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思政建设思考与实践

2025-01-15 00:00:00陆军李杨
高教学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课程实践思政元素思政教育

摘"要:思政教育在教书育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线性系统理论硕士研究生课程是智能科学与控制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后续课程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从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教学目标、建设思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初步成效等方面,介绍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探索,力争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思政教育;线性系统理论;思政元素;课程改革;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1-0176-04

Abstract: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teachingandeducation.Themastercourseof\"LinearSystemTheory\"isaprofessionalfoundationcourseofintelligentscienceandcontroldiscipline,and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moraleducation,talenttrainingandsubsequentcourselearningofcontrolscienceandengineeringdiscipline.ThispaperintroducestheconstructionandpracticalexplorationofLinearSystemTheorycourseintermsofitssignificance,teachingobjectives,constructionideasandpreliminaryresults,strivingtobroadenstudents'horizons,cultivatetheirpatrioticsentiment,strugglespiritandindependentlearningability,andrealizetheteachinggoalofqualityeducation.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LinearSystemsTheory;civicelements;coursereform;coursepractice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育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等教育应该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我国高校理工科专业很长一段时间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重点[2],并以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目的,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所忽略[3],降低了教学效果。从培养全面型人才与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4]。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而思政课程建设也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除了实现教育与培养学生的目的外,思政课程应该从多方面,使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6]。

本文以线性系统理论为例,深入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将课程建设目标、研究生科技自立自强品质塑造等融入课程教学过程。

一"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总体概括

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积淀,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获得A的成绩,硕士研究生课程线性系统理论是该学科的专业必修课,其面向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全部学科方向开设。在对学生的培养规划中,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变量线性系统建模、分析、设计的时间域和频率域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设计、系统仿真和哲学思辨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系统观念、辩证理念、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面向“船海”等自动化领域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服务国家国防重大工程,重点开展舰船导航与控制方向前沿交叉理论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培养船舶及国防工业一流学术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物,服务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教学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开展与建设。

哈尔滨工程大学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经过4代教师3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是校级精品课程。其在2019年获批校级线上课程建设,在2022年获批学校思政课程建设和黑龙江省思政案例建设,出版的《线性系统理论》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三海一核”规划教材。

二"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理工科课程的思政建设必须做到润物无声并有效结合课程自身特色。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思政建设应该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渗透思政思想、传递思政理念,使学生掌握线性系统的建模、分析及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7]。强化培养学生工程伦理、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行业特色,激发学生积极投身船舶工业、海军建设和国防工业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学术志向、学术诚信、求真务实、切问近思等科学精神;培养具有创新追求与素质、系统设计与实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积极进取、团结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期人才。

在线性系统理论思政课程开展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课程知识点,深入挖掘其中思政元素,在完善课程内容的同时,实现思政教育的无缝融入[8]。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理论讲授、仿真实验、工程案例和前沿讲座等多种教学模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在课程模式方面,采用课堂授课、线上慕课资源、翻转课堂工程项目设计汇报和雨课堂、腾讯会议等多维度教学方式相结合,利用启发式、研究式和案例式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从多方面培养班级学生。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思政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应该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课前,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线上慕课、课件等资源对课程内容与应用背景等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完成课前自学任务;课中,通过课堂教学、课堂研讨、课堂提问、工程案例讲解和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无声融入思政元素,在润物无声中完成思政教育;课后,通过课后作业、仿真实验、项目报告等形式了解并强化思政教育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跟踪评估及评价反馈等情况对思政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思政教育进行改进和优化,实现多模式、多模块的立体思政教育。

三"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在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探寻著名人物事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国家战略科技成就,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引入哲学思想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思辨能力;讲解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精神。通过以上方式充分挖掘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各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通过不同切入点与实现形式进行思政教育,具体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见表1。

四"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展示及初步成效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应当注重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重大时事事件涉及工程案例设计环节,逐渐丰富和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过渡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工程案例设计环节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确制导导弹已成为现代局部战争中打击敌方要害的重要武器之一。提高导弹控制系统的精度,抗干扰能力以及响应速度对于提升我国国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导弹光学导引头是导弹运行末段精确击中目标的关键部件。在导弹的末段运行过程中,弹体机动运动会造成光学目标的波动和丢失,而光学稳定平台是搭载在运动导弹上用于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部件。光学稳定平台能有效抑制扰动对载体的影响,同时帮助导弹实现对给定目标快速及准确的追踪。其结构如图2所示。

在工程案例设计环节中,要求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为导弹设计光电稳定平台控制器,并利用仿真软件对控制器效果进行验证。通过该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系统建模,状态反馈设计,系统极点配置等线性系统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将课程知识和重大时事事件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学习热情。

(二)"课程思政建设初步成效

通过对2018年至2022年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学生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其中2018年课程考核成绩为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而2019年至2021年,课程考核成绩分为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90分)与慕课考试成绩(10分);2022年课程考核成绩分为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90分),慕课考试成绩(5分)和工程项目设计成绩(5分),每年该课程考核人数平均为75人左右。

从图3可以看出,学生平均成绩没有明显波动,课程平均分在76分上下,不及格人数在3人左右,没有明显受到3年疫情线上授课的影响。基于既要学得好,又要用得好的原则,在2022年的线性系统理论课程考核中增加了工程项目设计的部分。工程项目设计包括系统设计、程序编写、课堂演示陈述、项目报告撰写等环节,每个环节成绩汇总后给出最终的成绩。工程项目设计能有效实现课程知识吸收向知识运用的转化,课程结束后学生普遍反映“在该环节中收获很大,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图4展示了工程项目设计成绩的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成绩集中在3~5分之间,表明在该环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动手实践,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从而获得良好教学效果。鉴于工程项目设计的良好效果与学生的积极反应,拟在后续的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中,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一步深化课程设计内容,并增加工程项目设计分数在最终成绩中的比重。

五"结束语

本文对研究生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研究。分析了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特点,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了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展示了工程项目设计环节。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对思政建设成效进行了总结。希望对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及其他工科课程思政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滨芬,乔大丽.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8):124-128.

[2]倪涌舟,周国泉,陈均朗,等.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思考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26):186-192

[3]胡志根,刘全,严鹏,等.基于案例教学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8(34):193-196.

[4]那俊,李丹程.课程思政在计算机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3):48-51.

[5]徐洁,郭文刚.知识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21,19(4):37-41,76.

[6]韩宪洲.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与实践反思[J].中国高等教育,2021(23):20-22.

[7]顾晓薇,胥孝川,孙雷,等.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1(Z3):59-61.

[8]李林英,卢鑫.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21(20):34-3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项目“线性系统理论”(HLJYJSZLTSGC-KCSZAL-2022-082);哈尔滨工程大学“2022年线性系统理论研究生课程思政”(无编号)

第一作者简介:陆军(1969-),男,汉族,吉林榆树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智能控制机器人。

猜你喜欢
课程实践思政元素思政教育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青年与社会(2019年7期)2019-04-05 14:19:54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项目进阶驱动的JaVaEE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计算机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0:43:49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文理导航(2016年32期)2016-12-19 21:58:13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06:35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