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业4.0背景下,制造企业经营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内部控制质量成为保障企业财务风险把控的关键。因此,文章深入地探究内部控制质量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机理,进而提出具体的策略,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首先,文章对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特征进行阐述,为实地调研奠定理论基础;随后,制造企业中,分析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指出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流程,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起着关键作用。最后,立足于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提出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促进财务风险降低的具体策略,旨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同时强调,制造企业要持续地优化自身的经营策略,聚焦于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内部响应速度,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影响;策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以及工业4.0的发展背景下,制造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这一系列的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盈利能力,还可能对整个产业链造成影响,由此,制造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内部控制,探究优化策略,以便应对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挑战,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保护企业利益和财产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损失风险。本文旨在从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个维度,深入探讨内部控制质量对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和降低财务风险。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特征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流程,旨在规范企业运作,保障企业资产和利益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具体而言,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其既定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体系,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约束、监督和评价的过程,旨在防范和减少经营风险,确保企业运营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持续性。
内部控制的概念源于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在1972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组织内部实施的一系列制约、调节机制。”强调内部控制在企业运行中至关重要,不仅能够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还可以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确保企业运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二)内部控制的主要因素
内部控制的实施主要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元素构成,共同维护组织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可以说,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框架,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反映了管理层的风险意识、道德价值观、组织文化等,以及员工的道德素质和胜任能力,强调通过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能够促进内控体系有效运行,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和风险的有效管理。
第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环节,强调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内、外环境中潜在的风险源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通过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企业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可能导致经营风险的因素,保障企业持续稳健经营的能力。
第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各项管理指令得到贯彻执行的关键环节。控制活动要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职责分工、授权审批、资源分配、风险管理、财产保护控制等。通过实施全方位的控制,明确责任、权力和权限,防范风险,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利益最大化。由此,企业可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第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企业必须构建有效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渠道,促进内、外部信息互联互通,提升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效率。加强信息沟通,能够提升内部响应速度,提高内部协同作业效率,帮助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运营状况和市场环境,为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第五,监督与反馈。监督与反馈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保障,强调企业内部要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或人员(如内审部门、内审人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持续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持续有效运行。
二、内部控制对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的直接影响
(一)防范欺诈和错误
内部控制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财务运作和业务流程,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财务欺诈和错误的发生,减少财务风险,例如,通过对员工的行为和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稳定性。又如,对制造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梳理,明确职责划分、严格授权审批流程、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能够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还能维护企业的声誉和信誉,降低因欺诈和错误而引发的财务风险。
(二)促进合规性管理
制造企业经营面临复杂环境,尤其是在以创新为驱动的背景下,内部管理活动日益复杂,通过强化内部控制管理,能够有效规范企业运作,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风险。合规性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确保企业长期稳健发展。制造企业立足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优化自身内部管理,制定和执行一系列合规政策和程序,进而确保企业合规运作,既能够降低企业因违规而面临的法律风险,还能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财务报告在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企业向内部及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制造企业在有序推进内部控制优化中,能够促进财务记录、审批和审计程序的严格执行,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对外披露准确的财务信息,能够增加投资者的信任,提高公司的声誉,有助于扩大投资者的群体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同时,准确的财务信息也为公司制定未来发展的战略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内部控制对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制造企业必须结合自身运营实际,着力于推进内部控制的持续优化和不断完善,以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
综合而言,内部控制在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规范的流程和制度,确保内部各个环节的合规性和透明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由此,制造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应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确保其有效运行并不断优化。
三、内部控制通过其他因素间接影响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内部控制在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制造企业在经营决策中,内部控制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制造企业经营面临着复杂的竞争环境,构建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完整和及时的信息支持,提高管理层决策的前瞻性,准确把握市场机遇,规避潜在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例如,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加强执行的刚性约束,确保制造企业内部活动能够有序进行,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提高内部协同效率,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实现经济效益和风险控制的双赢。
(二)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互动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以创新为驱动背景下,制造企业通过优化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良性的互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并且,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一方面,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制定操作手册,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进而塑造和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制造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进而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增强员工的自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为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三)内部控制对外部市场信心的影响
制造企业推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确保相关规范能够有效落实,能够促进生产流程更为规范、高效,产品质量更有保障,从而提升了外部市场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可度。例如,内控体系完善,授权管理、审批流程合规,能够有效防止内部腐败和违规行为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营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增强外部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度。又如,制造企业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与准确性,减少了财务造假和信息不真实的可能性,增强了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稳定性的信心,进而提升了企业在外部市场的竞争力和声誉。由此,内部控制不仅帮助企业优化内部管理,还会影响着外部市场对企业的信心和评价。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在制造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经营决策、企业文化、增加外部市场信心方面发挥着间接影响,同时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高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改进,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水平,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四、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以降低财务风险的策略建议
工业4.0助推制造企业转型,构建以创新为驱动的智能化生产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制造企业面临着复杂的经营环境与竞争格局,潜在的财务风险无处不在,只有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才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财务风险,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经营。
(一)优化财务管理过程的策略
制造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更新理念,树立过程管理的思维,沿着资金运动的方向,不断优化财务管理过程。首先,推进预算管理的精细化,制造企业要加强对各项预算指标的监控和调整。立足于制造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计划、及时调整预算方案等措施,使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够有计划、有预算、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建立预算考核机制,提升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确保各部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防止出现超支现象。其次,提升资金管理的高效性,加强现金流的预测和管理,确保企业资金的充足性和流动性。制造企业要推进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加强对资金的动态跟踪,聚焦于业财融合,以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和风险管控的加强。同时要结合现代技术手段,优化财务流程,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最后,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实现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制造企业要重新审视销售、采购、研发、生产等环节,加强成本效用识别,减少和消除非增值作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强化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制造企业在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时,要重视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只有监督机制得到有效强化,才能确保企业运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首先,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确保其具有权威性,能够全面审查企业内部的财务和运营活动。管理层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并匹配相应的资源,如专业人才配置、加强内审人员培训等,并调动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内部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提出整改建议,相关部门要逐一落实,确保企业的运营符合法规和规范,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其次,适度引入外部审计,对企业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审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每年必须由外部专业审计机构对其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以便对内部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制造企业要结合自身运营实际,借助于外部审计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最后,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确保各项政策和规定得到严格执行,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严格不相容岗位设置,加强授权审批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增强工作效率和责任意识,确保工作流程规范有序进行。实施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员工立足本职,合规操作,提升整体工作绩效和效率。
(三)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策略
制造企业经营面临着诸多风险源,必须加强风险源识别、评估与应对,从而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和挑战,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首先,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制造企业立足于市场、行业动态,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制定风险源清单,并动态调整,定期进行风险点识别,也能够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关注潜在风险点,并进行有效规避。其次,推进风险评估方法的多样化。借助于头脑风暴法、因果图等,全面分析风险的来源、影响程度和可能性,尤其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和漏洞。也能够帮助制造企业明确哪些环节存在风险源,可能会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需要重点关注。最后,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包括制定危机预案、建立应对机制和安全措施,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及时跟进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确保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优化控制活动设计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环节。制造企业要立足于市场、行业动态,明晰自身的运营实际,着力于优化控制活动,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首先,明确控制目标。制造企业要立足于战略愿景,结合业务拓展需求,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和重点,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程序。例如,制造企业结合自身的业务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其次,简化审批流程。制造企业要推进管理扁平化,优化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便利性和效率。建立合理的授权机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确保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最后,强化授权管理,提高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通过严格的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敏感信息,避免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例如,在开展财务管理中,严格授权系统的登录和使用权限可以有效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不当操作。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登录系统,并且根据各自的职责分配相应的权限,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改善信息与沟通流程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要素。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制造企业要与时俱进,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加强内、外部协同,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开放、透明的沟通氛围,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反应速度。例如,重视内部沟通工具和平台的建设,建立办公OA、微信沟通工具等,提高办公效率和沟通效果。制造企业在推进沟通流程的改进中,要关注各部门的协同,建立起高效的跨部门沟通机制。通过定期举行跨部门会议和沟通培训,促进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内控人才培养
内控人才的培养是提升内部控制质量的关键环节。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涉及的专业岗位较多,如采购管理、制度建设、内审人员、管理人员等,由此,企业要加强内控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一方面,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内控文化,提升员工的内控意识、合规意识,通过组织内部控制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建立激励机制,通过优化奖励机制、晋升渠道,激发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同时,制造企业在人才引进过程中,要关注精通内部控制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有效地监管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并兼顾管理资源和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五、结语
在工业4.0背景下,制造企业经营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格局,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立足于市场竞争,深入地探究内部控制对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机理,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和措施,能够顺利地应对工业4.0时代面临的挑战,对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可以防范欺诈和错误、促进合规性管理、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还可以通过经营决策、企业文化、外部市场信心等间接因素对财务风险产生影响。基于此,笔者深入制造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探究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来降低财务风险的具体策略,如优化过程管理、强化监督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优化控制活动、改善沟通、培养内控人才等,进而确保制造企业的稳健发展。未来,制造企业在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进程中,要结合市场环境持续地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推进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确保制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申翠娜.基于财务视域的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大陆桥视野,2024(03):98-101.
[2]曹峰.探析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商讯,2024(05):127-130.
[3]汤银芝.财务风险视角下制造企业内控制度构建[J].投资与创业,2024,35(03):107-109.
[4]杨丛茂.浅谈外资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J].市场周刊,2024,37(05):113-116.
[5]刘娜.基于完善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J].市场周刊,2024,37(03):79-82.
[6]杨李杰.制造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产经,2023(21):155-157.
(作者单位:福建长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