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插图教学,打造有效课堂

2025-01-06 00:00:00饶雯
关键词:树木课文教材

《树之歌》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该单元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其中《树之歌》体现得最为充分,为进一步打造有效课堂,我将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原文如下:

树之歌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本文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描绘了几类植物各自的特点,采取儿歌的形式,幽默浅显地帮助孩子们完成走近课文,走进课文,感受课文,走出课文,从而走进生活、热爱生活的历程。在充分研究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之后,我制订了如下教学计划。一、展示问题:“《树之歌》一共写了几种树木?”让孩子通读全文自主搜寻答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也满足了孩子好奇心和探究心。他们兴奋极了,都想要第一个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争相大声快速地朗读课文。随着读书声变小,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着,一张张自信的面孔望向我,争先恐后地想要分享他们以为正确的答案。二、在复述了一遍问题之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吼出了自己的答案“8种”“7种”“10种”……意料之中,没有出现正确答案,这是正常现象,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很多树木没见过甚至没听过,所以找不出正确答案是很正常的。此时,我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用笔圈画出树木的名字,并且提示孩子们可以注意课文旁边的插图。这种做法帮助孩子关注插图,从插图中获取信息,快速获得答案。孩子们便开始行动起来。在他们安静地搜索过程中一个弱弱的声音“11种”传出来,这令我倍感欣慰,我充分肯定他的答案,并带领全班为他鼓掌,让他充满信心,我继续追问:“分别是哪十一种树木?”他一时语塞,我继续鼓励:“那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他怯怯地告诉我课文旁边有图片,他数了,有十一种树木。我再次肯定了他,在全班面前表扬了这个孩子。由此,突出插画在一堂低年级段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再回到教材,在《树之歌》教学中,班中学生见过的树木种类不超过五种,榕树、木棉、桦树和水杉等树木孩子们全然不知。此时我借助课文插图,重视插图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带领学生认识树木。无论孩子们所处地域在哪里,是否见过或听过文中所出现的树木,凭借着插图,可以让孩子们很容易就能把文中的树木名称与图对应起来,并让孩子们做上笔记,在每幅插图旁边写上树木的名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桦、木棉、梧桐、榕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从而使文中的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一一对应,建立直观形象,随后再通过朗读巩固对树木的认识,加深对树木特点的认识。图文结合教学法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这堂课是教师引导、学生为主角的高效课堂,插图功不可没。

毋庸置疑,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插图往往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利于低段学生识别,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孩子,能够很好地建立直观印象。不止于此,插图或是吸引学生、激发兴趣,或是呈现课文重点内容,或是引申课文中心思想,无论何种目的,都反映出插图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再是纸上谈兵,还给孩子自行阅读的能力,还给孩子自主探究的能力,前提是让孩子感知到语文世界的美好,插图即如此。作为施教者,充分利用好插画教学这个工具,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为何要重视插图教学,此种教学模式又会和传统教学理念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未来又将面临何种挑战?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插图最主要的作用。教材插图是学生走进文本的重要载体和亲近文本的辅助桥梁,善用插图辅助教学,能使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美”了、“趣”了、“活”了。在低年龄段,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何为具体形象思维?即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而联想出来的印象,简单来说,就是看见什么就是什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没有深层次的意义关联,这充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较强,具有简单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首先,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单凭口头讲述,忽视课文中精美、直观的插图,很容易造成小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课文内容的不理解,特别是学生从未听过、见过的事物或一些难以言状的空间、细节,学生不理解内容,从而失去教学的意义。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某些词句一时难以用具体、通俗、准确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懈怠等不良情绪产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单纯的口头讲述无法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事物美好的不是结果,而是不断去探索结果的过程以及不断努力的自己。”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究真知,这些情况下,如果指导小学生看图,插图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让孩子更容易理解,从而明白课文所写的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王宝安老师在《有效使用语文教材插图的策略》一文中指出: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灵活使用为原则,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为目的。受到年龄因素的制约,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薄弱,这就导致他们在理解一些稍显复杂与抽象的知识点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实际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而直观生动正是教材插图具备的最大特点,它能给予学生最强烈的视觉感官冲击体验。因此对插图进行恰当合理的运用,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良好效果,进而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认知与感悟。这也是当前值得语文教师深思和探究的问题。

未来是教育与科技结合的时代,将会更注重抽象思维的培养,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具体形象的插图教学的基础上的。未来,插图教学虽然还面临着许多挑战,还需要在众多语文教师的持续探讨和研究下,不断优化,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树木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树木之最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辨认树木
树木也睡觉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