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我”酒醉后捡到了一只流浪的老狗,带回合租房养了一阵后,担心打扰到合租室友,加上狗粮不便宜,于是决定送走它。送走它的前一天,室友给它买了好吃的,“我”拿了新毛巾准备包裹它。
故事发展到这里,我感觉似乎有点不妙,生出隐隐的担心——狗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在路上,“我”看到了小区公告栏的寻狗启事,启事中要找的正是“我”捡的那只狗。联系到狗的主人后,“我”听到了平行空间的另一个故事。
狗的主人是一对老年夫妇,双双癌症晚期,他们在生存意志淡薄的时候捡到了一只被遗弃的病狗,人和狗竟都奇迹般活过了好几年。他们就此产生一个念头:狗好好活着,他们就能好好活着。若是狗找不回来了,老两口很难说会怎样,是否会丧失生活的斗志。
这只狗就像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的叶子一样,被某个人一厢情愿地选中,具有了象征意义。它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却能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面对疾病的时候,主观意志非常重要。
小伙偶然收留一只流浪狗,偶然看了公告栏,竟然间接救了两个人的生命。
我看过很多关于狗的故事,或温情,或残酷,对这个故事尤为印象深刻。因为它用“拯救”的主题串联了两户人,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原来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可以这样深刻地影响他人。
(左左摘自中国青年出版社《跟着名家学写作》一书,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