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人的须髯

2025-01-16 00:00:00宋杰
领导文萃 2025年2期
关键词:部下宦官孙权

古代男子英俊的特征之一,就是个子高大、胡须很长,具备了上述条件可以算作是一项优点。例如《国语》记载春秋时晋国智氏家族推举首领的后继人,认为智瑶有“五贤”,就是“美须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汉魏名人中因为胡须较长而称美者很多,例如刘邦,“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霍光,“长财(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光武帝刘秀,“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曹操谋士程昱,“长八尺三寸,美须髯”,隐士管宁,“长八尺,美须眉”,东吴太史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

三国胡须最长的要数曹操的大臣崔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当时普通男子身高也就是七八尺,崔琰须长四尺占了身高的一半。而以须髯闻名天下的就是蜀汉名将关羽了,即著名的美髯公。《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听说马超归顺了刘备,就给诸葛亮写信询问其才能可以和谁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性格骄傲,因此回信说马超文武兼备,雄烈过人,是当代的豪杰,属于英布、彭越那类的人,和张飞差不多,比不上关羽。“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信中的“髯”,便是尊敬关羽的代称。“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关羽看了信沾沾自喜,还传给门下的宾客们阅读。

由于长须醒目,它的特殊颜色也成了识别人物的标志。例如孙权胡须发紫,在合肥逍遥津战斗中十分显眼,引起魏军的注意。《献帝春秋》记载张辽战后询问东吴投降的士兵:“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回答说是孙权。张辽与乐进相遇后,说没有早知道这个人就是孙权,急忙再去追赶,已经是来不及了,整支军队都在叹恨。曹操的次子曹彰,被称为“黄须儿”,就是因为他胡须发黄的缘故,“彰须黄,故以呼之”。

当时男子普遍蓄有长须,如果用手捉住对方的胡须,或是“捋须”,即手握对方胡须再抹下来,则是一种亲昵、亲热的举动。像曹彰北征乌桓获胜,听了曹丕的劝告,在面见曹操时归功于部下众将。曹操听了很高兴,握住他的胡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蓝田人刘雄鸣投奔曹操很受器重,拜为将军。曹操派他去招降旧日的党羽,那些部下不愿意,反而劫持了刘雄鸣,逼着他领头造反,先是占据武关,后又逃亡汉中。曹操攻占汉中后,刘雄鸣无处藏身,只好再次归降。“太祖捉其须曰:‘老贼,真得汝矣!’”然后恢复了他的官职,迁徙到勃海郡。吴国的名将朱桓病愈返回防区之前,孙权亲自去送行。朱桓举起酒杯说:“为臣应当远去,希望捋一下陛下的胡须,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想以此举动来表示他和孙权有特殊亲近关系。孙权给了他这个面子,倚靠着桌几把身子凑了过来。朱桓进前捋了他的胡须说:“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惹得孙权哈哈大笑。

长须既然是男子貌美的特征,那么无须就会被视为生理上有某种缺陷了。建安十六年(211)刘备领兵入川,与刘璋在涪县(今四川绵阳市东)会面,蜀郡张裕是刘璋部下的从事,在旁边侍坐。刘备见他胡须茂密,就开玩笑说:过去我住在涿县,那里有很多人姓毛,东西南北都有姓毛的人。涿县县令因此说:“诸毛绕涿居乎!”这是以“涿”作为“啄(嘴部)”的谐音,嘲笑张裕满嘴周围都是毛。张裕见刘备没有胡须,便反唇相讥道:过去有个人做上党郡潞县的县长,很快升迁为涿县的县令,后来罢职回家。有人给他写信,称他“潞君”则漏掉了涿县,称他“涿君”则漏掉了潞县,只好称他作“潞涿君”。“潞涿”在这里是“露啄”的谐音,表示嘴上没毛,光秃秃的。“先主无须,故(张)裕以此及之。”这话把刘备气得够呛。后来刘备占领四川,借口张裕关于进兵汉中作战的占卜失灵,把他抓起来杀掉了,以此来公报私仇。

男子没有胡须还会被误认为是宦官,有时甚至会带来杀身之祸。中平六年(189),宦官张让、段珪等诱骗大将军何进入宫,将他杀害。《三国志·袁绍传》记载何进的部下袁绍、袁术兄弟领兵报仇,打破宫门,见了宦官就杀,死了两千多人,其中就错杀了一些没有胡须的宫内服务人员。“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有些没长胡子又不是宦官的男士担心分辨不清,急得解开自己的衣服露出身体来证明,才没有被杀,“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

(摘自《三国人物风云录》)

猜你喜欢
部下宦官孙权
死钱与活钱
领导文萃(2022年10期)2022-05-25 00:08:35
“死钱”与“活钱”
读者(2022年10期)2022-05-07 01:26:06
老大是谁
Fraud detection on payment transaction networks via graph computing and visualization①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中外文摘(2019年20期)2019-11-13 02:57:53
南京三座明代宦官墓的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东南文化(2019年2期)2019-05-31 09:28:06
孙权:“包邮”好有说服力
PHOTO FINISH
汉语世界(2017年2期)2017-07-05 14:54:46
任用拆台的人
环球人物(2017年11期)2017-06-10 02:25:53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