炒货。

第三,遵医嘱用药。病情稳定后,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服药,不得随意改变药物的用法和用量,特别是在服用利尿剂和地高辛时更应如此,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第四,出现感冒、发热、腹泻等疾病,或者病情发生变化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另外,育龄女性日常要采取避孕措施。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知识

(一)治疗期间的护理

病发后,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疾病护理。

首先,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如果是冬季,在开窗通风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因感冒或者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

其次,心功能不全患者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体位配合治疗,如高枕位、半卧位、坐位、端坐位等。

最后,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宜进行重体力活动,如情况允许可限于日常生活活动。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避免激烈运动项目,较适于散步一类轻度活动,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即止;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心功能改善后,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尽早活动,以防止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消化功能减退、静脉血栓形成等,活动应注意循序渐进。

(二)家庭护理

患者出院后,家庭护理也是同样重要的,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第一,合理休息。除午休外,下午宜增加数小时卧床休息时间。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患者应卧床休息,当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适当活动,如散步等。

第二,预防诱因。心力衰竭常见的诱发因素就是感染和劳累。因此,早期应足量使用抗生素,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避免发生感染。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从事体力活动。患者也要注意预防感冒,特别是感冒多发季节,要减少外出,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第三,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若有习惯性便秘,可适当服用缓泻剂或者喝一些蜂蜜水润润肠道。

第四,健康生活。患者要戒烟限酒,不喝浓茶和咖啡。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结语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大家日常一定要做好预防,心力衰竭患者也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编辑:张宇

猜你喜欢
卧床摄入量心功能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8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北京地区居民镉摄入量评估
人一天到底该吃多少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孜然种子对奶牛养分摄入量和产奶量的影响
饲料博览(2016年2期)2016-04-05 22:42:40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采用阅读模型确定Cobb肉种鸡赖氨酸和苏氨酸最佳摄入量的研究
饲料博览(2015年4期)2015-04-05 10: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