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品格是共产党人党性和人格的集中体现,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高度概括,是广大党员干部立德、立身、立业的核心素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党员干部是中坚力量、中流砥柱,必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努力奋斗,建功立业,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自觉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对党忠诚老实是一名合格共产党员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每个党员都应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已经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入党誓词,党章第三条将“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作为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而每名党员在入党时,也都要庄严宣誓“对党忠诚”“永不叛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要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他要求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党,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并指出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今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年轻干部提出要求:“自觉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他要求大家旗帜鲜明讲政治,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我们党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表里不一,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奚晓明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中纪委在通报中称其“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奚晓明是中纪委通报中较早提及“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省部级官员。他的落马深刻说明,一个党员干部如果做不到对党忠诚,就必然走向违纪违法的不归路,也必然会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
忠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更是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党员干部要切实践行“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指示要求落实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
将干净廉洁融入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干净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价值取向,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所谓干净,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履职过程中清正廉洁、一心为公、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清正廉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一百多年来,廉洁早已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誓与腐败势不两立,把清廉作为每个党员必须具备的政治操守。“廉者,政之本也。”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民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获得亿万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就是因为我们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做到了廉洁干净,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证明,廉洁干净就是无声的力量,是无形的号召,是共产党人的制胜法宝。
廉洁自律是我们党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个党员的终身课题,更是每个党员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无数腐败案例告诉我们,一名党员只有做到廉洁,才能行稳致远,否则必然栽跟头。毋庸讳言,党内的确还存在极少数执迷不悟的腐败蛀虫,但我们有着铁的纪律,有着坚定的反腐决心,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一旦违纪违法,必定严惩不贷。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等“老虎”的落马,就是最好的证明。
干净,不仅要求党员干部行为上清清白白,更要求党员干部思想上要端端正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心是修身的根基,唯有思想上一尘不染,行动上才能一身正气。党员干部只有拧紧了思想的“总开关”,才能把好廉洁的“方向盘”。一名党员干部如果有着良好的思想觉悟,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目标,他就必定能够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严字当头,站稳拒腐防变的脚跟,不越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不为名利所动,不为财色所惑,真正做到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当前,党纪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党员干部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掸一掸心灵灰尘、清一清思想垃圾、掏一掏灵魂旮旯。始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坚决摒弃特权思想,反对特权现象;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处理好公与私、情与法的关系;始终怀着如履如临的心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
担当作为是对党员干部的最根本的要求,如果党员干部不担当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无法落到实处,“为人民服务”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担当蕴含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高尚境界,诠释着“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精神,体现了“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执着追求,彰显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气概。林俊德致力核爆炸研究,扎根大漠52年默默奉献;黄旭华搞核潜艇研究,隐居荒岛30年。我们党之所以能建立举世瞩目的丰功伟业,背后离不开无数林俊德、黄旭华这样的优秀共产党人的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作为,对上是对党中央负责,对下是对人民群众负责,但最终都要落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上来。豫剧《焦裕禄》有这样一段唱词:“心中想着老百姓,就不会只为脸面争虚名;心中想着老百姓,就不会贪图私利把百姓坑。”只有心中想着老百姓,才能真正做到不图虚名、不贪私利,敢于担当、勇于作为,而不是碌碌无为、肆意妄为。
要做到敢于担当,就必须练好本领,努力提升自己的干事能力,做到既要敢干事,还能干成事。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多向优秀榜样学习经验。遇到问题时,不能推诿扯皮、拈轻怕重,而是要迎难而上,勇于接受挑战,积极开拓思路,研究解决办法,在实践中磨炼斗志、锤炼本领。
担当作为也是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举措。当前,我们国家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全面深化改革也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坡更陡,当前形势迫切需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发挥“主人翁”精神,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在不懈奋斗中打开新局面、开辟新境界。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底气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应发扬攻坚克难、持之以恒、苦干实干的精神,抵御重大风险、应对重大挑战,不断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闯改革创新新路,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尽其责、求其效,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