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塑造好阳光心态

2024-12-31 00:00:00吴传毅
清风 2024年8期
关键词:敬畏机遇

阳光心态对构建社会和谐意义重大。党员干部作为事业发展的领头羊,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拥有阳光心态尤为重要。党员干部要在不断提升执政本领的同时,更加注重内心修养,端正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对待升迁要修平和心

平和心是一份自我肯定的信心与勇气。拥有平和心,不会高估自己,也不会自甘落后,当受到挫折时,能够处之泰然,不会被情绪激怒,影响生活;拥有平和心,就会发现生活也许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官员对待职位升迁要有平和心,有了平和心,就可以超然物外,达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境界。平和心要求官员别把官职看得太重。官职只是一种职业。升迁有先后,名利有机遇。对待别人的升职,贵在平和,自己努力就好,强求不得。

一是正确对待机遇。官职获取,机遇和努力同样重要。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机遇与挑战是一体两面。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国家和民族更替规律,他指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都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把握好了重大机遇,应对好了重大挑战,国家或民族的文明就会获得生机,错过了重大机遇,国家或民族的文明就会走向衰落,甚至会毁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个人也是如此,要正确对待。

二是正确对待得失。看待人生的得失不能只看一点一线。就一点一线看,或许没赢;但从长远看、从整体看,可能“大赢”。德不配位、能不配位的官员事实上很难善终。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揭示了世间的因果律:因果律是事物之间最重要、最直接的联系。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他还说:“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才算幸福,没有努力得到的东西只能算作幸运,幸运的东西难以持久。”因此,不该得到的东西,是祸不是福。

三是克服攀比之心。人生不需要攀比,攀比之心会毁掉人生幸福。美国作家亨利·曼肯说:“如果真要攀比,就算两人都是亿万富翁,恐怕攀比的结果也不会让自己如意。”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只乌鸦看到老鹰叼走了一只绵羊,乌鸦想,老鹰能抓羊,我也能。老鹰有爪子,我也有,老鹰会飞,我也会。乌鸦便仿效老鹰的样子,盘旋在羊群上空,盯上了羊群中最肥美的那只羊。它贪婪地注视着,并扑向那只肥羊。可结果是,乌鸦不仅没把肥羊带到天空,它的爪子反而被肥羊的长毛紧紧地缠住了,这只倒霉的乌鸦脱身无术,被牧人赶过来逮住了。

四是克服贪欲之心。人要学会满足,贪污受贿会毁坏人的灵魂。“心灵被贪欲占有了,幸福就没了”。 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名著《吝啬鬼》描述了老财迷阿巴贡的怪癖:他把装金币的罐子埋到地下。每当感到孤单寂寞时就把罐子挖出来数一数钱,心情就会好一些,然后再重新埋下。老财迷阿巴贡这样的怪癖,显然是精神空虚的表现。

对待下属要修包容心

包容有助于建立更健康、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原谅他人的错误或过失,能够降低冲突和争吵的可能性,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能够放下过去的怨恨和不满,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包容不仅是一种胸怀、一种能力、一种本事、一种素质,更是一种境界、一种涵养、一种情怀、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党员干部是事业的组织者、管理者,成就事业,需要广纳各方面人才。

一是要容人所短。没有人十全十美,别把上司说得一无是处,大凡上司都有过人之处;别把下属说得一无是处,下属一定也有优点和长处。下属即便不如你,也要学会宽容。领导站位高一些,看问题会全面一些。下属站位低一些,看问题会局限一些。下属可能是点线思维,领导是全局思维。

二是要学会欣赏人。俗话说,“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优点,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厚德载物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人格风范。古人倡导君子要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万物。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容人的雅量,要与人为善。世间万物,都比不上大地的厚道,大地承载了万物。所以,要像大地一样以厚德对待他人。会不会欣赏人,能不能团结人,既反映品德,也反映能力。

三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对方,理解对方。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意见不合,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要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不能不听别人的意见、固执己见。换位思考能让人学会理解,懂得有人会因为我不开心,有人会因为我快乐,从而变得更宽容,更理解生活,更乐观地面对人生。爱因斯坦曾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眼光不同,对待事物的看法不同;境界不同,对待事物的理解不同;立场不同,对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

四要善于用人。当今社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领导干部不可能是通才,所以,要善于用人,特别是善于用能人。但是否担心能人不服管?不需要。古人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德能服人。心胸广阔,能尊重人,能发现他人优点、亮点和闪光点,善于用人、博众之长,群策群力,则能成事。有多大度量,能成就多大事业。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是因为它把自己放到最低位置,它容纳了江河湖泊。反之,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难共事,难成事。

对待权力要修敬畏心

敬畏心能够让人不以个人好恶作为是非曲直的评判标准,不以荣辱得失作为做事的衡量法则,工作时认真对待、恪尽职守,坚守道德刻度和原则底线;能够慎独律己,进退有序,避免因无知或肆意妄为而犯下错误;能够做到行有所止、取舍有度;能够帮助人们在世界复杂多变时保持清醒和坚定,不偏离方向。敬畏心是一把无形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会使人乐不忘忧,居安思危,永远保持一份警醒。天下事,成于惧而败于狂。

一是不能以权谋私。权力具有公共属性,不能把权力看作牟取私利的工具,不能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作为官信条,更不能滥用权力,为所欲为。官员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掌控一定社会资源,众人瞩目。在物欲肉欲诱惑的情况下,要有理智、有节制、不放纵、不张狂。一些人权力在手,凡利必沾,凡益必得,大小荣誉都要,甚至与民争利;有的身处高位,却斤斤计较,因杂琐事所累,被下属从内心深处鄙视。“家有千金无非一日三餐,屋有百间无非放床一张”“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以高尚的情怀感召人,坚持大事有原则,小事讲奉献,才能摆脱利益枷锁。手缩短、心加宽,人生境界就会愈来愈高远,生活才会变得简单幸福。

二是不能狂妄自大。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我敬畏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要敬畏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敬畏生命,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精彩,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要敬畏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敬畏组织,是组织这个平台让我们成长成熟;要敬畏学术,学术是人类前行的灯塔;要敬畏道德和法律,道德和法律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行为规范。古人说“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一朝权在手,便自以为是、满不在乎,天不怕、地不怕,狂言无遮,狂妄行事,肯定得摔跟头。云南楚雄原州长杨红卫被称之为“三狂州长”。一为狂热。不顾实际招商引资上项目,狂热追求政绩工程。因为狂热,杨红卫已经不能有正常的分析判断能力。二为狂妄。视纪律、法律为“儿戏”,甚至威胁要给纪检监察部门“断炊”,全然没有“敬畏之心”。因为狂妄,他已经没有了正常的为人处世礼仪和基本的价值判断。三为狂欢。极尽寻欢作乐之能事,吸食毒品,与数十名女性有不正当关系。因为狂欢,他摧残了自己的身心。

三是不能迷失自我。拥有权力、金钱、名誉,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年轻时的曾国藩初到京城做官,一时迷失自我,忙于各种结交应酬,从而忽视了自身的上进和学习。他意识到自己的心浮气躁时,决定谢绝应酬,减少交游。他在日记中记下自己的不端行为,并请身边的师友进行监督,促使其不断地改过迁善,端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在仕途上越来越顺畅,成为一代中兴之臣。

四是不能任性随心。古人说:行事不可随心,说话不可任口。做人做事做官有很多不可想不能想、不可为不能为、不可有不能有的“名利事”,倘若想之为之有之,则事与愿违;而不想不为不有,则愿遂事成。社会有规则,但也有诱惑,所以做人要有原则。生活总有诸多诱惑,人也有劣根性的一面,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控制欲望的能力,有原则。“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要有自己的底线,要有是非观。做事应该是放眼大局、考虑长远的未来,而不是局限于自己一时的小心情。“小不忍则乱大谋”,人生有多少悔恨与遗憾是因为一时冲动酿成的。权力意味着责任,职务意味着使命。权越大,责越重。党员干部要对责任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心。

(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猜你喜欢
敬畏机遇
学习三个敬畏,践行当代民航精神
文教资料(2022年1期)2022-04-08 22:18:22
RCEP与房地产机遇
敬畏自然 敬畏设计
现代装饰(2020年3期)2020-04-13 12:53:50
一些敬畏
海峡姐妹(2019年9期)2019-10-08 07:49:00
敬畏一粒米
文苑(2019年14期)2019-08-09 02:14:06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1:58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5:59:50
你看到的是问题,我看到的是机遇
华人时刊(2018年17期)2018-12-07 01:02:08
用科技创造机遇
商周刊(2018年11期)2018-06-13 03: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