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习作的源头漫溯

2025-01-20 00:00:00汤圆圆
小学教学研究 2025年1期
关键词:习作教材生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习作教学占据较大的比重,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当前,小学习作教学面临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习作缺乏创新、学生无法进行读写结合等问题。习作教学之难,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二是学生没有办法写好。前者是因为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或对生活不够关注,后者是因为学生读书不多或读书不入门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习作读写结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众多专家、学者、教师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其中选编的文章文质兼美,是学生习作的范本。阅读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战场,语文课本是语文学习的主媒介,凭借课文开展读写结合的习作教学和习作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进行中年级习作启蒙教学。

一、立足教材,找准作用点,巧读写

在读写作用点的甄选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选择合适的仿写范本,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习有所得。对处于习作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既要让他们感知到习作跟平时说话相似,也要让他们感知到习作跟平时说话的不同。作者的遣词造句、连句成段、修辞装饰等都可以使语言更加规范、优美,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一)拟人化仿写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拟人化或局部拟人化的文章,这类课文能满足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如教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揭题伊始,教师让学生用“搭”字组词,学生组了“搭车”“搭伙”“搭桥”“搭载”……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发现和“搭”组的词多是描写人的,这里写的却是鸟。

生1: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捕鱼吃呢。

师:你喜欢这只翠鸟吗?你是怎么看出作者喜欢这只翠鸟的?

生2:喜欢呀!作者也非常喜欢这只翠鸟,因为从作者的文字中我感觉这不是一只小鸟,而是他的朋友。

师:原来作者因为喜欢上了这只翠鸟,所以才会用写人的词来描写鸟。你会用写人的词来写你喜欢的小动物吗?

生3:每天放学回家,我家的哈士奇都会跑来迎接我,尾巴摇来摇去,仿佛在和我打招呼,欢迎我回家。

生4:我奶奶家的老母鸡一到天黑,就会将小鸡拢到它的翅膀下,将它们抱在怀里睡觉,有时候还轻轻拍动它的翅膀,就像妈妈哄我睡觉的情形一样。

……

学生眼中心中的奇事、开心事有很多,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二)排比接力

低年级的学生写作时无法把握事物的丰富性。学生无法把握事物的丰富性,其习作便无法写得具体、生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铺陈式的排比句,这些都是能帮助学生走进生活的作用点。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中,“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在教学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描写某种事物,有利于学生学会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抓住事物的某种特点,如颜色、外形、动态等进行比较和描写,学生的习作思维也可以在其中慢慢地形成。

只要用心就可以发现,教材中有很多读写作用点,它们可能是一个词,可能是一句话,可能是一个修辞,可能是一处细节,甚至是一处空白,仿写、续写、补写……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思有所悟、习有所得。

二、立足生活,把握作用时机,巧关联

在习作教学中,仿写终究是手段,它终归要指向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的自由习作。仿写的目标就是凭借统编版教材中提供的语言范例,为学生的自由习作提供支架和助力。

(一)类比触发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学生很熟悉。例如,三年级上册的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学生十分熟悉猫和狗。这样的习作例文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都有话要说,有话要说便有话可写。因为类比触发,贴近生活,学生的习作就有物可写,有话可说了。

(二)情意触发

表情达意,在习作中可能是最容易的,因为学生的习作最原始的状态就是表情达意:“今天我遇到了好久不见的朋友,我很激动。”“今天我获得了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诸如此类的情感表达屡见不鲜,但表情达意又是最难的,因为学生需要通过文字表达其中蕴藏的含义或意义。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中有“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第一遍读到这句话时,学生可能没有感觉,当在课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读到这同一句话时,母子情深令人印象深刻。在“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中,作者明明想要表达的是亲情、依恋情、怀念情,但他偏偏要写物,这样的借物抒情才能让学生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当学生学会用物来抒情即借物抒情时,他们的习作将会更加优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也将会更加深刻。

如果仿写训练能跟学生的生活产生同频共振,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经验仿写(而不是胡编乱造),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放眼运用,激发内在需求,巧迁移

读写结合的仿写训练,始于阅读,终于运用;源于文本,指向表达;“仿”是手段,“创”是目的。阅读也好,仿写也好,终究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表达生活,交流沟通,实践运用。

(一)阅读联想

读写结合不仅仅是写作技巧的训练、形式的模仿。阅读教学讲究言意兼得,托言寓意,意借言表。学生对阅读中“意”的领悟,需要借助自己的生活阅历。读写结合训练中,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从而反哺阅读,在促使阅读感受进一步深入的同时,培养阅读创造力,赋予阅读以生活的意义,从而钓出仿写中的生活之“意”。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中,两个好朋友因为小木船友谊破裂,也因为小木船友谊恢复。这里的“小木船”已不是一般意义的“物”了,而是友谊的代名词,友情的象征物。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小木船”发散联想:在学习生活中,可能因为一块不起眼的橡皮而引发“战争”,也可能因为一把微不足道的直尺而握手言和……原来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既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只是代表着它的“皮囊”,它往往因为人的生活与活动,而增进了它的意义与内涵。当学生学会用这样的眼光来观察事物时,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会丰富多彩,笔下的文字自然会五彩斑斓。

(二)生活联想

阅读的终极目的之一是让阅读者收获更有品质的生活、更有艺术的生活。同时,艺术化的生活也会反哺生活的艺术化,从而激活更有品位的艺术表现与创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阅读反哺生活。如当学生顶着寒风早早地走在上学路上时,可以吟诵“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快要放学的时候突然变了天,可以吟诵“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学生走在春日的小河边,看到朵朵桃花盛开时,可以背诵“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晚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学生的生活因为阅读而更加绚丽多姿,学生的习作表达也会因此更加意蕴深厚。

仿写,是习作起步阶段常用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手段,立足不同角度、不同元素、不同时机,可以采用不同的仿写形式。中年级的习作教学向来是难点,只要教师教学方向正确、方法得当,难点也会化解为特点、优点。从生活到阅读,从阅读到仿写,从仿写到生活,从仿写到创造,在一个个螺旋上升的闭环中,学生的习作意识得到加强,习作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必定会在阅读与习作中收获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升。基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读写结合一定会在小学生习作启蒙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给学生更多教益,也会给教师更多的启迪。

【参考文献】

[1]高子阳.如何让“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落地:以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2(30).

[2]孙苗苗.核心素养导向评价引领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为例[J].新校园,2022(8).

[3]王莉莉.小学语文阅读单元中习作教学的整体架构: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为例[J].辽宁教育,2022(19).

[4]巫新秋.“双减”背景下小学习作教学的“增”与“减”[J].语文建设,2023(10).

[5]陈卫娟.指向语文要素的习作教学研究:评《指向表达的小学语文教学》[J].语文建设,2023(2).

[6]李作芳,张凤英.支架理论下“教—学—练—评”一致的小学习作教学研究与实践[J].语文建设,2022(20).

猜你喜欢
习作教材生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