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时代:欣赏《世说新语》中的人物风姿

2025-01-12 00:00:00贾骄阳
光明少年 2025年1期
关键词:太傅潘岳世说新语

如果问《世说新语》与以往记述人物的作品相比有何特质?最佳答案就是一个“美”字,尤其是其中人物的仪容、风度之美。

你很难在中国的典籍中看到这么多“美”人。《世说新语》中,人物各有千秋,他们言谈高雅玄远,举止潇洒自任,气质飘逸脱俗,仪容俊美白皙,仙风道骨之中尽显风韵,手挥五弦之时凝成永恒。从此,象征人物之美的“魏晋风度”一词,不仅成为魏晋之标志,也化作了华夏文化中一朵永远的奇葩。

追求唯美的时代

《世说新语》中记述了许多关于人物唯美风姿的篇章,比如: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容止》第7则)

潘岳,又名潘安,著名的辞赋家,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他一出门,就会被女性环绕围观。为了衬托潘岳的美貌,本则还用“左太冲”作为对比。左太冲即文学家左思,他的《三都赋》名噪一时,引得众人传抄,以致纸张价格都随之上涨,“洛阳纸贵”便因他而起。可惜,左思长相绝丑,出游之时,妇女们纷纷唾弃,他最后只能垂头丧气地回来。当然,这显然是小说家的手笔,经过了文学的加工。类似的故事在《世说新语》中不胜枚举,这也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尚:追求唯美。

追求真挚之美

讲到这里,必须要强调,《世说新语》中所蕴含的唯美倾向,并非只是浅薄地以貌取人,而是象征着人格的觉醒与自我的欣赏。而且,《世说新语》对于“美”的记载更多侧重于人物鲜活的风神气韵。

在《世说新语》中,人的美首先在于一种“真挚”,即不掩饰、不虚伪,真诚且潇洒地展现自我的风神气质。比如: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雅量》第19则)

朝中久负盛名、大权在握的郗太傅希望与王家联姻,于是派人去王家挑女婿。当时的宰相王导便让本家的子侄都去东厢房等候,在众多彬彬有礼的少年中,唯有一个少年袒胸露腹横卧在东侧的大床上,一身潇洒,恬然自得。什么挑女婿,什么郗太傅,仿佛全然没有听过一般。而郗太傅恰恰就选了这个少年,只因为欣赏他真挚潇洒的性情。

这个少年就是如今在文化史上名扬千载、为人称道的“书圣”王羲之。由此一篇,也可看出《世说新语》对人物之美的超凡品味。

人物的“品藻”

《世说新语》对人物美如此注重,主要是魏晋时代的时风使然,当时还有专门的“品藻”。所谓“品藻”,就是对人物进行评定,鉴别定级,较量高下。此时的人物品藻更多注重审美,即品鉴人的气质、风貌。

如今我们可以从《世说新语》中看到许多品藻语言,比如:

清蔚简令——语言清新华美,禀性简约美好。

清易令达——清静平易,美好通达。

弘润通长——宽厚柔润,精深广阔。

洮洮清便——谈吐清雅,言语清晰。

魏晋士人品藻人物的语言美,堪称空前绝后,字里行间如诗如画,美感盎然。

除了美妙的词句,《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品鉴还多善用优美的比喻,比如点评名士嵇康风度姿态的秀美出众,会说:

嵇叔夜的为人之姿,如同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当他酣醉之时,又如高大的玉山快要倾倒。

多么奇特、美妙、贴切的比喻,嵇康的高大、光洁、悠然都在其中了。我们如今透过这番描写依然可以看到嵇康那迷人的身姿气韵。

如此看来,《世说新语》将自然美和人格美的巧妙融合,怎能不让世人为之心醉?怎能不化为永恒?

猜你喜欢
太傅潘岳世说新语
公公偏头痛
桃之夭夭A(2018年6期)2018-08-20 10:24:34
两汉“上公”名号新探
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朱元璋与太傅
论李白诗中《世说新语》典故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女性的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中的名士品格
文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5 18:55:15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
望尘而拜
美男子潘安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