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9 岁的退休老党员傅学俭,在湖南是一个为不少人所熟知的典型。熟悉的同志都尊称他傅老。傅老平日里不仅是一个一马当先总超前的“工作狂”,更是一个铁面无私、仗义执言的“黑包公”。从政四十年,他先后获得了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社科普及名家、全国百名百姓学习之星、中国 “敬业奉献好人”四项全国性殊荣。2001 年9 月,湖南省人民政府给他记一等功。
2003 年9 月, 傅学俭从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职位上退休,他向党组织表示:领导职务没有终身制,但共产党员是终身的,没有退休一说。“干着死还是等着死?我认为,干着死更有意义。”退休多年来,“退而不休”的他果然又干成了几件在湖南引起老百姓注目的“大事”。2021 年建党百年大庆之际,时年86 岁的傅老又荣获湖南省委授予的“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成立全国首家廉洁文化社团,打造湖湘廉洁文化品牌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傅老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他说自己从政几十年,通过对数以百计的各级各类权力腐败案例的研究发现:领导干部腐败往往是从“缺德”开始的。人无廉耻百事可为。腐败就是“缺德”,而“缺德”就必定产生种种不廉不洁行为。
为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退休伊始,傅老顾不得颐养天年,立马就投身到社会组织活动中。2004 年12 月,他与其他老同志在长沙发起成立了全国首个以“研究弘扬中华廉洁文化,鞭笞腐败现象”为己任的社会组织——湖南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并连任两届会长。研究会成立至今,已在国内成功举办了11 次全国性的廉洁文化论坛,出版了多部反腐倡廉的专著,他和其他研究会老同志、同事共同创办的《清风》杂志也从内刊被特批为全国公开发行刊物,并先后获得“全国纪检监察期刊系统优秀期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湖湘优秀出版物”等荣誉,多次被评选为湖南省级“最佳会刊”。
如今,傅老和其他老同志所倡导和弘扬的廉洁文化品牌,已经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得到了中央纪委、原监察部、原国家预防腐败局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湖南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已成为我国廉洁文化宣传教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义务讲廉政党课上千次,人称廉洁文化“播种机”
傅老认为干部教育至关重要。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傅老仍然跟退休前一样,坚持以志愿者和义工身份,应邀到全国各地社会各界,上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下至省内外城乡社区,从事物变化的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讲廉洁从业、廉洁从政重要性的党课。
他说: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廉,是政之本,德之主,廉洁是对每个公仆最基本的要求,不廉洁就不配当公仆,更不能当党和国家领导干部。他还说:“在和平执政时期,党面临最严峻的考验是‘吸血’问题,就是少数官员用手中权力贪腐,吸老百姓和国家的血。”“公款吃喝和奢靡作风在表面上看似乎是小事,但其实质与腐败有着本质的同一属性,它们正是腐败的外部特征。”“官场不是商场和江湖,是在党的旗帜下的集合,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自觉预防和抵制‘浸润型政治惰性病’,做到具有谦谦君子之清风,穷且不坠之清志,知耻责己之清白,悬堂警戒之清醒,忠诚爱民之清正,人际交往之清雅,勤政廉政之清苦。”傅老的党课总是句句讲到心窝里,能够博得阵阵掌声,使听众有被武林高手打通经络而神清气爽般的感觉,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
2014 年4 月13 日, 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又连续在北京、深圳讲党课,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梗,致使右上肢完全瘫痪。不能讲课后,他又以惊人的毅力,拖着病残的身躯,笔耕不止。中风十年来,他先后在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网以及红网、搜狐、今日头条等媒体发表了《廉洁与人生同行》等以廉为主题的署名文章30 多篇,人民群众称他为廉洁文化的“播种机”,“虽然不是纪检干部,却一辈子都在宣传反腐倡廉事业。”
关心党的建设献真言,出版调查研究报告文集
作为一名以天下为己任的共产党员,傅老多次奋笔疾书,就地方上存在一些危害党的作风的做法致信党中央。1998 年8 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了傅老的调研报告集《盛世诤言》,其中主要内容为傅老向党中央主要领导呈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能否代表人民履行监督执政党的职能》等重点文章,得到了社会广泛称赞和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的高度评价。
另一本书《真言向党》,则是傅老退休后的调研报告文集。该书集中收录了傅老退休以来,先后向各级领导呈送的调查报告建言献策和理论文章45 篇,共30 余万字。这些文字经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的精心编审,于2023 年1 月出版发行,《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发文称它是傅老25 年前出版的《盛世诤言》的姊妹篇。《湖南日报》以《赤子情怀丹心向日》为题发表了评论。
《解放思想,创新党的监督机制》是该书的开篇调研报告。刚退休时,傅老经过长时间调查思考,结合自己长期在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经验,根据基层党员干部的建议和老领导老同志的意见,他就“执政党如何接受人民监督”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调查和研究,并提出了进一步创新和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等三项制度机制的建议。
该报告指出,党员干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实施党领导下的以人大制度监督为主体的群众监督制度,要通过我国优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进一步实现党领导人民与人民监督党的和谐统一。该调研报告于2009 年2 月24 日邮寄北京,得到党和国家多位领导人批示。当年3 月16 日下午,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主要领导在办公室约见了傅老,传达了中央领导的批示,并说:“中央领导对你提出的意见非常重视。你想的问题很大,很深,很有意义。中央感谢你,希望你今后多关心党的建设。”
关注廉洁文化传承,着力推动廉洁文化学科建设
傅老了解到,随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推进,全国高校系统陆续设立了几十家廉政研究机构,致力于打造服务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智库,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但当时高校廉政研究机构成立之初往往没有独立的学科,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阻碍了反腐倡廉建设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他认为,新时代迫切需要创建一门综合性、跨学科体系传授廉洁文化的新兴学科。
为探索一条社会组织与高校相关院系结合培养新型廉洁专业人才的路子,傅老将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与湖南工商大学廉政协同创新中心强强联合,合署办公,共同开展学术研究,探索培养廉洁教育人才的新途径。并于2018 年正式向教育部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廉洁与人生同行”教育融为一体,创建中华“廉洁学”新兴学科的建议。该建议指出:廉洁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推进大中小学廉洁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学生扣好廉洁之路的“第一粒扣子”。傅老还初拟了一份中华“廉洁学”教育大纲,供教育部研究参考。此事得到全国人大领导和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专门派员到湖南就他提出的建议进行深入调研。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方的推动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22 年印发通知,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 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正式将纪检监察学列入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使其成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2022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该文件进一步明确:要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撑。
用行动和爱心,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倾注深情
傅老常说,中国共产党的根永远在车间里、在田野上。他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总是满含深情。他说:“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心底无私,他的腰杆自然就会挺得很直。”傅老以一名老党员的思想觉悟,对那些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总是从不留情。他说:“困难群众是我关爱的首选。”
2018 年年初,几位农民工代表向傅老反映,某建筑老板拖欠他们近千名农民工的3000 万元工资和工程款,他们多次催要无果。傅老听后,以惊人的毅力,拖着病残的身躯,拄着拐杖一个部门连着一个部门找相关单位负责人,奔波近3 年,最终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调解,推动了农民工的3000 万元工资和工程款终于如数到付。
在此过程中,傅老得知一名农民工没钱治病,他通过和老伴商量,还为其资助了近万元医疗费。农民工的代理律师目睹傅老为了农民工殚精竭虑,要付给傅老5 万元酬劳,傅老毫不迟疑地拒收了。他说,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这是党章上规定的党员的义务。我是一名老党员,只有为农民工服务的义务,没有谋利的权利。
傅老自2009 年担任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会长以来,共向残疾人捐助近20 万元。去年10 月,傅老用心血和汗水精心打磨出来的《真言向党》一书首次发行销售的20 万元稿费,也被他一分不留地全部捐赠给了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傅老用他的行动和爱心,表达了对困难群众与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深情。
关注国际大事,致信联合国倾诉中国老人的和平梦
傅老不仅关心党的建设,他对国际国内大事也格外关注。2015年10 月13 日是傅老80 寿辰, 他不顾残疾和病痛,为实现和平梦想,向联合国时任秘书长潘基文写了一封3000 余字的长信,倾诉一位中国八旬老人的“五个和平梦”。
一是希望联合国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和平灯塔”;二是希望联合国的193 个会员国成为一个和睦温暖的大家庭,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是这个家庭的核心,能带头示范负起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首要任务;三是希望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变成现实,全世界能早一天实现“天下和平”;四是希望由联合国主导在全球广泛深入传播正能量,开展“科学管天,造福人类”的“和平大竞赛”,让天地正气压倒歪风邪气;五是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各会员国主动地、有计划地、广泛持久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使文化成为沟通、联系世界各国人民的桥梁和纽带。该信得到了潘基文的批示和点赞。
2016 年1 月8 日,联合国回信, 向傅老表达问候和感谢,并分享了他的和平建议。国内外媒体也予以报道和评论,称赞傅老的建议信彰显了中国老人的热情、智慧,彰显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热爱。
“干着死还是等着死?”这是从岗位上退下来后,每名退休党员特别是离退休党员领导干部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傅老今年已经89岁了,他这一生做了许多“大事”,但也还有一些“大事”没有来得及做。他说:“毛主席讲得好,‘共产党员好比种子,走到哪里就同哪里的人民结合起来,生根、开花、结果’。我已经快九十岁的人了,看来已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再发新芽、再长新枝了。但还是可以不停歇地去拓展生命的宽度,老而不朽,把自己酿成一坛党和人民都喜爱的清纯甘烈的‘陈年老酒’。”