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促进信息科技教学

2025-01-03 00:00:00秦文渊
小学科学 2025年3期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被逐渐应用到多个领域,并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也有较大的应用空间,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帮助。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要优化创新信息科技教学,探究人工智能教育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以推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取得实效。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意义,探讨优化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 信息科技;人工智能;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5) 03 007-009

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人工智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并在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信息科技的学科性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增加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兴趣,实现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共同提升。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寻求有效策略,在信息科技教学中高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不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其后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信息科技课堂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意义

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想要在教学中高质量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就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开展具体的工作,充分彰显人工智能教育对学生信息科技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原动力,对学生当前学习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信息科技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部分小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在传统的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进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适时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探索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逐渐培养起对信息科技学科的兴趣。此外,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还能增强学生创新创造意识,在实践中构建多学科知识体系,从中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会激发信息科技学习的内驱力,在学习中主动克服困难、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发展学生质疑思维

人工智能教育要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无形中学习到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人工智能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的实施,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在质疑中深入探究。这一方面有利于发展学生质疑能力,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创新中体会到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人工智能是不断发展的,创新是人工智能持续发展的核心。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后期发展集聚更多的力量。教师要认识到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借助人工智能教育促进学生更好成长。

(三)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信息科技学科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一定要求。在编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人工智能融入其中,使学生在编程学习中深入理解人工智能,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认识到人工智能编程教学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促进学生在信息科技的学习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二、小学信息科技课堂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原则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对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以及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教师要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融入程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人工智能教育达到预期效果。

(一)基础性原则

人工智能在很多人眼里是比较陌生和遥远的,其实人工智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人们有密切联系。传统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不重视人工智能教育,不仅降低了教学效能,还制约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基于小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选择基础的人工智能知识融入信息科技教学中,确保小学生能够接受、消化、吸收。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辨析、选择的基础上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使学生在信息科技学习中激发探索人工智能的兴趣,积极参与信息科技学习。

(二)规律性原则

小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较快,但是从整体来看还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信息科技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能力。为此,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开展人工智能教育,需要教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思维能力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开展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教师讲解的人工智能知识,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构建完善的信息科技知识体系。教师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完成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前沿性原则

信息科技更新迭代较快,尤其是人工智能处于不断发展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要选择人工智能前沿性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促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对时代发展的推动作用。学生学习人工智能前沿知识后,会感受到信息科技学科的价值,进而在信息科技课堂上、课下主动学习人工智能,借助人工智能学习更多先进的信息科技。教师还可以借助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这个方面的积累,为其后期信息科技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三、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促进小学信息科技教学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要促进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和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寻求有效策略高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助力学生从信息科技学习中汲取更多的成长力量。

(一)增进对人工智能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

信息时代要求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都重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这也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信息科技的更新,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重视信息科技教学。基于人工智能在当前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要认识到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在信息科技教学中融入人工智能,增进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为后期深入学习人工智能做好准备。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开展人工智能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有初步了解。为此,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认识人工智能。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你听说过‘人工智能’这个词吗?你对人工智能有哪些了解?你在生活中发现哪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例子?”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然后鼓励学生分享对人工智能的了解,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分享做出评价,肯定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和探究。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提前制作的课件,带领学生走进人工智能世界,为学生打开了人工智能的新视界,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在学生对人工智能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基于自身强大的优势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立的分支。由此,在信息科技教师的引领下,小学生会对人工智能加深理解,扩宽视野,为后期学生在信息科技学科中学习人工智能提供前提条件。

(二)科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促进信息科技教学

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师要科学设计,彰显人工智能教育融入信息科技教学的适用性。人工智能教育,无论对学生人工智能的学习还是信息素养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人工智能有很多表现形式,在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视觉方面,可以带给人们更具清晰度的视野;听觉方面,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语言沟通,使互动更加高效顺畅。

例如,在开展五年级上册“制作漂亮电子板报”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认识演示Word,掌握制作电子板报的方法。为提高电子板报的制作质量,教师可以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价值,并主动学习人工智能。之后教师放手让学生制作电子板报,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并对学生的制作成果进行评价。人工智能教育与信息科技教学的融合,既促进了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深入了解,还激发了学生课下探索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兴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

(三)鼓励学生开展探究,主动尝试知识的应用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广泛融入人们的生活,促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较多改变。教师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促进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并主动尝试学习应用。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手机就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因此教师可以手机为例开展教学。教师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手机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手机领域的应用。传统的手机需要按键、设置数字密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手机发展为半智能、全智能。全智能手机可以设置刷脸密码,显著提高了手机的安全性。手机的发展历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学生据此能够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小爱同学、Siri、聊天机器人等,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学生在生活中就可以见到和应用。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对学生发挥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探索人工智能的兴趣,从而主动开展人工智能学习,尝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变生活。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制作数字名片,加强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习更多的信息科技,提高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

基于人工智能开展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教师要持续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化策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对人工智能学习的需求,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高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效性,促使学生感受到人工智能学习的趣味性,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提高信息科技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建军.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分析[J].中小学电教(下),2022(9):43-45.

[2]吴碟.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讨[J].教育界,2022(9):8-10.

[3]龙高燕.巧妙运用人工智能,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2(4):98-100.

[4]刘永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人工智能的实施[J].考试周刊,2021(88):112-114.

[5]丁欢.人工智能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1(6):124-125.

[6]靳帅贞.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黄冈:黄冈师范学院,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