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5-01-01 00:00:00王刚
中国集体经济 2025年2期

摘要: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资源依赖、产业结构单一及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在对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及特定的经济、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包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以及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文章揭示了政策支持与企业成长之间的互动机制,强调政府角色在中小微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也探讨了企业内部管理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章旨在为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对其他资源型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发展路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

在当今全球化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中小微企业作为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尤其是攀西地区,尽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融资困难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制约着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一、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现状分析

(一)中小微企业的定义和特点

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细胞,它们在创造就业、促进创新、增强经济韧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更是区域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理解中小微企业的内涵,把握其独特的特点,是深入分析其发展现状和路径的基础。

中小微企业的定义通常根据企业的雇员人数、营业收入或资产规模来划分。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规定中小微企业主要分为三类:小型企业是指年度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20人以上且不超过300人的企业;微型企业则是指年度主营业务收入3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10人以上且不超过20人,或者是从业人员100人以下,且资产总额在300万元以下的企业。这一分类标准兼顾了企业的经济规模和组织规模,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和扶持不同规模的企业。

中小微企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规模较小,灵活性高。中小微企业通常员工较少,管理层次简单,这使得它们在决策和执行上更为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2. 创新能力强。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通常更加注重创新以应对市场竞争,尤其是在科技、服务和商业模式上,它们往往能展现出更大的创新活力。

3. 资源依赖,攀西地区的中小微企业往往依赖于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钢铁和钒钛,但过度依赖可能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增加经营风险。

4. 融资困难。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抵押品不足,中小微企业通常面临融资难的问题,限制了其扩大规模和投资研发的能力。

5. 人才短缺。攀西地区的中小微企业往往在吸引和留住高技能人才方面面临挑战,这制约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

6. 市场竞争力较弱。由于规模和技术的限制,中小微企业在与大型企业竞争时通常处于劣势,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策略来提升竞争力。

(二)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受益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尤其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潜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单一性,为经济多元化创造了条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然而,这些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尽管攀西地区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但中小微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研发投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尚不紧密,导致其产品和技术更新速度较慢,难以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指出,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动态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攀西地区的中小微企业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产业结构单一。由于历史原因,攀西地区的经济长期以来以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为主,这导致中小微企业也多集中在这些行业。这种产业结构不仅容易受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也限制了企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第三,融资难题。攀西地区的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尽管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了诸如小微企业贷款、担保等金融支持,但由于中小微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较高,加之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往往对这类企业提供贷款持谨慎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扩张和创新。

第四,人才短缺也是制约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技能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在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等方面受到限制,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新制度经济学强调,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也应关注人才市场的培育,通过政策引导和教育投入,提升区域内人力资源的素质。

第五,市场开拓能力弱。攀西地区的中小微企业大多局限于本地市场,缺乏有效的市场拓展策略,这使得它们在面临国内外竞争时,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是促进中小微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

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呈现出鲜明的双面性:一方面,它们在创新驱动下展现出活力,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融资、人才和市场拓展的诸多挑战。

二、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发展路径分析

(一)政府政策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

政府政策在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通过直接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服务帮助缓解企业融资难题,还通过营造有利于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环境,推动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政府政策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资源依赖性强、产业结构单一的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而言。

第一,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政府设立专项基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启动资金,降低企业的初期投入成本,有助于激发更多创业活力。此外,税收优惠措施减轻了企业经营负担,使企业有更多的资源投入研发和市场拓展。政府设立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则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培训教育、技术支持等服务,帮助它们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政府的金融支持政策对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至关重要。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政府设立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从而鼓励它们提供更多的贷款资源。政府还推动设立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特色金融机构,如小型微型企业银行,以专门服务中小微企业,满足它们的特殊融资需求。

第三,政府的产业政策在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鼓励中小微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型,政府有效地推动了攀西地区经济的多元化。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研发资助、设立产业基金,支持企业投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依赖。

第四,政府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政策也对中小微企业至关重要。通过提供创业培训、技能提升课程,以及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和政策支持,政府有助于提升中小微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个拥有高素质人才的企业,更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政府政策在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的推动和导向作用。有效的政策支持,如财政补贴、金融保障、产业引导和人才服务,将有助于这些企业在克服资源依赖、产业结构单一等挑战的同时,开拓创新,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政府应继续优化政策组合,以更精准地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成长,为攀西地区乃至其他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二)技术创新与中小微企业发展

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资源依赖型的攀西地区,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附加值成为企业长远战略的关键。依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小微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能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获取竞争优势,实现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第一,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产学研结合,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通过技术转移、联合研发等方式,引入前沿科技,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同时,企业内部应设立专门的研发部门,鼓励员工参与创新活动,培养创新文化,形成持续创新的内生动力。政府应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降低创新风险。

第二,企业需要关注绿色技术的发展,以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攀西地区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绿色技术将成为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例如,研发清洁生产技术、探索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开发新能源技术等,都能帮助企业降低环境影响,实现绿色增长。

第三,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需要借鉴开放式创新理论,与国内外同行、供应商和客户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享资源,协同创新。通过构建创新网络,中小微企业可以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和技术,加速技术转移,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创新成本。

第四,政策制定者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他们应制定并执行鼓励技术转移的政策,如建立科技成果交易平台,简化技术转移流程,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优化科技金融服务,设立科技银行或科技担保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专门的金融支持。

对于攀西地区的中小微企业来说,技术创新不仅是提升竞争力的手段,也是应对市场变化、降低资源依赖、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创新体系、关注绿色发展,以及政策的有力支持,这些企业有望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地区经济的多元化作出更大贡献。

(三)人才培养与中小微企业发展

人才是中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对于攀西地区的企业,面临资源依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高素质的人才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还能优化管理,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和创新精神。因此,构建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是推动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一,中小微企业应与当地的教育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还可以让企业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同时,企业应设立内部培训和发展计划,鼓励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营造持续学习和进步的工作氛围。

第二,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制定人才引进策略,吸引和留住高技能人才。这可能包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以及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如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住房保障等。此外,为人才提供晋升通道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吸引和激励人才的重要因素。

第三,企业应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以鼓励人才创新和贡献。这可以是股权激励、项目奖励、绩效奖励等多种形式,让员工分享企业成果,增强其归属感和忠诚度。同时,企业应鼓励内部的创新文化,尊重员工的创新想法,为创新实践提供空间和支持。

第四,政府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通过设立人才发展基金,支持企业的人才培训项目,提供税收优惠或补贴,降低企业培养人才的成本。同时,建设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人才信息对接、职业指导等服务,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人才。

第五,政府和企业应关注软技能的培养,如团队协作、领导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些在当前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尤为重要。通过提升员工的软技能,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人才培养与引进是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与教育机构合作培养人才,构建激励机制,以及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企业能够打造一支高效、创新的人才队伍,为克服资源依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应对市场竞争提供有力的人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的协同作用至关重要,共同为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发展策略探讨

(一)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在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与执行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更决定了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增长。一个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能够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时也能够通过市场反馈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第一,企业应根据攀西地区独特的地理、文化资源,以及目标客户的特性,制定差异化定位策略。例如,通过挖掘本地独特的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体验式消费的追求。这种差异化定位有助于企业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找到独特的市场空间,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第二,中小微企业应充分利用数字化营销工具,如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平台,来拓展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通过精准营销,企业可以更有效地触达目标客户,提高广告投放的效率,同时收集宝贵的用户数据,用于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此外,整合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构建O2O营销模式,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

第三,中小微企业应注重建立长期客户关系,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建立忠诚的客户群体。这不仅能带来稳定的收入,还可以通过口碑传播,吸引新客户。企业可以通过实施会员制度、积分奖励、定期回馈活动等方式,鼓励客户重复购买,同时收集客户反馈,引导产品迭代升级。

第四,企业还应积极参与行业合作与联盟,共享市场资源,降低营销风险。通过与其他企业或行业协会合作,企业可以扩大市场影响力,共同推广区域品牌,提高整体竞争力。例如,成立产业联盟,共同开展市场推广活动,或参与国内外行业展会,提升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国际知名度。

第五,企业应关注社会责任营销,将企业的商业战略与社会价值相结合,通过参与公益事业,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在攀西地区,这可能意味着参与环保、教育、扶贫等社会公益项目,既满足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也积极回应社会期望,实现经济、社会双重价值。

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成功,必须采取多元化、数字化、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策略,建立强大的客户关系,利用行业合作,同时融入社会责任,以实现品牌提升和市场份额的扩大。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企业不仅可以克服资源依赖,还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找到独特的竞争优势,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金融支持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

金融支持是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血液”,尤其在资源型地区如攀西,其作用更为显著。在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这不仅制约了它们扩大生产、研发投入,还阻碍了企业转型升级。因此,金融支持的优化对于促进攀西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对攀西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政府设立的专项基金和担保机构,以及减税降费政策,都可以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它们获得资金的可能性。这些政策通过直接的财政投入,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鼓励它们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从而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

第二,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助于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例如,推出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特色金融产品,如小额信贷、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可以降低融资门槛,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此外,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金融机构能更有效地评估中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提高贷款审批效率,进一步助力企业成长。

第三,金融支持还能够推动攀西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的注入使企业有能力购买先进的生产设备,引进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金融支持也能够支持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第四,金融支持对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拓展市场、实现国际化战略同样至关重要。企业可以通过获取资金来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或进行并购,以实现规模经济和市场多元化,降低对本地资源的依赖。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还能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金融支持对于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通过优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创新金融产品,以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攀西的中小微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取资金,推动技术创新,拓展市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活力。

四、结语

在深入研究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挑战与路径后,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中小微企业是攀西地区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但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融资困难、人才短缺及市场竞争力较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制约了企业的成长。政府政策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扮演了关键角色,通过财政支持、金融保障、产业引导和人才服务,为中小微企业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技术创新是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打破资源依赖的关键,通过产学研合作、开放创新体系的构建及绿色技术的引入,企业能够实现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同时,强化人才战略,与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构建激励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营销方面,通过差异化定位、数字化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能够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胡伟,张可萌,许志勇,等.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4(01):27-37.

[2]何文曲.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路径研究——以广西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23(06):51-60.

[3]徐晋,陈语,谢先达.长三角地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J].生产力研究,2023(10):32-37.

[4]陆嘉斯.新发展格局下中职院校与中小微企业校企合作机制初探[J].上海轻工业,2024(02):114-116.

[5]陈建福.食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创新路径研究[J].福建轻纺,2023(11):34-37.

[6]黄江泉,张国庆,谢艳华.成长导向下中小微企业网络化协同发展机制创新及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3):106-113.

[7]唐淑贞,王罗强,张翔.高职院校服务石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路径研究——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化工,2020,46(01):109-110+115.

[8]吴风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泉州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06):43-45.

[9]严敏,马卫东.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下小微企业发展路径创新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J].中国商论,2016(23):49-50+51.

[10]张婷.新常态下滨海地区高职院校与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科技,2016,43(10):18-20.

*本文系2024年四川民族山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攀西地区中小微企业品牌建设的困境和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DJJ202428)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