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撑,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和升级有着重要作用。而民间传统体育产业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有着极强的文化性与时代性,对当代游客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有助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市场发展,先对文化旅游产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概念及其联系进行阐述,然后再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的意义以及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和不足,最后再结合发展现状和先进的产业建设理论,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有效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策略,以期为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旅游" 民族传统体育" 市场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5)-01-055-3-TBB
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重点转移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方面,这就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从文化旅游视域下探索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市场发展策略,阐述市场开发建设的科学合理性。
1、核心概念
1.1、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结合当地特有的人文资源所开发出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它主要借助多元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差异化的地理环境来激发人们的旅游需求,并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产生超越性的文化感受,让其感受与传统旅游形式所不能带来的审美体验和文化体验。从上述描述中可以明确看出,文化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核心区别在于其能为人们带来独具特色的人文体验,让人们在旅游中还能了解新的文化知识,有效拓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1.2、民族传统体育
民间传统体育不仅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有着较强的民族特点,并且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其中包含的武术套路、兵器兵法等内容,这些都是经过千年时间沉淀遗留下的精华。并且,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其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1.3、两者间的联系
从民族传统体育的艺术性、专业性和文化性的角度来看,它能在潜移默化中为人们带来多姿多彩的体育文化熏陶,在无形中帮助人们塑造坚韧的意志,以一种流动的、传承式的方式阐述传统文化,让人们能够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变依旧能够坚持自身的文化认同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开发本地特色人文资源,使其带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色,为本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进一步吸引更多人前来旅游,拉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2、文化旅游背景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意义
2.1、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挖掘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对不同地区特殊的风俗习惯和地理差异产生较大的兴趣,这也进一步带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如今人们生活在高楼大厦的城市当中,每天看着同质化严重的文娱节目与钢筋水泥灌注的楼房,很容易产生向往自然的意向,在进行旅游选择时更倾向于探索世界、亲近自然、探索特殊的风俗文化等。这就为区域民族体育文化的开发和建设带来无限可能,并使之在建设过程中大力发掘当地的传统文化,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
2.2、塑造民族地区城市形象
旅游产业能为文化传播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良好的旅游产业可以有效提升本地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弘扬和保护作用。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不仅有着丰富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还有这多元化的人文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无一不在向旅客展示着当地的文化特色,有助于加强旅客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认知,还能在社会上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真正将高质量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
2.3、带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增长
民族地区也需要对当地的文化资源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充分运用,并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和文化体育产业,真正做到文化旅游助力城市发展,通过建设文化旅游城市来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在文化旅游和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带动下,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可以注入新的活力,并以旅游产业为基石开发周边产业,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起到良好的经济增长、人民增收的效果。同时,还能对本地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保护,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3、民族传统体育市场建设面临的挑战和不足
3.1、区域旅游竞争压力大
近几年来,旅游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全国各个城市都在旅游产业建设中投放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全力以赴地打造出独具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这在唤醒城市发展动力的同时,还能为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但是,我国民族文化类别繁多,各地区的文化资源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就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压力。
3.2、基础设施薄弱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但由于其规模较小、受众不广,其自身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这就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带来挑战。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不仅需要注重吃、穿、住、行、娱等方面,还需要关注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和精神需求,提高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各地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依旧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有些地区的旅游产业发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但有些地方并没有形成旅游产业支柱,其基础设施建设没能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
3.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定位模糊
相关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目标客户。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喜爱偏好,在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时,不能只依靠资本和市场的选择,必须重视旅客的项目体验建设,确保旅客拥有良好的项目体验,这样才能为文化旅游产业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定位,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帮助。一些城市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时,只会单一地推出传统文化继承人作为文化产业的标牌,并没有对文化资源进行彻底挖掘,也没能将其与旅游相关产业进行巧妙结合,这些片面开发文化资源的行为只会让本地的文化品牌定位变得更加模糊,也会阻碍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
3.4、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和开发不足
近几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创意文化产品逐渐增多。但是,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不少地区在经营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时依旧按照文化事业的传统经营思想去管理,更习惯于争取拨款资金支持,却没有对文化传承、形势发展、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只是片面地开发文化资源,没能将其与其他产业进行联动建设。这样不仅无法发挥出特色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甚至还会将特色文化资源置身于“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的不利地位,没能发挥出开发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没能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正确的认识,打着“民族体育文化”的噱头,却没有做过保护文化产业的实事,没能将民族体育与旅游产业进行有效联合,使得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3.5、缺乏专业人才和文化旅游队伍
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与建设时,必须重视人才的培育和运用,从人才的文化积累、创意思维、动手操作能力、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对其展开培育训练,将其培养成为综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民间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融合与发展提供人才助力。但是,目前,在我国文化旅游行业中并没有完全符合上述标准的人才,甚至一些旅游企业管理者都没有对传统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他们自身的文化背景与专业能力都不符合要求。这为民族传统体育企业的经营增加了风险。
4、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策略
4.1、明确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市场定位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会在本地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助于提升地区经济水平,并且还能为本地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工作提供助力,这些都能体现民族体育产业的市场定位。但是,如今民间传统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模糊其与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界限,可以实现两者间的跨文化对话。但想要获得较好的发展效果,就必须明确民间传统体育的市场定位,这样就能将其对应的潜在顾客进行区分,有助于民间传统体育产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提升民间传统体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为了进一步明确民族体育产业的市场定位,必须对其制定明确的产业运营策略,并加大对民族体育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又能为区域差异化发展带来无限可能,不仅可以创造区域独特的营销价值,还能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经营效果。此外,还必须重视当地相关部门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进行高效定位。同时还需要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融入到文化旅游产品定位当中,这样就能增加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性与特殊性,在各地由点及面地开展文化项目建设。
4.2、突出地域特色和乡土风情
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落实与执行,人们对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活动的参与意愿逐渐增强。在旅游中,文化动机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所以,各地区都需要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开发过程中重视本地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样才能建立特色文化产业,为本地的旅游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并提升本地的品牌形象。此外,旅游产业的发达还能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本地居民的收入,并且还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经营产业,降低乡村人口流失率,并且还能为旅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质量。
4.3、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制
我国地域辽阔,人员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这些都会为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带来阻碍。因此,在对某地的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发展建设时,必须提高对本地文化资源的了解,同时还需要注重对目标客户群体的研究,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文化产品服务,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而且,在进行文化旅游产业的推广时,必须让目标客户意识到本地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加强对创意文化产品的建设与支持,这样能不断扩大本地的市场份额,同时,还需要对民族体育文化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结合特色文化符号打造特色民居、特色美食等相关产业,使其在满足不同旅客的文化需求的同时,真正引导文化产业的建设走上一条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为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4.4、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性
在建设特色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时,也可以对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进行灵活应用,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运用现代科技在文化产业宣传阶段充分展现自身的文化优势和特色,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让文化旅游和科学技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且,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文化旅游产业也能与民间传统体育产业进行高效融合,以满足旅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做好民族文化体育赛事的宣传,提升当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知名度,这也能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优势。并且,还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形成合作关系,在平台上发布体育项目、文化旅游相关的视频和图文介绍来扩大旅游产业的知名度,让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文化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4.5、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需要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支持。结合本区域的地形优势和特点建设独具特色的公路和铁路设施,不仅可以增加对旅客的吸引力,还可以提升当地的交通流畅度和运载力,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打好基础。还需要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建设线上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实时交通信息、住房信息等,为旅客的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其次,需要对本地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行开发和建设,通过充足的资金保障和训练设置保障,扩大本地民族体育产业的体量,增加其影响力,并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提供重要物质基础,同时还能有效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更加顺利,提升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有效性。此外,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讲解,并将其录制成视频投放到新媒体平台上,让更多的人增加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比赛规则和文化内涵的了解,充分激发旅客的兴趣。最后,还需要为旅客的衣食住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满足旅客的基本需求。可以开设当地特色美食餐厅、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房屋等,为旅客提供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品牌。
4.6、运用市场化手段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
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都朝着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过度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却会加剧产业的分崩离析。如今,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由原本的自产自销逐渐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积极与世界文化相融合,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相关部门必须对市场化的发展进行深化管理,运用好市场化发展这把双刃剑,引导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可以借助市场化来增加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类别,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和消费需求。其次,还需要加大对一些不受关注、濒临灭绝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保护力度。结合社会转型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的发展,保持其活力,做好民间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工作。
5、结束语
综上,在文化旅游视域下发展民间传统体育产业,必须认清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制定出更加高效的产业发展策略。同时还需要认清目前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不足,这样才能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有效的发展策略,在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民间传统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不断推动民间传统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额融合发展,增强民间传统体育产业的生命力与创新力,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发扬事业提供强大的支持力。
参考文献:
[1]匡丽萍,陈勇豪.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体育风尚,2023(09).
[2]刘亮亮.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市场建设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3(08).
[3]潘建,杨蕊,陈辛迪.“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03).
[4]吴伟.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策略[J].旅游纵览,2022(08).
[5]余少东,荣逸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视域下怒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策略[J].体育视野,2021(21).
[6]谭小春.黔东南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