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独立财经撰稿人):步入2024年以来,四大行股价不断刷新历史性高点,颇吸引市场的眼球,个人以为,四大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当然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是四大行长年坚持向投资者分红,且股息率较高,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二是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提上日程,为四大行股价创历史新高提供动力;
三是上证指数有市场“风向标”之称,上证指数的涨跌,是判断整个市场走向的重要依据。
四大行是上证指数的权重股,其权重占比为13%左右。由于权重大,四大行的涨跌,对上证指数的涨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四是银行股是破净的重灾区。沪深股市42家上市银行,目前全部处于破净的状态,这显然是不正常的现象。从股价达到甚至超过每股净资产值的角度考量,包括四大行在内的银行股也有上涨的动力。
http://weibo.com/phz168
曹中铭(知名独立财经撰稿人):日前,最高法、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审理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质效,优化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纪要》也涉及到破产重整的“门槛”问题,个人以为是值得肯定的。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规模的扩张,在“问题”公司不断增多的同时,实施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通过破产重整,有利于化解上市公司所存在的风险,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债权人与中小股东的利益,所发挥的作用将是多方面的。
个人以为,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门槛不应止于此。个人建议,像连续多年实施财务造假的、严重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大股东或实控人出现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应将其挡在破产重整的门外。资本市场不能让那些害群之马在肆意违法违规并大肆窃取市场利益的同时,还给其重生的机会,这也是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的基本要义。
http://weibo.com/caozhong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