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民 江苏省中医院大外科主任、骨伤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诸方受传承工作室主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周福贻传承工作室主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保健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骨伤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如膝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慢性骨髓炎、骨不愈合、脊柱创伤等骨伤科疾病的中医内外兼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老年人都会关节痛,没什么大事,吃点止疼片就好了。”这是大多数人对关节痛的认知,人们都觉得随着年龄增长,关节疼痛属于正常现象。马阿姨也是这么认为的,她已经被关节疼痛这个老毛病折腾好几年了。几乎每天,她早晨出门时膝盖就有僵硬感,走路时间稍久、路程稍长膝盖就会发出声响,甚至隐隐作痛。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大外科主任、骨伤科主任王培民主任中医师提醒中老年人,长此以往就要警惕膝骨关节炎了。
“人老先老腿”,随着年龄增长,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身体系统。膝骨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重塑、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滑膜炎症、肌肉萎缩等为特征的全关节疾病。在40岁以上人群中,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增至50%,而75岁以上高达80%,在中老年人群中广泛存在。此外,研究显示近1/5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伴随焦虑和抑郁症状,膝骨关节炎还可能影响糖尿病、脑梗死等其他疾病的康复进程,是导致老年人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老年人想要提高生活质量,需要关注腿脚关节问题。膝骨关节炎最典型的症状为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严重者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并发关节畸形,进而导致伤残。
1.关节疼痛 膝骨关节炎最初的症状是关节不灵活,运动后出现疼痛,休息后可缓解,站立或行走过久又出现疼痛,需要坐下休息。上下楼梯或上公共汽车时感到费力和疼痛,需用手抓住扶手借力,休息后疼痛缓解。病情进展后疼痛加剧,或静息痛,甚至影响夜间睡眠。
2.晨僵 晨僵是膝骨关节炎的另一个主要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半小时,特点是膝关节僵硬感常出现在清晨起床后或白天一段时间关节不活动之后,活动后关节疼痛减轻、活动度增加。
3.关节肿胀 关节明显肿胀提示合并较严重的滑膜炎,可能有关节积液和滑膜增厚。肿胀通常出现在膝关节的内、外侧,有时伴有发热感和触痛。
4.肌肉萎缩 膝关节活动受限,长期不活动可引起失用性股四头肌萎缩,重症患者病情持续进展后可发展为膝关节畸形,甚至丧失关节功能。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膝骨关节炎就像人体的“机器零件老化磨损”了,是膝关节磨损、老化的过程,因此从事重体力劳动、存在先天性或发育性关节畸形、有运动损伤史等人群更容易患上膝骨关节炎。
女性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比男性高,这与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骨质迅速丢失,会增加膝骨关节炎的发生风险。
膝关节承受人体大部分重量,肥胖人群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人群的4倍。肥胖会造成膝关节力学环境的改变,体重越大,关节应力越大。此外,肥胖可导致膝关节受力不均衡,使膝关节发生变形。除了肥胖引起的膝关节局部机械性磨损,全身代谢因素也会影响软骨营养和代谢,软骨状态不健康,为膝骨关节炎埋下了隐患。
在寒冷地区生活的人,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且冬季症状严重。长期不注意下肢保暖的人群上了年纪后容易发生膝骨关节炎。
王主任还强调,门诊经常有超强度训练导致膝关节损伤的患者,很多中老年人在社交软件上攀比每天走了多少“步数”,不科学地增加运动量,走得太多、频率过高、姿势不对等都会造成慢性膝关节损伤,对肌肉、骨骼产生不良影响,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
膝骨关节炎属于退行性疾病,中老年人如果已经出现关节退行性病变,应尽早进行干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体重控制与功能锻炼,避免做增加关节负荷和磨损的运动。
1.慎起居、节饮食、避风寒 日常生活中,关节不好的人,应减少爬楼梯、负重等活动;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相结合的方法控制体重;防寒保暖,尽量避免居住环境潮湿、寒冷。
2.坚持锻炼,保持关节的生理活动度 老年人应避免爬山、上下楼梯等活动,但需保持适度的关节运动,以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和缓运动为主。
王主任提醒,如果经过上述措施,关节疼痛感仍然明显,需及时就医,尽早治疗。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辅以非甾体抗炎药和镇痛药减轻症状。慢性期的患者应积极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锻炼,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如果疼痛程度较重且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镜下清理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等。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可考虑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关节炎在中医学中属于“骨痹”“筋痹”等范畴,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劳所伤……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中医认为此病由风、寒、湿之邪侵袭人体,闭阻膝部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膝关节周围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或膝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
王主任认为,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管理应贯穿养、防、治、康全周期,尤其应在高危人群或疾病早期阶段干预。膝骨关节炎为本虚标实之病,治疗应内外兼顾、标本兼治。针对膝骨关节炎以肝肾不足、风寒湿夹杂为本,寒凝气滞、血瘀化热、寒热错杂为标,病程日久又瘀郁相兼的复杂病机,王主任及其团队形成以控制疼痛为核心理念,以膝痹宁方内服、三色散贴敷外用、通络沐足散足浴,配合中医刮痧、闪罐、平衡火罐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为主要手段的诊疗经验。
1.“膝痹宁” 为王主任的经验方,其中淡附片、桂枝益肾助阳、宣痹散寒、温经通络;山萸肉、巴戟天补益肝肾,滑利关节,增祛风除湿之功;炒白芍、生薏苡仁健脾益气且利湿舒筋;独一味活血止痛;牛膝活血通经引血下行;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具有温经散寒、柔肝养血之功,主治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导致的慢性疼痛。
2.“三色散” 源自清代无锡石塘湾医师石晓山之祖上沿用百余年的家传秘方。该方以“温经活血”立法,具备温经通络、散寒除湿、宣痹止痛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寒湿型膝骨关节炎疗效卓著,而湿热型膝骨关节炎则配合清热通络之三黄油膏“易层”使用。
3.“通络沐足散” 由《医宗金鉴》中“海桐皮汤”方改良而来,可祛风湿、止痹痛,具有活血、清瘀、止痛、温补肾阳,以及宣畅周身气血津液运行使筋骨肌肉得到充分濡养的功效,不仅对风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乏力、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对四肢冰凉、颈肩腰腿痛、腰肌劳损也有治疗作用。
膝关节疼痛严重的患者,还可配合刮痧、拔罐、雷火灸等中医外治技术,以舒筋活络、温经散寒、理气止痛,收获良好疗效。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