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拼的是你与对手之间的相对实力。这个实力,既包括脑力层面的计谋,也包括物质层面的资源。比如,我们双方要争取同一片市场,争取同一批顾客,而且我们手上的资源类型差不多。
你卖的东西跟我卖的东西一样。这时,就看谁的营销手段厉害,谁的产品性价比更高。我们通常说的竞争,都属于这一类。
第二重境界,拼的是自己的绝对实力。就像宫玉振教授讲《孙子兵法》时说的,孙子兵法的基本信条就是,假如你能够仔细规划你的战略,那么你就能获胜。假如你能够拥有一个真正伟大的战略,那么你就可以不战而胜。
这里说的伟大战略,其中有一类就是,你能够避开那些硬碰硬的竞争,在某个特定的路径上发挥你的特定优势。
比如,河北文旅这几年提出了一个宣传口号,叫作: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注意,这个口号除了押韵之外,还有几个关键词,近、美和周末。你觉得这是说给谁听的?很明显,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北京和天津喊话。这里很近,周末就能来,而且还很美。
而且河北的几个景点,现在都在主推近处的远方。比如,曹妃甸的揽月湾,号称北方小三亚。唐山的河头老街,被很多网友称为近处的大唐不夜城。
你看,这就避开了硬碰硬的竞争,不求吸引所有人在所有假期来,只针对北京人和天津人的周末。这个优势,几乎只有河北有。这就属于自我发展型的博弈。
博弈的第三重境界,拼的是公道。没错,就是公道自在人心的那个公道。也就是,人的心里都有一些默认的道理。
比如,欠债必须还钱,受人恩惠应该回报。假如你能在一开始占住这个默认的公理,那么你大概率能在博弈中胜出。
比如,去图书馆占座。为什么你把书包往那一放,别人就不会坐那?尤其是有的图书馆还禁止占座。这就是因为,我们都默认一个公理,叫作:先到先得。
再比如,东汉末年的权力斗争中,汉献帝并没有实质性的政治或军事实力,但他的一份衣带诏就给刘备讨伐曹操提供了“匡扶汉室”的合法名分。为什么呢?
因为他是正统的皇帝,百姓认可他的名分。这也属于在当时老百姓的心里,占住了公理。
没错,名分也是公理的一部分。
一场竞争,其实有三个层面。短兵相接时,拼的是硬碰硬的相对实力。长期共存时,拼的是自己身上的绝对优势。而最终的胜出,很多时候是看谁能占住大众认可的公理。
(摘自“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