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晚上就想吃

2025-01-19 00:00:00李玉琦
家庭医药 2025年1期
关键词:瘦素食欲激素

夜食症,是指以持续的夜间进食异常及所伴随的心理行为问题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表现为夜间过度进食或夜行性进食、早晨厌食、有睡眠问题等,通常会给患者的情感、躯体、人际关系等带来负面影响。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定义,夜食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特征:患者在晚上或夜间醒来后,通常会进食大量食物,且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失控感;与夜间的暴饮暴食相对,患者在白天的食欲通常较低,甚至可能出现厌食的情况;夜食症常与情绪问题相关,如焦虑、抑郁等,患者可能通过进食来缓解负面情绪。

夜食症的成因涉及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多维交互。从生物学的视角出发,激素失衡是夜食症的一个显著成因。研究揭示,约70%的夜食症患者存在明显的激素水平异常,特别是瘦素、胰岛素和皮质醇等关键激素。瘦素作为调节食欲和能量平衡的重要激素,其在夜间的低水平可能引发患者的饥饿感。同时,皮质醇水平的夜间升高,通常与应激反应相关,可能促使患者通过进食来寻求压力缓解。在心理层面,情绪状态对夜食症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据统计,有65%的患者同时遭受中度至重度的抑郁症状。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可能驱使他们在夜间寻找食物,以此作为情绪缓解的一种手段。此外,现代生活中的焦虑和压力也是触发夜食症的常见因素。社会和环境因素在人们的饮食习惯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例如,不规律的工作时间,如夜班,可能导致生物钟混乱,这在夜班工作者中造成了高达30%的夜食症发病率。这种生活方式的混乱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饮食模式,还增加了夜间觉醒和进食的频率。

为了更有效地治疗这一障碍,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针对性地采取下列措施:

心理治疗的介入在夜食症的治疗中,心理治疗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干预手段之一,尤其是认知行为疗法(CBT)。CBT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与进食相关的负面思维模式,逐步恢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睡眠习惯。通过这种治疗,患者能够学会如何处理夜间进食的冲动,理解其背后的情绪困扰,从而减少因情绪压力或焦虑引发的暴饮暴食行为。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刺激控制”策略,可帮助患者识别并避免可能导致夜间进食的环境或情境。患者可以学会在面对进食欲望时采用放松技巧或其他替代行为,如深呼吸、冥想或轻度运动。此外,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师还会指导患者重建规律的睡眠模式,帮助其克服因失眠或睡眠质量差而产生的夜间食欲。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夜食症的管理中起到辅助作用,尤其是在患者情绪障碍或睡眠问题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常见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一些改善睡眠的药物。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常被用于缓解因情绪波动引起的夜间进食冲动。此外,某些针对睡眠的药物,如褪黑素,也可以帮助调整患者的生物钟,改善失眠症状,从而间接减少夜间进食的发生。

生活方式调整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对夜食症患者至关重要。睡眠质量的改善可以有效减少夜间醒来进食的欲望,而规律的饮食和运动也有助于控制体重并缓解情绪波动。例如,患者可以通过在白天合理安排三餐,保持营养平衡来减少晚间的饥饿感。此外,增加日间的体育活动也能够帮助释放压力,改善心理状态,从而减少夜食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瘦素食欲激素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08
宁波第二激素厂
猪业科学(2022年2期)2022-04-21 02:18:26
莴笋开胃增食欲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3:44
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肚子饿了却没食欲,原来是胃阴不足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
现代装饰(2017年11期)2017-05-25 02:14:24
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瘦素及Foxp3的表达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