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赛珍珠相遇

2025-01-15 00:00:00梅赞
阅读时代 2025年1期
关键词:王龙王莹赛珍珠

专门去镇江,其实是为了范用。刚读过《范用:为书籍的一生》,对做了一辈子出版业的范用先生十分景仰。可到了镇江后,却怎么也找不到范用的故居及相关遗存,百度地图上也没有。范用心心念念的穆源小学,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名字了,颇有些遗憾。无意间,搜到了赛珍珠竟视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当地还有她的故居和纪念馆的信息。刚还失落的情结,瞬间又被点燃。说什么也应该去看看,也算不虚之行。

一车打到润州山路,此地有一座小山,海拔也就30米左右,名曰:风车山。风车山下已经开辟成了赛珍珠文化公园。它东临润州山路,南接中山西路,北连登云山路,总面积1.64公顷。小广场上,有一本打开的大书雕塑,上面写着“大地”两字,这是赛珍珠以中国农村为背景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并为她赢得了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还有一尊赛珍珠的坐像,身旁一摞书,目光望向远方,恬静而优雅。

沿着十几级水泥台阶而上,登上风车山顶,一座青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高大的法梧,长青的松柏,花遮柳隐的,显得古朴、典雅而温馨,这就是赛珍珠的故居。故居占地面积423.24平方米,修复于1991年。走进赛珍珠故居,由木楼梯上到二楼,木地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参观的人不多,正便于我仔细察看,赛珍珠住过的卧室,学习用的书房,以及家里的会客厅等,一概陈设简洁,但不乏舒适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我们在这里感受赛珍珠当年的岁月,了解她的一生。

赛珍珠,1892年6月26日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西部的一个基督教传教士家庭,5个月大时,随父母乘船来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其间的1900年,因北方爆发义和团运动而短暂回到美国,1902年又重返镇江。汉语是她的第一语言,据说她母亲先教她汉语,然后再教她英语。在长达近40年的中国生涯中,赛珍珠在镇江前后生活了18年之久。1910年,赛珍珠离开中国,进入美国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学习,毕业档案上,填写的住址也是镇江。1914年,大学毕业的赛珍珠又回到镇江,担任过润州中学和崇实女中的英语教师。而且,赛珍珠的母亲及早逝的大姐、哥哥、姐姐、弟弟5人,皆葬在镇江云台山西麓的白人公墓。因而她将镇江称作她的“中国故乡”,把中国当成了她的“第二祖国”,也就顺理成章。赛珍珠晚年曾回忆:“母亲的坟墓,以及我年幼的兄弟姐妹的坟墓,都在我的中国家乡、江苏镇江一处小小的墓地里。”她如此说,这样写,绝非矫情,而是因为童年的记忆具有魔力,在她的生命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从赛珍珠故居出来,便去了旁边不远处新建的赛珍珠纪念馆。纪念馆全景反映了赛珍珠的一生。这一生中,不得不提她的杰作《大地》三部曲。

纵观赛珍珠的写作,几乎重大题材都是以中国为背景。1929年完成的《大地》,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中国皖北农民王龙从一无所有到发家致富,由一个普通农民成为地主的过程。故事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王龙的发家史,表现了王龙对土地的依赖和热爱,以及土地对于中国农民的重要性;后半部分主要描写了王龙成为地主后的一个大家庭的生活,以及以王龙儿子为代表的一代人背弃土地的过程。小说以大地为线索,以充满散文的随笔笔触,描摹出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田园风貌,进而“勾勒出具有生命永恒意义的农民形象”。1931年《大地》出版,这是继1930年出版《东风·西风》后的第二部小说,甫一面世,即好评如潮,销量飙升,成为1931年和1932年的全美畅销书。1932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这两个奖项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这样说:“是由于她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以及她在传记方面的杰出成就。赛珍珠的作品,为人类的同情心越过遥远的种族壁垒铺平了道路,对人类的理想典范做了深入的研究和伟大而鲜活的艺术展现。”

这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期间,赛珍珠不仅在受奖演说中屡屡为中国发声,而且还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1942年,赛珍珠在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发表汉语演说:“我曾大胆地表达我的自信,我说,中国人是不会投降的,日本人也征服不了他们。”呼吁美国民众支持中国的抗战并为中国抗战捐钱捐物。还最后一次冒着枪林弹雨来到中国,收集中国军民抗日的素材,回美国后,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创作了小说《龙种》。它描写了1937年到1941年南京西郊农民的生活和抗争。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小说。1944年被搬上大银幕,让美国公众了解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苦难经历和不屈精神。

早在1941年,中国演员、作家王莹与谢和赓赴美留学,临行前,周恩来同志就告诉他们“有一个人你们必须努力争取,她就是美国作家赛珍珠”。他俩到美国后,以中国留学生身份结识了赛珍珠,并得到了赛珍珠的帮助。赛珍珠鼓励王莹写作,并亲自为她主持记者招待会;1943年3月15日,赛珍珠更是担任王莹在白宫演唱会的报幕员,让中国的抗日歌曲和中国民歌唱响白宫。罗斯福总统亲临现场,并与王莹合影留念,盛况空前,轰动全美;消息传回国内,也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赛珍珠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美国。1935年,她耗费近5年翻译成英文的《水浒传》在美国出版,书名翻译成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有人问及缘由,她说:“我想我比其他任何人都做得多,我帮助美国人民了解和热爱中国人民。”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获悉消息的赛珍珠高兴坏了,立即向白宫提出申请,想随尼克松总统实现重回中国的愿望,但却被白宫拒绝了。年过八旬的赛珍珠伤心不已,从此错过了有生之年重返中国的机会。

1973年3月6日,81岁高龄的赛珍珠病逝于美国佛蒙特州丹比城,骨灰安葬在宾夕法尼亚的费城绿丘农庄,墓碑上没有署她的英文名,而只有“赛珍珠”三个中文篆体字,足见她的中国情结。尼克松总统说赛珍珠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而富有同情心的人”。周恩来同志评价说:“赛珍珠是著名的小说家,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抗日战争方面同情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如今,镇江以修缮故居,新建纪念馆的方式,请赛珍珠回到了镇江(淮安、南京大学等亦有其故居),也算是对一个热爱中国的人予以了热烈的回报。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责编:王晓静

猜你喜欢
王龙王莹赛珍珠
巧用比较策略,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
王莹作品赏析
艺术品鉴(2021年12期)2021-05-25 16:31:36
王莹作品赏析
艺术品鉴(2021年8期)2021-02-26 02:49:34
莱俪青年艺术奖获奖者 王莹:《租赁一平方米》的力量
艺术品鉴(2020年11期)2020-12-28 01:36:26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3:00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赛珍珠研究所简介
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1世纪中国赛珍珠研究述评
西夏文《十轮经》考论
西夏研究(2017年2期)2017-05-16 06:48:58
“好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