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广大作者的来稿更规范,更符合编辑部的要求,提高来稿的刊用率, 投稿前请您认真阅读本报投稿须知。
一、质量要求
(一)来稿务必遵守《著作权法》,不得抄袭,文责自负。
(二)稿件要求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主题明确,立意新颖,观点鲜明。 不得出现政治性错误以及导向有偏差的论点。
(三)稿件要做到文从字顺,结构完整,语句流畅,不得胡乱拼凑。
(四)学生稿件要求结构完整,详略得当,文字优美,言之有物,内容丰实, 语言富有新时代少年的朝气,内容健康、阳光、积极。
(注:内容达不到以上要求的文稿,一律不予刊发)
二、投稿规范
来稿应依次包括以下内容:标题名,作者信息(姓名,作者工作单位), 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
(一)标题名应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 20 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5 号 字 黑体)
(二)作者信息(省市县单位全称及作者姓名)置于文章标题之下,一般不 超过三位作者。(5 号字 宋体)
(三)摘要是文章论点的客观陈述,以第三人称客观反映文章内容梗概,不 使用“本文、分析了、介绍了、指出了”等类似的表述手法。字数控制在 200 字左右。(5 号字宋体)
(四)关键词要具有名词性特征,反映文章的核心主旨,不使用“建议” “对策”“产业”等类似的范围过大和无具体指向的无效关键词。关键词为 3~5 个。(5 号字宋体)
(五)正文要具有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5 号字宋体)
(六)注释是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123 等标识,置于正文后。(5 号字楷体)
(七)参考文献是文章所参考的他人研究成果或文献书目,用带方括号的阿 拉伯数字按先后顺序标出。在正文中以右上角标注标识,文献说明放在注释之 后,采用顺序编码制。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注。
文献类型标识码:M—专著,J—期刊文章,N—报纸文章,C—论文集,D— 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用“Z”标识。(5 号字 楷体)
(八)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称、 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等。(5 号字 楷体)
(注:以上各项内容可按稿件具体情况标明)
感谢您对本报的大力支持,恳望不吝赐稿!
《学习方法报》社
教学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