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包括曾经当过县委书记的厅局级干部)中箭落马的新闻常见于报端。前不久有人统计,某市8个区、县,近几年竟有6个县委书记因腐败栽进泥淖,受到人们的唾弃和法律的惩罚。有人感叹:县委书记是个高风险的职业!
其实,风险高不高,不在于你干过什么职业,或者当过什么官,关键是否代表人民群众利益,为人民谋幸福。谷文昌和焦裕禄,同样都担任过县委书记,但他们在任上时,切实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做了大量的好事善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领导干部的坚强党性、远大理想、博大情怀、高尚情操。他们在任上不仅广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重,即使去世后,人民群众依然怀念和纪念他们。谷文昌在福建省东山县任过县委书记,每年清明时节,当地群众总是“先拜谷公,再祭祖宗”。至于焦裕禄,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为他设的纪念馆,每天几乎都是门庭若市,前来参观和吊唁的人络绎不绝,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县委书记是一个县的“大当家”,肩上的担子很重,从经济发展到民生改善,从社会稳定到环境保护等,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县委书记的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当然,县委书记的权力也较大,在一县之内有很大的话语权,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一声喊到底”,如果工作有实绩,提升的机会也较多。有人冲着这些,都想去当个县委书记,或者从县长当起,再过渡到县委书记。
不过话得说回来,县委书记虽然权多权大,但面临的诱惑也多,就像俗话说的,“权力多,路就滑”。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眼睛盯着县委书记手中的权力,要用县委书记的公权为他们的私利服务。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进行“围猎”,制造滑路,让你跌倒,再进行掌控。这些人也没啥大能耐,最信奉的就是唐人张继《题严陵钓台》中的一句诗:“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最常用的手法就是“礼品开路,银子搭桥”。后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科学技术的投入,这些人的“围猎”也“与时俱进”,不断地隐形变异,诸如“期权交易”“隔空行贿”“委托理财”等等,县委书记们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这些“围猎”者的圈套陷阱,成了他们的“猎物”,让你在他们设计的“黄金大道”上出轨翻车。
要想在县委书记这条“滑道”上不滑倒,站稳脚跟,从根本上来说,首先要给自己的欲望减肥,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大利学者阿尔贝蒂说:“心灵被贪婪占据,它就受到了奴役。”我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也曾说过:“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只有精减欲望,对外物不渴求,不占有,才能活得惬意自在。其次要心中有“戒”,这个“戒”就是党纪国法,戒尺在手,方能抵挡“围猎”,才能让人民群众放心,让“围猎”者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