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夸大的“信息茧房”

2025-01-15 00:00:00不二
读者·校园版 2025年2期
关键词:茧房偏食选择性

你有没有觉得,现在手机里的各种应用软件总是特别懂你:一打开视频软件,刷到的都是你感兴趣的内容,让你欲罢不能;一逛购物平台,看到的都是你想买的东西,于是你便把它们纷纷加入购物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是你每一次发出的信号——代表喜欢的停留或点赞、代表不感兴趣的快速划走,给了它们懂你的机会。你刚想感叹网络技术带来的贴心和便利,可能就有人提醒你了:嘿,小心“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他认为随着互联网服务的盛行,我们只会关注能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东西,久而久之这种偏好会结成厚厚的蚕茧,让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而忽略外界真实的情况。接着,桑斯坦进一步指出:人们更乐意接受和自己志趣相投的言论,而这些相同的声音会像在回音壁内一样被不断重复,从而加重“信息茧房”,也让我们越来越难以接受和自己不同的观点。比如在社交媒体上,你可能就见过各种无厘头的争论,网友们总是各执一词,完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吵得不可开交。显然,在“信息茧房”中,人们只愿意看到和相信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想,“信息茧房”真可怕呀!

的确,由“信息茧房”带来的感受和体验貌似在生活中已非常普遍,但“茧房”真的客观存在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明确。一方面,它缺乏实证研究和量化数据的支撑,所以到目前为止,“茧房”还只是个缺乏科学依据的概念。另一方面,你应该也能感受到,“茧房”所描述的情况和现实并不一样,毕竟没有哪一种力量能真正将人束缚在所谓的“茧房”中与世隔绝。

虽然“茧房”不一定存在,但是“茧房”指向的信息偏食问题却在时刻发生着。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常常被视为造成我们信息偏食的帮凶,甚至有人因此发出了抵制技术的呐喊。

把信息偏食完全甩锅给技术,显然不合理。选择吃什么或不吃什么,难道不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吗?早在“茧房”的概念被提出之前,就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更倾向于接触和自己相似的人或信息,也就是“趋同避异”。这种选择性心理,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的一种先天的、固有的自我防御机制。不妨想想,我们是不是更愿意和自己相似的人交朋友,更喜欢阅读符合自己心意的内容?其实这些都是选择性心理的自然体现,信息偏食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这种心理及其影响被放大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虽然技术为信息偏食创造了条件,但个人选择才是导致一个人是否偏食的关键。如果我们固化自己的喜好和习惯,一听到不同意见就急着反驳,那无疑是作茧自缚。这个世界包罗万象,我们获取知识不应只依赖网络或固定的几个平台,还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以及与周围不同的人交流来获得。就像吃饭要讲究营养均衡一样,我们面对各种信息也不应该挑食,要以更开放的态度接收,同时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多听不同人的意见和看法,有些声音乍一听可能刺耳,但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这些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会形成强大的力量,帮助我们冲破可能存在的“信息茧房”。

(本刊原创稿件,习k图)

猜你喜欢
茧房偏食选择性
Keys
信息茧房
材料作文“信息茧房”阅卷实录
轮椅总裁与“茧房”姑娘,十万公里的爱穿越生死
偏食
快乐语文(2020年36期)2021-01-14 01:10:30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儿童挑食偏食影响心血管和血糖
科学导报(2019年70期)2019-12-04 07:17:20
选择性听力
第一财经(2019年8期)2019-08-26 17:53:46
选择性应用固定物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分析
哈尔滨医药(2015年2期)2015-12-01 03:57:13
家有偏食宝宝吃得挑、吃得慢,营养不均衡,怎么办?
母子健康(2015年5期)2015-07-24 18: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