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环境变化下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

2025-01-01 00:00:00郭文清
中国集体经济 2025年2期

摘要:文章基于宏观环境变化背景,系统分析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表现、成因及其与宏观环境的关联,重点探讨了流动性风险识别、度量和管控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认为银行应从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监测预警、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监管沟通等方面入手,构建动态适应宏观环境变化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提升流动性风险管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宏观环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风险管理

宏观环境变化下,银行流动性风险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科学管控流动性风险成为维护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关键。本文拟从宏观环境变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流动性风险的识别与度量、流动性风险管控策略三个维度,深入剖析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优化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以期为银行流动性风险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一、宏观环境变化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一)经济周期波动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在经济衰退期,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盈利能力下降,偿债能力减弱,会出现大量违约,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居民收入减少,失业率上升,储蓄额度减少,存款萎缩。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同时,负债来源也会受到冲击,流动性风险加剧。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例,据IMF统计,2009年美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08年的2.4%上升至5.8%,可见经济衰退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冲击。

在经济繁荣期,企业盈利增加,居民收入和储蓄上升,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存款增加,流动性压力减轻。但繁荣期也会滋生风险,企业和居民举债扩张,银行信贷快速增长,资产泡沫积聚。经济周期见顶回落,会造成泡沫破裂,银行流动性会再次面临危机。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快速增长,银行信贷过度扩张,资产泡沫高企,90年代初泡沫破灭,银行不良贷款率从1989年的1%攀升至1997年的5%,引发了系统性金融危机。

(二)货币政策调整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水平等货币政策工具,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总量和结构。当央行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回笼流动性;加息提高融资成本,抑制信贷需求。银行可贷资金减少,负债成本上升,流动性压力加大。2010年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15.5%提高到18.5%,共计回笼流动性约3.6万亿元;同期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31%提高到6.06%。在政策性因素和国际资本波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2010年末全国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例从年初的45.8%下降到42.2%,流动性水平明显收紧。当央行实施宽松性货币政策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降息减少融资成本,刺激信贷需求。银行可贷资金增加,负债成本下降,流动性压力缓解。2015年,央行5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20%降至17%,累计释放流动性约4万亿元;同期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6%降至4.35%。在货币宽松和积极财政政策推动下,2015年末全国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例从年初的46.4%上升到48.0%,流动性水平明显改善。

(三)金融市场变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的涨跌直接影响银行自有投资的估值和回报,进而影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头寸。当市场处于上行通道,资产价格上涨,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估值增加,资本充足率提高,流动性状况改善。但市场快速上涨也可能积聚泡沫风险。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0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下,股票市场快速上行,上证综指全年上涨13.9%。商业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从年初的12.2万亿元增加到年末的14.8万亿元,增幅达21.3%。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从5.4%提高到6.1%。金融资产估值上升推高了银行整体流动性水平。而当市场风向突变时,资产价格会快速下跌,银行所持金融资产缩水,资本充足率下降,流动性状况恶化。2015年股灾期间,上证综指半年内暴跌44.8%,银行系统遭受巨大冲击。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15年商业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834亿元,同比增长56.8%。2018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影响,股市再次剧烈调整,上证综指全年下跌24.6%,商业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4.7%。

(四)监管政策变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和调整流动性监管指标体系,引导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抵御能力。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对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匹配率等监管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流动性覆盖率要求商业银行持有充足的、无担保的、高流动性资产,以满足未来30天内的现金净流出量,最低监管标准为100%。净稳定资金比例要求商业银行具备稳定的资金来源,以满足未来1年内的资金需求,最低监管标准为100%。流动性匹配率则要求商业银行将表内外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3类,分别与相应期限的负债相匹配,指标范围为80%~120%。监管标准的提高迫使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增持高流动性资产,提高核心负债比例,延长负债期限,改善流动性指标。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18年末其流动性覆盖率为141.61%,高于最低监管标准41.61个百分点;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23.95%,高于最低监管标准23.95个百分点;流动性匹配率为116.80%,处于合理区间。从行业整体来看,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18年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为181.10%,高于上年末23.47个百分点;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27.75%,高于上年末14.63个百分点;流动性匹配率为118.08%,高于上年末4.34个百分点。监管政策的引导和约束推动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监管标准的提高也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回报率构成一定压力,银行必须在流动性安全与盈利增长之间寻求平衡,加强流动性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收益,实现流动性与效益的动态均衡。

二、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识别与度量

(一)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式

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期限错配风险,即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当市场状况发生不利变化时,银行可能无法及时满足短期偿付需求或者只能以过高的成本获得资金;二是融资错配风险,即银行对市场融资的过度依赖,当市场流动性紧张时,银行难以按时足额获得融资,面临较大的再融资压力和成本;三是资产变现风险,即银行持有的资产在需要变现时难以以合理价格及时变现,银行可能遭受流动性缺口和资本损失;四是衍生工具风险,即银行运用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或投机交易,当市场剧烈波动导致衍生品合约价值变动或交易对手违约时,银行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和损失;五是声誉风险引致的流动性风险,即银行经营状况恶化,负面报道增多,当市场对银行信心下降时,可能引发存款挤兑,流动性危机暴露。这些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式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复杂局面。以2007年英国北岩银行破产案为例,该银行过度依赖短期批发融资,期限错配严重,又大量投资于美国次贷债券等高风险资产,变现能力差,同时经营状况恶化,负面传闻引发了存款挤兑,多重流动性风险因素叠加,最终导致了该行倒闭。

(二)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识别方法

银行流动性风险识别是流动性管理的基础,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从不同维度入手,全面评估银行流动性风险状况。静态分析法,即通过编制和分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考察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币种结构、客户结构等,识别存在的流动性缺口和错配风险;现金流分析法,即通过编制和分析银行未来一定期间的现金流入流出表,预估资金收支缺口,评估银行的净融资需求;比率分析法,即选取流动性风险指标,如存贷比、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等,分析银行在不同时点上指标的变动趋势,确定流动性风险的方向和程度;情景模拟法,即设定各种可能的压力情景,模拟压力条件下银行的现金流缺口、资产变现能力、融资能力等,评估银行抵御流动性冲击的韧性;早期预警法,即选取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流动性风险信号指标,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CDS利差等,当指标值超出预设阈值时,及时向管理层预警,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三)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度量指标

通过设定度量指标及其目标值和限额,银行可以定量评估流动性风险水平,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隐患。流动性风险度量指标主要包括两大类:

监管指标,即银行业监管机构设定的强制性指标,如流动性覆盖率(LCR)、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流动性匹配率等,对银行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体现了监管当局对银行流动性的最低要求。以流动性覆盖率为例,根据巴塞尔协议III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该指标的最低监管标准为100%,但在实务中,许多银行将内部控制目标设定为120%甚至更高,以确保在压力情景下仍能满足监管要求。

内部管理指标,即银行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偏好自主设定的指标,如核心负债比例、流动性缺口率、同业融入比例等,其与银行的经营战略和风险管理目标紧密相关,反映了银行内生的流动性管控能力。

净稳定资金比例,该指标强调银行应具备与其资产和表外风险特征相适应的稳定资金来源,最低监管标准为100%,但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负债稳定性、同业依存度等因素,合理设置高于监管标准的内部要求。

(四)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评估模型

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估模型能够运用定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预警。常用的评估模型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模型、现金压力测试模型、流动性风险VAR模型以及流动性风险评分模型。

资产负债匹配模型通过对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币种等结构进行分析,计算资产负债在不同期限区间的缺口,评估银行的期限错配和流动性缺口风险。

现金流压力测试模型通过设定各种压力情景,如存款突然流失、资产价格大幅下跌、融资渠道受阻等,模拟压力条件下银行未来一定期间的现金流缺口,评估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承受能力。

流动性风险VAR模型运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度量在一定置信水平下,银行未来特定时期由于流动性风险导致的最大潜在损失,评估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价值。

流动性风险评分模型则从流动性风险的各个维度出发,设计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分指标体系,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流程、系统等进行全面评分,确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综合评级。以现金流压力测试模型为例,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基本情景、轻度压力情景、严重压力情景等,分别估算在存款、贷款、同业等方面发生不同程度冲击时,未来1个月、3个月、6个月等时间区间的现金流缺口,确定在不同压力情景下的流动性覆盖率等指标,据此制定应急融资预案和风险应对措施。

三、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的策略

(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

在资产端银行应着力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合理控制各类资产的期限错配和集中度风险。银行应加大高流动性资产的配置力度,如现金、存放央行超额准备金、短期债券投资等,确保在市场流动性紧张时能够快速变现,满足流动性需求;银行应审慎控制长期贷款、非标投资等流动性较低的资产比重,防范期限错配风险过度积累。银行还应合理分散资产投向,避免过度集中于某些行业、地区或客户,以降低信用风险暴露。

在负债端银行应优化负债的稳定性和多元性,努力拓宽负债来源,改善负债期限结构。通过夯实核心负债基础,提高个人存款、企业存款等核心存款在总负债中的占比,减少对大额同业负债、同业存单等市场化负债的依赖。丰富负债工具,积极发行金融债、二级资本债等多元化融资工具,平滑负债期限错配,分散负债到期时点。强化主动负债管理,需加强市场分析和判断,把握市场有利时点,锁定中长期限负债,降低负债的利率敏感性。

(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能够为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供行为准则和操作规范,有助于明确管理职责,规范管理流程,强化风险问责。银行应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高级管理层、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等各层级的职责分工和报告路线,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决策高效、执行有力、监督到位。银行应制定全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明确流动性风险偏好、管理目标、管理策略等,为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原则指引。银行应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压力测试、应急计划等管理制度。限额管理制度要合理设置各类业务和产品的流动性风险限额,并明确限额指标体系、限额设定方法、限额监控和调整机制等;压力测试制度要规范压力情景的设计、测试的频率和方法、结果的应用和报告等;应急计划要明确启动条件、决策机制、信息报告、融资措施、舆情处置等要素,确保在危急情况下快速响应、有序应对。银行还应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考核评价和问责机制,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相关部门和人员实行严格问责,强化流动性风险管控的动力和约束。

(三)加强风险监测与预警

有效的监测与预警机制能够帮助银行在流动性风险暴露初期即采取应对措施,避免风险演变为流动性危机。银行应建立全面的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体系,覆盖资产负债、表内外、本外币等各个方面,既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等监管指标,也包括核心负债比例、流动性缺口率等内部管理指标,并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特点动态调整指标体系。银行应明确各项指标的预警区间和预警频率,建立“正常-关注-警示-危机”等分级预警机制,确保及时捕捉流动性风险信号。再次,银行应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测的数据基础和技术手段,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风险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银行还应高度关注外部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变化,加强与同业、监管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提高对流动性风险的前瞻性研判能力。一旦发现重大风险信号,银行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压缩资产、扩大负债、激活应急融资、提高变现能力等措施,控制风险蔓延。以平安银行为例,该行建立了涵盖集团层面和子公司层面的流动性风险“三道防线”,实行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和应急演练,上线了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流动性风险监测与预警的自动化、可视化,极大提升了流动性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四)拓宽融资渠道

多元化、稳定的融资来源能够为银行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储备,减少对单一融资渠道的依赖,提高应对市场波动和流动性冲击的能力。银行应注重核心存款的稳定增长,通过优化网点布局、丰富产品种类、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提高零售存款和对公存款的吸引力和粘性,夯实负债业务的基础。银行应积极参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灵活运用同业拆借、回购、同业存单等融资工具,借助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市场融资渠道。银行还应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稳固的同业融资关系,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融资渠道体系。银行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开拓创新型融资渠道,如通过境外发行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获取外币资金和资本补充。但拓宽融资渠道并非简单地追求融资规模和速度,银行在把握融资节奏、控制融资成本、均衡融资期限的同时,还要审慎评估不同融资方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注重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互补性,避免过度依赖市场融资或同业融资,防范负债集中度风险和期限错配风险。如兴业银行积极争取国内外优质客户资源,持续优化存款结构,核心存款保持稳健增长;加大市场融资力度,2021年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同业存单等方式合计融资1,664亿元,有效补充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负债来源,其还在2021年发行了400亿元永续债,不仅充足了资本,更为流动性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间。

(五)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

良好的银行监管关系可助力银行及时了解监管政策动向,主动接受监管指导,提高流动性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银行应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沟通机制,明确监管联络部门和负责人,通过定期报告、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等方式,就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流程等进行全面、深入地沟通和汇报。银行应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流动性风险监管,按要求报送流动性监管报表和相关数据,对监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和整改,确保监管措施落到实处。银行应主动向监管部门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流动性风险信息,如重大风险事件、突发负面舆情等,争取监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商讨应对措施。银行还应加强对监管政策的研究和分析,准确把握监管要求和导向,结合自身实际,动态优化流动性管理策略和方法。需要强调的是,银行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并非被动应付,而是要将监管要求内化为自身流动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外部监管转化为内部约束,实现流动性管理与监管规则的有机统一。如招商银行高度重视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严格执行监管规定,持续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按月向监管部门报送流动性监管报表,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整改,并就优化流动性管理与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形成了良性互动的监管关系。2021年,招商银行各项流动性监管指标持续达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分别为143.76%和104.53%,均满足监管要求,反映了招行流动性管理与监管规则的有效衔接。

四、结语

优化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需从资产负债结构、管理制度、监测预警、融资渠道、监管沟通等方面入手,构建全面、审慎、动态的流动性风险防控体系。未来,银行应持续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智能化水平,以确保流动性安全,统筹兼顾资本约束、盈利目标等多重要求,实现流动性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动态均衡。

参考文献:

[1]王蕾,池国华.银行内部控制与信贷风险定价能力——基于宏观经济政策变化视角的实证研究[J].科学决策,2023(04):15-39.

[2]陈红,林键,杨国强.宏观变化、银行结构与流动性风险——基于流动性覆盖率LCR的实证分析[J].金融监管研究,2017(08):1-17.

[3]张运龙,高磊,许争,曾昭旭.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结构变化与挑战[J].现代管理科学,2017,5(03):54-56.

[4]路妍,闫振坤.宏观审慎监管与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22(09):60-66.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